摘要:我們都知道是藥三分毒,所有治療抑鬱症、焦慮症和其他精神疾病的藥物,都可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副作用。我告訴她看病的時候把“副作用自查表”帶過來,第二天讓我看下錶格,就會知道她哪一天喫的是安慰劑、哪一天喫的是真正的抗抑鬱藥了。

我們都知道是藥三分毒,所有治療抑鬱症、焦慮症和其他精神疾病的藥物,都可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副作用。例如,以前有一些抗抑鬱藥,例如:阿米替林一會產生一些比較明顯的副作用,像口乾、犯困、頭昏、體重增加等。許多新型的抗抑鬱藥——例如氟西汀,也會引起精神緊張、多汗、腸胃不適、性冷談、性高潮困難。臨牀上,有些藥物的副作用很多,而另外的一些藥物則幾乎沒有副作用。

不想喫藥——抗抑鬱藥物,最常見的副作用是什麼?

但是,請記住,許多這些所謂的副作用,有時你即使不服藥也會有。因爲許多副作用也是抑鬱的症狀,疲倦、失眠、性冷淡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因此,在服用任何藥物之前,你應該將藥物的副作用大概瞭解一下,你可以知道不良反應是在服藥前,還是服藥後產生的。如藥之前就已經這樣了,那顯然就不應該是藥物的問題了。還有一點也應該注意,這就是根據調查結果,只服用安慰劑(糖丸)的患者也會產生許多副作用。這是因爲他們以爲自己在服用真正的藥物。因此,現在沒有證據可以證明,某種特定的副作用肯定是,由於服用某種藥物所導致的。對此有任何問題,請找醫生諮詢。

思維有時會欺騙我們。我先舉個非常生動的例子吧:一位患抑鬱症的高中老師,她對心理治療的反應並不是很好,所以我覺得她服用,反苯環丙胺也許會很有效。但是,她對任何藥物,都有強烈的恐懼,很有些頑固。她說她很怕有副作用。我告訴她,我只會開很小劑量;而且根據我的經驗,絕大多數的患者服用這種藥,都不會產生很多副作用,劑量那麼小就更不會了。但我費盡脣舌也無濟於事,她堅持說她受不了藥物的副作用,就是拒不接受處方單。

不想喫藥——抗抑鬱藥物,最常見的副作用是什麼?

我問她是否願意做一個小小的試驗驗證一下。我告訴她,我會給她兩個星藥量,用14個信封單獨包裝;每個信封上都寫好了日期和星期,她只用按日期打開信封服用藥物即可。我還告訴她,有的信封裏裝的只是安慰劑,它們然不會有任何副作用。有一半的藥是黃色,還有一半是紅色,但她不知道自的是真正的藥還是安慰劑,不管哪一天都不可能知道。第一天的信封裏是一片黃色的藥丸,第二天的信封裏裝的是一片紅色的藥丸。第三天、第四天的信封裏分別裝了兩片黃色藥丸,第五天、第六天的信封裏分別裝的是兩色的藥丸。最後,第二個星期的每張信封中裝的都是3片黃色藥丸或3片紅藥丸。

我要她每天都填寫“副作用自查表”並寫下日期。我告訴她,如果她在服藥任何一天產生副作用,這種試驗可以讓我們知道,導致副作用是真正的,抗抑鬱藥還是安慰劑效應。她勉強同意了,不過她還是強調說她的身體,對藥物非常敏感,在她看來,做這個試驗只是爲了證明我是錯的

終於她開始服藥了,不過很快她就給我打電話,幾乎每天都打,她說副作用太嚴重了,十分可怕。尤其是那種黃色的藥丸。尤其是那種黃色的藥丸,服用後感覺很不好。他說這些不良反應要持續很久,等她服紅色藥丸的時候還有。我告訴她,不良反應只能慢慢消失。我勸她再繼續試試。

星期天的晚上,她打電話給我,說有緊急情況。她說副作用不但沒有消失,反而還加重了,甚至嚴重到她無法正常生活的地步。她頭昏眼花,神志不清,渾身無力,嘴巴幹得像棉花。她走路搖搖晃晃,幾乎下不了牀。她說她頭痛欲裂,這藥再也不能喫了。她想知道我爲什麼要達折磨她。

我向她道散並叫她立即停藥,我準備星期一的第一件事,就是約見她進急治療。我向她再三保證,雖然她現在顯然很痛苦,但她的症狀沒有一個會置人於死地。我告訴她看病的時候把“副作用自查表”帶過來,第二天讓我看下錶格,就會知道她哪一天喫的是安慰劑、哪一天喫的是真正的抗抑鬱藥了。

第二天早上我向她解釋,她服用的所有藥都是,醫院藥劑師給的安慰劑,只是這些安慰劑分爲紅色和黃色兩種顏色,任何一個信封裏都沒有反苯環丙胺。

她知道後驚呆了,然後就開始哭起來,滿臉都是淚。她說她從來都沒想到,自己的思想對身體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她居然會百分之百地,肯定這些副作用都是真的,於是,她開始服用小劑量的反苯環丙胺,一兩個月之後,她的情緒就好多了。此外,每次心理輔導後她也開始用心地做心理治療作業,每週還是繼一次“抑鬱程度自測表”和“副作用自查表”;不過她再也沒有說自己有很多不良反應了。

不想喫藥——抗抑鬱藥物,最常見的副作用是什麼?

我並不是說,所有的副作用都是心理作用,這種情況比較少。其實大多數作用都是真的,而且絕大多數的病人說的副作用都是真實準確的。因此,最好每天填寫“副作用自查表”,如果出現任何症狀的話,這樣能便於你和了解症狀的類型和嚴重程度。如果副作用過多或比較危險的話,醫生可以應地調整一下用藥方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