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察

有一個動作

讓我們洞悉着萬物的規律

有一個字眼

幫我們描述着萬事的真相

“察”

複審也

仔細研看

方得清澈通明之實

說起這個字

所有人腦海裏都會顯現

眼睛有關的那些詞兒

觀察、考察、洞察、勘察

……

《呂氏春秋》有云:

己可以知人

古可以知今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告誡:

“諮諏善道,納雅言”

其實

每個人的一生

一言一行一舉一動

皆是“察事察人察己之舉”——

孩提時代

眼睛是個萬花筒

目光掃過

只覺萬物皆有趣:

吹在臉上的風、飄在天空的雲

遊在水裏的魚、長在土中的花

都被收納至眼神之中

靠着開心地望、歡快地耍

讓人第一次感受到

包羅萬象的大千世界

一草一木都顯出琳琅的美

正因如此

纔有王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的悠然

這便是“物之察”

學子之時

眼睛是個放大鏡

執筆認字

錯者十有八九

先生耳提面命

“仔細觀察每個字的結構,看會才能學會”

靠着仔細地看、用心地記

讓人第一次認識到

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字

一筆一劃都含着蒼勁的美

正因如此

纔有李白

“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中山兔”的豪邁

這便是“意之察”

成長路上

眼睛則成了心之窗

朋友的志同道合

愛人的濃情蜜意

所有的情分

都在對方眼神中流轉

都從對方動作裏顯露

讓人第一次認識到

相親相愛的親朋愛人

一朝一夕都藏着含蓄的愛

正因如此

纔有李商隱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情誼

這便是“心之察”

……

所以你看

我們的“察事察人察己之舉”

賴於目

更依於心

新時代裏

眼睛應當是臺打字機

目之所見,皆映入心

而成就一篇華美之章

正因政通人和監察有力

纔能有風清氣正、萬家燈火

才能成就盛世太平

失察之舉

必然導致隱患重重

甚至引發亂象叢生

明察之後

才能進入秋毫之境

才能得到磊落之姿

“察”

與做事做人有關

也於國家清明有益

奮鬥路上

我們永遠不要自滿

永遠不能失察

更時刻提醒自己

吾日三省吾身

來源:新華網

出品人:田舒斌

總監製:郭奔勝

策劃:劉洪

作者:江昆

編輯:董靜雪

察,而得清澈通明之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