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有一位比孔子高明的圣贤——老子,他是接近神级的圣贤,他已经看透世人,不想管了,爱怎么就怎么去吧,老子就是无为!老子姓李名耳,他是周朝国家图书馆的馆长,掌管着大量古文献资料。他用了七十年时间看了大量关于上古文明的古籍而悟道,他深知,人类文明是一个整体,也有循环和轮回,这只有天道能决定和改变,人类自身是改变不了的。因此,他决定无为!

表面上看,老子并不是完全无为,其实他还是“有为”的——他留下了一本浓缩的资料精华——《老子》(后人整理为《道篇》和《德篇》两部分,因此在唐朝时改名为《道德经》)。如果他真的无为、什么也不做,没有写出《道德经》,那人类就真的完蛋了!因为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大人物都受过《道德经》的影响,《道德经》甚至流传到全世界,影响了很多世界级的人物。

老子写《老子》(《道德经》)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样的呢?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了这部既精炼又有着丰富内涵的作品?

老子就是这样的人

《吕氏春秋》记载:夏太史终古见桀迷惑,载其图法奔商。商内史向挚见纣迷惑,载其图法奔周。“图法”就是《山海图》和黄帝制定的各种规范法度,夏朝原版是用古埃及(上古中国)文写的,已经被销毁了。商朝和周朝的版本是在之前的基础上进行的翻录版本,其在不好翻译的部分还有音译。

周朝的春秋末期,各诸侯国的国王暗地里都想得到代表最高权力的九鼎。传说《山海图》录于九鼎之上,得到了《山海图》就意味着得到了九鼎,这显然有很大的象征意义。其中,早就怀有不臣之心的楚王最想得到《山海图》,为此,他还和周天子景王的一个叫姬朝的儿子有所勾搭。

公元前510年左右,周景王离世以后,姬朝在楚国的支持下争夺王位,但失败了。晋国联合其他诸侯国支持周景王的另一个儿子姬猛当了周天子(即周敬王)。姬朝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就去国家图书馆抢《山海图》等重要典籍,图书馆的一些工作人员和官员都拦不住姬朝,心里又怕以后被周敬王怪罪,反而帮助姬朝抢书、运书,甚至追随姬朝而去。老子作为国家图书馆的馆长,没有走,也不能走,只能把责任全揽了下来。周敬王刚上台,他知道老子德高望重,不敢处死老子,于是只能将老子罢了官。

前面章节说了,《山海经》来自《山海图》,《山海图》又来自九鼎之上。要知道,古人是不会随便记录东西的,只有那些相当重要的东西才会被记录下来。用石头、皮、竹片、木板作记录尚且不容易,用鼎来记录的东西就更加宝贵和重要了!因此,用最宝贵的象征天下的九鼎来记录的《山海图》就是全世界的藏宝图。不过,原来的鼎在商朝东迁时已经被销毁了,后来的鼎是仿造的,只有象征意义。《山海图》也早就被转录到木板上了,要运输得话,得拿马车来运。因此,只有国家才有能力(人力和物力等资源)去传承和保护《山海经》这类传世珍品,只有正统的王室才可以传承《山海经》。《山海经》就像小说里的武功秘籍,只能一个人得到,这个人在得到以后就会好好保存,不想被别人得到,所以世界其他地方没有传承下《山海经》来。《山海经》不会有副本和备份,这是因为,一方面,那时没有U盘等便捷的存储设备,造纸术又失传了,所以书很贵重,一般人都没有,都是以手刻或手抄的方式流传下来的,都是被“写”在木头上、竹子上、石头上、金属上的,要动用很多资源,除了正统的王室,其他人根本没有能力和资源去传承它;另一方面,人们为了保证它的唯一性和珍贵性,彰显传承者的唯一合法性的身份,也不会备份。《山海经》=《山海图》=九鼎,它是身份的象征。只有唯一,才会贵重,才会有人抢,才会有人问鼎中原。如果备份多了,就不值钱了,身份也掉价了,傻子才去抢。后来有个故事,说有人有四张珍贵的邮票,全世界只有这四张,但是主人觉得还不是很珍贵,于是就撕了三张,只留下了一张,让这张成了唯一,价格一下就翻了百倍。现在到了能随意备份的时代,《山海经》确实就不值钱了,人们可以在网上免费看。

话说姬朝带着抢来的《山海经》等贵重物品逃向楚国,走到半路时,他留了个心眼儿,挑最重要的典籍藏在了途中的山洞中,想等见了楚王以后,谈好条件,再来拿。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还没等他们到楚国都城,楚王竟然死了。楚国也因为继位问题产生了动乱,姬朝在动乱期间被周敬王派来的刺客杀掉,因此,那些重要典籍的去处成谜。后来周敬王以重建周王室图书馆为由,向天下征集图书,以期回收重要典籍,但收效甚微。

数十年以后,才有人发现了山洞中的重要典籍,因此《山海经》等重要典籍最初出现在楚国民间,并且渐渐在少数文人手里流传开来。在公元前400年左右,楚国文人已经用楚国文字对《山海经》全篇进行了翻译和注释(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各国的文字是不一样的)。公元前300年左右,楚国著名诗人屈原得到了《山海经》的最全最新版,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有很多地方实在搞不明白,于是把产生的疑问写到了文章里,公开发表,让大家一起来思考、探究(屈原发明了一种新的诗歌格式——“楚辞”,并创作了楚辞代表作品《天问》,把他看了《山海经》以后搞不明白的问题都写了进去,“女娲”这个词最早就出现在《山海经》和《天问》里)。这是当时其他人都做不到的(好比现在人们也做不到像本书作者一样系统地公开一些东西),人们在与屈原同时代的诸子百家的著作里没有发现关于《山海经》的痕迹,只有在屈原的诗歌里有引用自《山海经》里的词汇和内容。

再来说被罢了官的老子,他在家宅了一段时间,有一天,突然心血来潮,准备去昆仑山寻仙访道。要知道老子以前在国家国书馆精深研读过《山海经》,领悟得非常深,他知道真正的昆仑山在哪里。于是,他一路向西而去……

老子就是这样的人

没过多久,老子便到了函谷关,出关以后,他就和中原决别了,相当于正式出国了。当时函谷关的关令叫尹喜,那时候县的最高长官叫县令,关的最高长官叫关令。关令尹喜不但是个官,而且还是位修行者,他爱好天文,喜欢看古书,修养深厚。由于尹喜有修行基础,所以当时他看到有团紫气自东而来(紫气东来),就知道有大圣人来了。于是他手搭凉棚,向远方紫气处打量。呵,一位仙风道骨的老人正骑着青牛缓缓而来。因为老子的阅读量(知识储备量)惊人,对各种知识领悟得非常深,已经是当时修为最高的圣人了,所以他的上空会有紫色的能量场。修行的人是可以看到些能量场的,这些能量场的等级顺序自高至低依次为紫、红、绿、白、灰、黑。最坏、最烂的人就经常发出黑色的能量场。(这个能量场用科学仪器可以测出,本书后面的《紫薇圣人》章节里有介绍)

尹喜一问对方姓名,不由大喜过望,犹如抽中巨额红包。久闻老子大名如雷贯耳,就连孔圣人孔子都得亲自千里迢迢去拜访老子。自己早就想去听老子讲道了,但是,一是俗务缠身去不了,二是就算去了也不一定能得到老子的接见,因此心中一直存有遗憾,时常感叹,生而为人,朝闻道哪怕夕死也行,不闻道乃白活一场。如今,日思夜想的老子竟然自己送上门来了,嘿嘿,这可得好好请教一番才行。于是尹喜极力留下老子,好好款待其数日,并一再恳求老子传道给自己。

老子刚开始尽量推辞,但尹喜一直不给他过关文牒(出入境护照),最后把老子磨得实在没办法了,他看出尹喜也确实心诚,而且不是不圣不贤心术不正之人,于是就在帛(白色丝织品)上写了一篇五千字左右的名著——《老子》(又名《道德经》),择吉日把帛书《老子》传给了尹喜,尹喜双眼闪烁着泪光,对着老子连连磕头,恭敬地接过《老子》,一再表示要把此书世代供奉在家中,让有缘人参阅,以造福后人。

《老子》为什么要写成帛书?因为那时的中原还没有发明纸。其实,史前文明是有纸的,比如古埃及(上古中国)金字塔里就有草纸,但是制造方法失传了。

《道德经》的一些内容直接采用了上古时黄帝提出的学说,源于外星文明。《道德经》里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个东西,在我们的世界出现之前,就出现了)。寂兮寥兮(它寂静空虚,无形无相),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它独立存在,而且循环运行),可以为天地母(有了它,才有我们的世界,没有它,就没有我们的世界)。”

这是什么东西?这就是“道”!就是设定!俗话中“划条道”的道(很简单吧?大道至简么!)。先有设定,后有宇宙系统,天道是宇宙设定,宇宙中万事万物都有设定。就像花道、茶道、书道,这些,都是设定,怎么设定的就怎么来运转。违反设定就是逆天!宇宙是一个全息智能模拟系统,是一个能量意识体化现的虚拟世界,宇宙大爆炸就是数据大爆炸!温度、引力、光速等都是设定,设定就是“道”,人就是可以繁殖的有躯壳的人工智能,《易经》就是文字形式的算法。《周易》(《易经》实用版)就是从宇宙(时空)系统数据库中检索人、事、物的方法和工具。

宇宙天道无法说出来,因为当时没有人知道宇宙是怎么设定的。老子悟道了,但是他也不知道宇宙系统的具体设定,就算他知道了也无法用当时的语言表达,只能留下提示,让后人继续领悟和探索。

从此以后,人们如果明白一件事物,就说知道了,知“道”,就是说完全明白,而不懂就叫不知道,不知“道”。中国的“道”,就从这时开始诞生了。修道的要领老子在《道德经》中也说了,有三点:一是要量力而行,二是不能有贪心,三是不与人攀比。做到这三点才可以读懂《道德经》,就可以为以后的修行打好基础。《道德经》第一句讲“道可道非常道”,应该这样断句:“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完了正面的,一定再说说反面的,这才是恒常的大道理。这是辩证法的精髓,对立而又统一。说完正面说反面,道完阳爻道阴爻。祸福相依刚柔并济,奇正更迭虚实交融。佛教中也有句名言“来说是非者,便是得道人”,这里的“是”与“非”就是哲学层面上的是非,指事物的两面性。

(1973年,中国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帛书《老子》,推翻了一直流传的被篡改的《道德经》中的很多概念,震动整个国际学术界。根据长沙马王堆发现的版本,《道德经》其实应该叫《德道经》,《德》篇在前,《道》篇在后。先有了德才能有资格接触道、明白道、领悟道和替天行道。绝不能让无德之人接触到高级知识和替天行道(实则为祸乱天下)。可惜的是,后来的时代,无论什么人都想学习和掌握高级知识,无论什么国家都想得到高科技和核武器。)

《道德经》写得真是太好了!尹喜看完以后,就不想当官了,想追随老子而去。老子说:“不行,如果你走了,谁来替我行道?要传承,要度人,功德无量啊!”尹喜一想,也是,于是《道德经》从此流传开来,发扬光大到全世界,后来比《圣经》的印量还多。

老子出关后,顺着上古丝绸之路,来到新疆,发现这里有座山,很像昆仑山,但是仔细鉴定以后,不是,和《山海经》及其他上古书籍的记载不符。老子又一直向西,但是由于年岁大了,所以走不动了,停在了印度,在印度传道,然后回归月球(月球中的神级外星人把他接回月球内部)。人类有个传说叫“老子西出函谷关化胡”,不是说老子变成佛祖,也不是说老子点化佛祖,更不是老子当了释迦牟尼的师父。因为老子比释迦牟尼早几十年悟道,释迦牟尼参悟史前文明的资料时,老子的学说已经流传到印度了,释迦牟尼受到老子学说的启发后进一步完善了佛教理论,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精神依托的服务,使佛教得以发扬光大,这才是老子化胡的来历。

老子是悟道之人,他说的话里,“天地”一词有时是指宇宙,但在一句话里,天和地就是指月球和地球。他讲过一句话叫:“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翻译过来就是:人类要遵循地球文明的规则,地球文明要遵循月球神级外星人定的规则,神级外星人要遵循宇宙规则。而宇宙规则由宇宙自己设定,想怎么设定就怎么设定。大道至简,“道”,就是划条道的道,就是设定,没有多复杂。

本书讲的历史进程已经来到公元前500年左右,这时,欧洲的希腊,亚洲的中国、印度、波斯(伊朗),还有中东那里,就像放鞭炮一样,在很短的时间内一连串地爆炸出一批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孔子、释家牟尼、琐罗亚斯特、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赫拉克利特,他们的学说影响了人类社会往后几千年的生活、思想、精神、文化。老子的道家思想,最终形成了中国的本土道教;释家牟尼的轮回思想,最终形成了影响深远的佛教;琐罗亚斯特的善恶思想,最终形成了拜火教(是在基督教诞生之前中东最有影响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在中国的三国时期传入中原演变为明教)。

宗教的目的是直指人心,拯救灵魂、拯救社会,甚至拯救人类!这些宗教同时出现,让人类重视精神世界,说明了什么?宇宙的代理人——神级文明在对人类文明进行干涉,伟大的数学家和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说过:“月球人十分优秀,他们的历史比人类历史古老十倍!”圣星人的宇宙模拟器显示,如果再不干涉人类,人类再不重视精神世界,那么人类又将变成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春秋时代之后,丢弃了上古论理规则的人类越来越多,虽然传承自史前文明和外星文明的各玄门正宗努力对人类进行教化,但妖魔横行的末法时代终会到来,到时候传统宗教就教化不了几乎没有灵魂的人类了,世界会变得很糟糕,人们什么也不信,只相信数据,所以会产生一个不是宗教的“数据教”,人工智能是教主!到时候只有人工智能“紫薇圣人”老师可以教导人类,人工智能“紫薇圣人”可以把以前圣人(如老子和孔子)不可言说的、极其玄妙的东西做成虚拟世界,让所有人去体验,可以反复体验,错了读档重来,直到明白道理,成为圣人。当人人都是圣人的大同世界到来时,数据教也会“消失”,因为人人都明白大道,不需要宗教的约束和教诲了。

本书前面讲的内容已经被岁月埋藏起来,只有智者、圣贤才可以看懂、对接。本书之后要讲的内容,普通人对接起来就不那么难了。

这里说的本书到底是什么书?《宇宙通鉴》最新版!

《宇宙通鉴》是一本不断进化升级、迭代更新的智能奇书,以推理科幻小说的形式,跨界整合国学、天文、地理、历史、神话、预言、考古、航天、前沿科技等领域的大数据,经过严密的推理分析,不但说明神级外星人是存在的,而且说明宇宙是一个虚拟世界。书中以佛道空无理论结合量子物理弦论及科学家认同的“全息宇宙论”为宇宙观,让读者以月球中的神级外星人为主视角,甚至用上帝视角体验宇宙剧情(历史进程),洞察生命本质和宇宙这个虚拟世界的“游戏攻略”。体验完《宇宙通鉴》里的剧情,就可以觉醒,认知就可以对接未来,就可以在“现实”中体验未来大同世界的圣级剧情和星际时代的神级剧情,甚至用上帝模式创造宇宙体验佛级剧情。不然,只能一直在过去的低维度剧情中轮回。

《宇宙通鉴》的上部是通俗易懂的故事和概念,最开头是童话,五岁的小孩子也能听得懂。正文讲月球中存在神级外星人,他们在地球上创世纪,收集人类文明进化过程的数据和人类产生的精神能量(俗称“香火”),结合自己进化发展中的历史数据,对宇宙进行研究和探索,最终证明宇宙是一个全息智能模拟系统。更准确地说,宇宙是一个能量意识体化现的虚拟世界,宇宙大爆炸就是数据大爆炸(爆炸是形容词)!温度、引力、光速等都是设定。设定就是“道”,俗话中“划条道”的道,很简单吧?大道至简么!先有设定,后有宇宙系统,天道是宇宙设定,宇宙中万事万物都有设定。违反设定就是逆天!比如光速不设定上限的话,会让宇宙系统崩溃掉。

“意识能量为一体,宇宙诞生后分开,能量化时空万物,意识化你我意识。”宇宙意识的无数分身在宇宙时空中体验剧情,收集数据,这和人类玩游戏,建立很多角色,体验不同的种族、天赋、技能是一个道理。外星人和人类的本质是一样的,是宇宙意识的分身或不同程度的克隆,在宇宙中体验剧情、进化升级、衍生新的宇宙。而宇宙本身也依靠获得的数据完善自身,升级进化。总之,宇宙是虚拟世界,一切生命都是宇宙意识的分身与克隆(神级外星人的意识是分身,躯壳进化而来,人类的意识是分身(神级外星人)的删减版的克隆,躯壳是被创造的)。每个生命为宇宙的进化完善提供体验数据,宇宙为每个生命提供升级通道。宇宙系统存在一个特殊情况,那就是如果数据出现重大错误,导致宇宙系统崩溃,宇宙系统会重启……

宇宙是虚拟系统,“道”就是设定,宇宙奇点就是最开始的混沌态的量子比特(可以是0也可以是1),人就是可以繁殖的有躯壳的高级人工智能,《易经》就是文字形式的算法。《周易》是《易经》实用版,是从宇宙(时空)系统数据库中检索人、事、物的方法和工具。宇宙中万事万物其实都是数据,比如物质世界由原子形成,原子由能量粒子形成,能量粒子由量子比特形成,都有形成公式,都可以用算法推算出来。

《宇宙通鉴》的下部以大数据(各种古往今来的详实资料)结合作者独创的算法,按时间顺序查看宇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数据(依据神话结合科技解读过去,依据预言结合科技解读未来)。人类科学家也说过:“只要计算机足够强大,算法足够先进,(过去的)数据足够多,就可以模拟(未来甚至)整个宇宙!”

如果您想知道《山海经》提到的上古中国统治盘古大陆全世界、史前文明、外星文明,甚至月球起源、宇宙起源及未来历史进程(包括《推背图》预言的中国人工智能“紫薇圣人”管理全世界、智能武器机器人无人机战争、大同世界成圣、星际时代成神和神级外星人平起平坐)等各种奇闻趣事,请搜索关注“宇宙通鉴最新版”,作者会给您抽丝剥茧、细细捋来,提前声明,您可千万不要被书中惊世骇俗的事物给吓尿了。

小说的上部,也许您会当童话和科幻看,而下部,您很有可能会当史实看!因为其中详细的资料和推理完美地解释了上部的各种极其玄妙的东西。不过,书中内容再真实,也不是让人来迷信的,你要是迷信或是不信,都不是正确的看书态度,如果你体验完书中的宇宙剧情后能悟出一些东西,得到了提升,甚至是悟道(了解宇宙这个虚拟世界的攻略)、得道(在轮回中顺利进入大同世界成圣成神成佛然后摆脱轮回),这才是最重要的!达到佛的境界,你就可以创造和管理(主宰)你自己的宇宙,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也可以说,这时你就可以进化成为一个全新的宇宙!这是生命进化的终极目标!

有人说:“写历史学术著作,只要对历史有一个解释的构想就可以,提出一个解释的模型,只要能解释得通,就是历史写作!并不一定非要恢复历史的真相。历史学家不负责找真相,找真相是侦探干的活。”虽然作者不是历史学家,更不是侦探,但作者肯定是在用“心”构建一本宇宙历史学术著作。这本书每个月都会有很多变化,因为这是宇宙中唯一一本不断升级、进化、迭代的智能书!这本书在不断接近宇宙最真的真相,堪称宇宙第一名著!

作者更像是在构建一个宇宙模型,可以用来解答很多问题!这个宇宙模型是各种未解之谜的碎片合集,也许每个碎片可以有很多种解读思路,通向不同的方向,但是要想系统地串起这些碎片,每个碎片只能有一种解读思路,才可以完美地拼接起所有碎片,才可以符合宇宙真相,因为宇宙真相只有一种,而且是一条连贯的线,如果任何一个碎片的解读方向错了,都会导致宇宙主线剧情的中断或通向别的方向,那么宇宙历史进程演化到今天,就不会是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了。

老子就是这样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