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谨求实,生殖名家齐聚榕城展技艺;开拓创新,新老学者济济一堂话前沿!——第五届生殖医学学术年会盛大开幕!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由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福建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承办的第五届生殖医学学术年会于2019年5月11日在美丽的榕城隆重举办。会议秉承“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精神,推广国际和国内生殖医学研究前沿进展,普及并传播生殖内分泌基础知识,规范辅助生殖技术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持续技术改进,从而大力促进本领域从业人员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水平的提高。同时将由国内外著名专家针对生殖医学共识和临床热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中国妇产科网作为本次大会的媒体支持,将为您带来本次大会的精彩荟萃!

开幕式

中国医师协会生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总干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李蓉教授主持本次大会的开幕式。李教授简单介绍了中国医师协会生殖专业委员的优秀传承和优良传统,介绍了诸位莅临此次盛会的领导、专家,并感谢广大领导以及诸位专家、学者对此次大会的重视、关注和大力支持。

李蓉教授

本次大会执行主席、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康跃凡教授致欢迎辞

康跃凡教授

康教授在致辞中表示非常高兴能与诸位相聚于福州,并代表福建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对此次盛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诸位嘉宾的莅临表示最诚挚的欢迎与最衷心的感谢。福州人杰地灵,风光秀美,素有“有福之州”的美誉,乘着“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东风,中国生殖学专业蓬勃发展,本次大会也将继续秉承着“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精神,探讨国内外生殖医学的新进展、新规划、新指南,关注生殖健康,规划辅助生殖技术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持续技术改造,大力促进本领域专业人员理论和技能水平的提高。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曹华致辞

曹华书记兼副院长

曹华书记兼副院长代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对诸位领导、专家的莅临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在致辞中,曹副院长首先带领大家回顾了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在建设生殖学科方面的悠久历史和瞩目成绩,并表示,此次大会汇聚了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台湾、及省内外生殖医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共同探讨当今生殖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曹副院长指出,此次盛会是福建省生殖领域与外省、外国专家学者互相交流的大好机会,希望大家积累经验、开拓视野、学有所获!

大会主席、生殖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院士致辞

乔杰院士

乔院士因为日程繁忙,不能及时赶到现场,但还是在百忙之中录制了视频,表示对各位同道的歉意,并代表中国医师协会生殖专业委员会,感谢福建省卫健委、福建省医师协会、福建省医学会以及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对本次大会的大力支持,特别感谢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康跃凡教授带领的团队为本次大会的辛勤付出!此外,感谢远道而来的广大专家、同道们对本次会议的支持,更感谢中国医师协会一直以来对生殖专业委员会的帮助和指导。此次盛会经过了精心策划,既有专业的前沿研究、院士讲堂,更有贴近临床的实践、病例分析等精彩内容,还设置了青年委员专场、文艺演出、传统的健康大步走等精彩内容,希望大家享受这场学术与文化的盛宴!

福建省医师协会及福建省医学会黄纯秘书长致辞

黄纯秘书长

黄秘书长代表福建省医师协会、福建省医学会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对诸位莅临于此的各位领导、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各位支持福建省生殖医学发展的专家学者,致以崇高的敬意!黄秘书长谈到,在中国医师协会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福建省医师协会于2018年6月份正式成立,在福建省医疗卫生历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构建和谐医疗环境、进一步推动福建省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盛会为国内外生殖人才搭建了一个优秀的交流平台,对提高福建省生殖医学整体水平及培养生殖医学领域人才具有实际意义,相信大家能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开创福建省生殖医学领域的美好未来!

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陈厚銮致辞

陈厚銮副主任

陈副主任指出,此次大会的召开旨在学习国际前沿生殖医学领域最新进展、促进生殖医学领域的技术提高。陈副主任代表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对诸位领导、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福建省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随后陈副主任带领大家回顾了福建省在卫生健康工作方面的成就及未来发展方向,并预祝此次大会圆满成功!

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杨民致辞

杨民副会长

杨副会长首先代表中国医师协会对此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对诸位国内外专家、教授表示热烈欢迎!杨副会长回忆道,2015年12月27日在乔杰院士的组织、倡议下,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此后,在各位生殖医学专家、教授的鼎立支持下,专委会在生殖医学行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教育以及规范化培训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成就。相信生殖医学领域在乔杰院士的带领下,将会团结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开展工作,继续进行生殖医学的建设,把学科做大做强,把前沿的医学理论切实融入到临床工作中,更好服务广大群众。杨副会长还提到,我们一定要培养优秀生殖医学人才,尤其是中青年医师,要为“新鲜血液”提供展示和实践的机会。另外,一定要提高基层,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生殖医学水平,打好基础,全面助力我国医学水平发展和腾飞!

学术讲座

Pro. Ben Mol:How to design a clinical trial

来自澳大立业莫纳什大学的Ben Mol教授首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名为“How to design a clinical trial”的精彩演讲。1949年Pro. Sir George Pickering提出:“在得出患者的病情好转或恶化是由于所采用的特定治疗方法这一结论之前,我们都必须确定在类似的患者中这样的疗效是可以被不断重复的;很多时候,所谓的“疗效”可能是疾病的自然进展,也可能是由我们所采取治疗措施的其他相关因素发挥的作用。如果大家可以严格执行这一程序,我们就可以掌握个体化治疗所需的详尽知识储备,而且我们医疗的效力也可以有很大的提升”。这个观念就是临床随机对照实验的起源。Ben Mol教授解释,在20世纪,随机对照试验(RCT)应被视为最重要的生物医学创新之一,是明确治疗效果的最佳科学方法,也是循证医学发展的关键。Ben Mol教授强调,最重要的不是发表文章,而是选择一个你渴望知道答案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科学试验设计来寻找答案。随后,Ben Mol教授从随机临床试验中的质量问题、纳入及排除标准、随机分组方法、分组隐匿、组别的可比性、结果的盲法评估、意向性分析、标准方案分析等方面全方位的讲解了如何进行一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Ben Mol教授的精彩演讲令在场学员学有所获!

Pro. Ernest Ng Wu: Effect of sperm DNA fragmentation on the outcomes of in vitrofertilization

来自香港大学玛丽医院的Ernest Ng Wu教授为大家带来了“Effect of sperm DNA fragmentation on the outcomes of in vitrofertilization”的精彩演讲。在正常精子形成中,会引入短暂的脱氧核糖核酸断裂,导致瞬时解除脱氧核糖核酸的扭转应力,去除脱氧核糖核酸超螺旋,并促进组蛋白与鱼精蛋白的交换。这些暂时的断裂如果不修复,会导致脱氧核糖核酸断裂。缺乏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的小鼠有大量未修复的脱氧核糖核酸缺口和男性不育。Ernest Ng Wu教授强调,正常精子功能需要通过线粒体产生活性氧(ROS),一项精子脱氧核糖核酸损伤对体外受精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影响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涉及了8068个治疗周期的56项研究,该研究证实体外受精和/或ICSI后精子脱氧核糖核酸损伤与临床妊娠结局之间有很强的负相关。最后,Ernest Ng Wu教授强调,广大临床医生应注重精子的来源、禁欲期、精子制备方法和抗氧化剂的使用。

王树玉教授:遗传病分析中的常用规律

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的王树玉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关于“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的精彩演讲。首先,王教授带大家回顾了遗传学四大定律:分离定律(即孟德尔第一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定律、连锁交换定律。随后,王教授讲到单基因病的分类及其特点。单基因病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显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和Y连锁遗传。王教授总结到,根据基因突变的性质,控制相应表型的基因分为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两大类;根据基因突变的位置,分为常染色体遗传和性染色体遗传两大类;理论上,在群体中按孟德尔定律遗传呈现出各自的分布规律,但各基因相互作用、基因与整体作用等,使遗传性状存在着许多例外情况。王教授还强调,影响遗传分析的因素包括基因在个体中的表现程度、表现型模拟、遗传异质性、遗传印记等。最后,王教授总结到,1、一个个体发育是有机联系又是复杂的状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2、辅助生育技术与遗传分析密不可分,贯穿与知情选择、术前检查、遗传检测方法选择、结果判读相关、ART方式选择等一系列环节相关;3、应尊重生命,慎重选择。

刘嘉茵教授:植物雌激素对HPO轴的影响

来自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刘嘉茵教授为大家带来了关于“植物雌激素对HPO轴的影响”的精彩演讲。首先,刘教授带大家回顾了雌激素及其生物学作用机制,包括经典通路、非经典通路和膜受体的快速作用。植物雌激素与E2具有结构相似性,归类为天然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根据循环内源性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的浓度,可同时具有雌激素和抗刺激素作用。其雌激素效力因特定的植物雌激素组不同。植物雌激素对雌激素受体(ER)的亲和力低于E2,大多数对ERβ的亲和力比对ERα高约30倍。许多植物雌激素现在被认为是内分泌干扰物化合物,能够干扰体内天然激素的合成,分泌,转运,结合,激活或消除,造成生殖障碍。目前关于雌激素饲料对动物的生殖指标的影响仍然知之甚少。虽然植物雌激素可以模拟E2的作用,但它们的作用不一定相同,可以产生拟雌激素或抗雌激素作用。雌激素和抗刺激素活性之间的平衡由植物雌激素/雌激素决定。随后,刘教授还讲到雌激素对下丘脑神经元的调控、草药来源的植物雌激素对HPA轴的调节。目前,植物雌激素对女性生殖的作用影响的相关研究仍然很少。美国NTP研究调查了植物雌激素对人类和动物的生殖和其他生理问题。随着人类和牛食品中大豆使用的逐步国际化,植物雌激素暴露也变得更加普遍。人类同期环境中的主要异雌激素是植物雌激素。最后,刘教授总结到,植物雌激素摄入在人体中的后果可能不一定是有益的,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实际上可能增加疾病风险。精心设计的前瞻性研究对于评估植物雌激素在生殖生理学中的作用是必要的。植物雌激素应被视为现代内分泌干扰物并进行研究,以便更准确地评估人和家畜中植物雌激素的影响和风险。

杨冬梓教授:从“新”认识女性生殖内分泌学

来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杨冬梓教授为大家带来了关于“从‘新’认识女性生殖内分泌学”的精彩演讲。研究表明,GnRH神经元上并无表达介导雌激素负反馈、正反馈的重要受体ERα。因此,在HPO轴上的雌孕激素的反馈作用在HPO轴上的“落脚点”成了谜,被称为失联点“missing link”。今天,人们对HPO轴的调控机制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解了这个谜:位于下丘脑弓状核的KNDy 神经元,Kisspeptin神经元的一个亚组:产生Neurokinin B(神经激肽)、Dynorphin A(强啡肽),参与性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位于侧脑室周围的Kisspeptin第二亚组,是下丘脑参与E2诱导的正反馈调节的重要靶点。GnRH神经元上并没有孕酮受体,在KNDy/GABA神经元上有孕酮受体。随后,杨教授讲到,研究显示,孕酮通过GABA神经元发挥负反馈作用,降低GnRH的频率和振幅。当孕酮对GABA神经元的负反馈降低或消失时,GnRH/LH的频率和振幅增加。杨教授总结到,1、GnRH神经元作为HPO轴的中枢,并非直接接受雌激素、孕激素的反馈,雌孕激素的反馈通过KNDy,GABA, Kisspeptin神经元等产生神经介质调控GnRH神经元产生的振幅和脉冲频率,进而调控HPO 发挥轴的中枢作用。2、认识GnRH脉冲的调控及其功能异常促进理解生殖内分泌生理病理和疾病的发生机制。3、调节GnRH神经元功能的神经介质类似物有望用于临床对生殖内分泌相关疾病的诊断和防治。雄激素降低GABA神经元上的孕酮受体的敏感性,减少孕酮受体数量,从而干扰孕酮的负反馈作用。以上的新认识促进了对生殖内分泌生理病理及其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的理解:比如生殖衰老、绝经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下丘脑垂体性闭经、中枢性性早熟等。

Pro. Peter Leung:骨形成蛋白2在着床的潜在作用

来自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Peter Leung教授为大家带来关于“骨形成蛋白2在着床的潜在作用”的精彩讲座。首先,梁教授通过针对小鼠的研究详细的讲解了骨形成蛋白2在着床过程中潜在的作用。目前,尚无大量文献研究显示骨形成蛋白在人体组织的表达作用。随后,梁教授通过大量的实验讲解了BMP2促进HTR8细胞的侵袭、BMP2促进HTR8细胞N-Cadherin的表达、N-Cadherin介导BMP2调节的HTR8侵袭、N-Cadherin介导BMP2调节的EVT侵袭等发现,以及BMP2激活EVT经典SMAD1/5/8信号通路、BMP2通过非经典Smad2/3信号通路上调N-cadherin的表达进而促进EVT的侵袭等机制研究。

龚福财教授:计划性全胚冷冻下的促排策略

台湾长庚纪念医院的龚福财教授家带来一场关于“计划性全胚冷冻下的促排策略”的精彩演讲。目前,冻胚的使用率已远远超过鲜胚。一项针对165位患者的前瞻性研究表明:1、60%的患者偏好全胚冷冻;2、在了解对母亲和孩子的风险可能少些,90%的患者宁选择全胚冷冻。随后,龚教授讲到目前全胚冷冻已发展为计划性使用,龚教授引用了10篇前瞻性RCT研究,比较了冻胚和鲜胚的活产率,研究表明冻胚的活产率高于鲜胚。龚教授强调,健康活产是辅助生殖唯一的目的,此外,还应重视累积活产率——最有意义、最重要的的指标,而年龄、获卵数是它的关键性因素。在全胚冷冻策略下,目前的促排卵方案越来越简化,拮抗剂方案由于抑制了早发性LH峰,避免OHSS而越来越受到认可,研究表明它的获卵数和胚胎品质均较佳。龚教授还指出对一些低反应患者或高龄患者的促排方案多样,但效益不明确。

主持人风采

精彩花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