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叫王老三的老頭子,兩個兒子都成了家,這兩個兒子對老子狠呢!要老子每天拾五十斤柴,拾不到柴就沒有飯喫。

一眨眼到了冬天,天落着大雪,老大還要逼着老子出門拾柴,王老三沒有辦法,只好揹着菜籃出門。

他到了山腳下,滿眼雪白,只好用手扒着雪找柴。這時,另外有一對兄弟倆正好路過。便問:''老人家,大雪天怎麼能拾到柴,快回家去吧。''王老三眼淚汪汪地說了自己的苦處。

這兄弟倆很同情老頭子,老大拿出十兩銀子給王老三,叫他買點喫喫,王老三很感激,拿着十兩銀子下山去了。

不孝子雪天趕老爹找柴,不料遇到貴人,最後四個兒子搶老子!

路上,他看到一個秀才,在一棵大樹下淌眼淚,問他究竟爲了什麼?秀才說,他上京趕考,把十兩銀子的路費丟了。老頭子心裏一動,心想,那兩個年輕人給自己的十兩銀子,會不會就是他的呢?就把十兩銀子給秀才看,問是不是他的。秀才看了半天,把銀子還給了王老三,說:''這銀子不是我的。''又沿路尋找起來。

王老三見秀才這麼忠厚,又追了上去,把十兩銀子塞到秀才手裏,還把這十兩銀子的來路前前後後說了說,要秀才收下,前去尋求功名。秀才跪在雪地裏,磕了三個頭,又記下王老三的名字,走了。

王老三把這十兩銀子送了人,又只得回頭去拾柴,正好送銀子給他的兄弟兩個回家,又遇上了,問道:''老人家,你怎麼還在拾柴?''王老三就把剛纔的事情說了一遍。兄弟倆都講老人家良心好。老大說:''要是你不嫌我們,你就跟我們回去吧,我們兄弟倆就叫你爹,養你,你就把我兄弟當作自家的兒子,幫我家燒燒飯,掃掃地,省得天天出來拾柴。''王老三點點頭,就跟這兄弟倆上了山。

王老三這兩個忤逆子,當天不見老子回家來,一點不着急;幾天不回來,心裏也不慌,心想,死了更好。後來聽人說,有人家養他,更是巴不得。

這一年,秀才果真考上狀元。三年後,衣錦還鄉,他派人封一千兩銀子去送給王老三。

不孝子雪天趕老爹找柴,不料遇到貴人,最後四個兒子搶老子!

狀元手下人到王家村找王老三,這時,老大、老二聽見有一千兩銀子,都拼命要拿。差人講:''狀元有言在先,錢要交到老人手裏。''兩個忤逆子,忙把差人領到山上王老三那裏,一進門就親親熱熱地喊:''爹爹。''

王老三一看兩個忤逆子,火冒三丈,罵道:''我沒有你們這兩個兒子,我也不是你家老子。我的兒子在這裏。''說着指指旁邊兩個兄弟。這兄弟兩個也叫道:''他是我們的爹爹,我們是他的兒子。''頓時,四個人搶起老頭子來。

這差人沒有辦法,只好帶他們到縣衙門。這縣官審來審去也審不清,心裏奇怪:世間哪有搶老子的?這時,正好狀元察訪到這裏,聽到這樁事體,也覺奇怪,就擊鼓升堂。

不孝子雪天趕老爹找柴,不料遇到貴人,最後四個兒子搶老子!

王老三把兩個忤逆子如何虐待他,兩個樵柴兄弟如何供養他的來龍去脈說給狀元聽。

狀元想起自己的恩人也有兩個忤逆子,就問道:“你家住何地,姓什麼,叫什麼?”王老三—一作了回答。狀元聽後,馬上離開座位,把王老三從地上攙了起來,連聲叫道:“恩人啊恩人!”

王老三仔細一看,竟是三年前雪地裏落難的秀才,高興得合不攏嘴。狀元依着王老三,把一千兩銀子給了兩個樵柴兄弟,還喝令把這兩個忤逆子各打五十大板趕出衙門。後來,狀元就把王老三接進自家府中,像服侍老子一樣服侍他。這兩個樵柴兄弟,狀元幫他們上了學堂唸書,討了老婆,後來都做了官。圖片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