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7日《每日經濟新聞》:柏林計劃出臺限房租政策,擬將房租上限設定在每平米每月7.97歐元(約合63.3元人民幣)。因爲我們中國的政策制定者也有崇洋媚外的思維:出一個政策,也往往喜歡談國際慣例如何如何。

PART 1 新聞事件

8月27日《每日經濟新聞》:柏林計劃出臺限房租政策,擬將房租上限設定在每平米每月7.97歐元(約合63.3元人民幣)。目前該政策尚未獲得給柏林市議會批准,若批准,預計將於明年1月生效。

PART 2 DK觀點

任何一個政策,都有正負兩種影響。負責任的決策者,無非是不斷權衡,兩害相權取其輕。

房租漲得厲害,限房租的好處顯然易見,這樣的政策無疑容易受到公衆歡迎。但副作用同樣明顯,我們來看《每日經濟新聞》援引的觀點——

德國住宅行業協會主席格達什科說:禁止租金上漲可能導致我們的會員公司在未來5年內少建5萬套公寓。更重要的是,如果房東知道他們的收益在未來5年內無法增加,他們可以選擇在此期間推遲任何房屋裝修或維護。

對於一個新政策,我們可以爲之歡呼,但在歡呼之前,必須先了解清楚可能產生的副作用。

我們爲什麼談柏林?因爲我們中國的政策制定者也有崇洋媚外的思維:出一個政策,也往往喜歡談國際慣例如何如何;柏林可以限房租,爲什麼我們中國的城市不可以?我們往往只關注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而往往忽略了外國的月亮也有陰影。

倫敦有大量的商品住宅項目配建了公租房,我們中國的城市也可以啊。殊不知背後的機制不一樣:倫敦是開放式社區(連超級豪宅海德公園一號也不例外),沒有圍牆,商品住宅項目配建公租房當然沒問題;但中國幾乎都是封閉式社區,把商品住宅與公租房放在同一圈圍牆裏,難免爆發各種矛盾,北京的諸多負面案例已經頻發。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是注重自己的國情,但是房地產製度建設卻屢屢掉進崇洋媚外的陷阱,形成了現在的一團亂麻。

當然,房地產製度建設需要向其它國家學習,但應多學普世性制度(比如開放式公租房社區),而不是學那些創新型制度(比如新加坡的公積金制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