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

汶川地震十一年了

人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天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

中國 汶川

大地震顫,山河破碎

殘垣斷壁,生離死別

8.0級地震

近7萬人遇難,舉國同悲

2008年5月19日,汶川大地震造成的泥石流掩埋了一個村莊。(中新社記者 賈國榮攝)

那一刻

如末日降臨

周圍的一切夷爲平地

無數生命在一瞬間戛然而止

悲傷、無助、漫長……

汶川縣映秀鎮地震後面貌。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2008年5月20日,汶川震區民衆快速通過山體滑坡險段。(中新社記者 陳文 攝)

2008年5月14日,在汶川地震中受傷的兒童。(中新社記者 鄒憲攝)

2008年5月16日,汶川縣映秀鎮兩位居民看着地震後被毀的家園,不禁痛哭失聲。(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攝)

2008年5月19日,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民衆爲地震遇難者默哀,一位男子高舉右手爲家鄉加油。(中新社記者 富田攝)

救援!救援!

活下來,是唯一的願望

那是一段不管過去多久

依然疼痛的記憶

但是,我們依然要銘記

爲那些逝去的生命

爲危急時刻的生死救援

還有中國人民面對災難

表現出來的堅毅、勇敢、團結

汶川大地震發生13分鐘後

軍隊啓動應急機制

1小時後,1.6萬人開赴災區

72小時中

先後調集14.6萬人投入救援

他們,逆行而上

奔向坍塌的房屋

搜尋生命的跡象

他們,飛躍而下

直降支離破碎的大地

帶着爭分奪秒的信念

他們,穿梭在廢墟間

徒手挖地搬磚

只爲尋找生命的跡象

他們,從“死亡航線”挺進震中

每天飛行十三四個小時

卻在第64次往返運送受傷人員時

突遇濃霧和強烈氣流

永遠地留在了那片土地上

他們,用身體搭建人梯

護佑危難中的生命

絕不放棄每一絲希望

他們,不管山路崎嶇

爭分奪秒

爲一個生命而努力攀登

他們,對着不諳世事的孩子

露出了最柔情的微笑

像是告訴他:寶貝,別怕

他們,安撫着受傷的老人

別害怕

我們揹你到安全的地方

他們,不停穿梭在瓦礫中

從死神的黑手裏

搶回來了生命的奇蹟

他們,是災難中的光芒

那羣身穿迷彩的子弟兵離開了

災區人民在廢墟之上重建家園

而當年那些獲救的小孩

有的,如今也成爲了“他們”

他叫強天林

餘震時險些被滾石砸中

一位迷彩叔叔將他推開

離別時,叔叔說:

你要好好讀書,才能走出大山

後來,他考上了軍校

成爲了一名解放軍

十年後

他找到了那位已轉業的叔叔

他叫程強

送別解放軍時

他高舉着“長大我當空降兵”的牌子

2013年,他參軍入伍

後來成爲第38任黃繼光班班長

他叫蔣雨航

在掩埋125小時後被消防官兵救起

創造了生命奇蹟

他說:

消防官兵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我希望將更多的愛

傳遞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後來,他實現了願望

服役於上海消防某部隊

她叫餘倩

地震後甚至患上了抑鬱症

後來,她成爲了

解放軍某部通信團值勤站下士

軍史館兼職講解員

他叫黃崟

在災區安置點受到志願者照顧

分別時志願者說:

你成爲軍人

去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就能找到我

後來,他立志從軍

成爲了一名排爆戰士

也找到了曾經的恩人

地震無情

但沒有人放棄希望

無助和絕望是暫時的

所有人都堅持一個信念:

要活下去,要活得更好

2009年1月2日,北川縣一名婦女揹着兒子接收解放軍免費運送來的紅磚,準備請人幫助重建家園。(中新社記者 賈國榮 攝)

2009年9月2日,汶川映秀小學100多名學生借校開學。(中新社記者 劉忠俊攝)

2011年3月20日,羌族男青年董偉與藏族女青年孟潔在汶川映秀新家園舉行婚禮。(中新社記者 毛建軍攝)

2011年1月28日,震中映秀鎮張家坪村村民搬進了新家,再生育家庭抱着雙胞胎拍攝合影。(中新社記者 張浪攝 )

2011年4月19日,中國四川國際文化旅遊節在汶川縣水磨鎮開幕。(中新社記者 安源攝)

經歷過地獄般的磨練

一定有能造出天堂的力量

災難後的他們更勇敢

重建家園的決心更堅定

2011年5月6日,由澳門政府援建的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區第五小學新校區正在施工。(中新社發 李向雨攝)

2011年6月7日,汶川地震災後重建項目都江堰鐵路郫縣至彭州支線加緊建設。(中新社發 曹寧攝)

2012年11月29日,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的映汶高速公路正式通車。(中新社記者 劉忠俊攝)

2012年10月30日,四川臥龍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災後重建工作基本完成,歡迎18只大熊貓重返臥龍。(中新社發 衡毅攝)

2013年5月12日,四川省什邡市108個“地震寶寶”齊聚千年古剎羅漢寺,共同度過五週歲生日。(中新社記者 張浪攝)

如今的汶川

青山綠水、高樓林立

如今汶川的人們

繼續建設着自己的家園

2018年3月22日,航拍四川德陽綿竹市清平鎮,該鎮已建成爲生態旅遊小鎮。 (中新社記者 劉忠俊攝)

2018年4月,航拍震後重建的映秀鎮。(中新社記者 劉忠俊攝)

2018年4月,航拍震後重建的映秀鎮。(中新社記者 劉忠俊攝)

2018年4月,俯瞰北川新縣城。(中新社記者 劉忠俊攝)

2018年4月22日,孩子們在汶川縣青少年活動中心前玩耍。(中新社記者 毛建軍攝)

2018年4月30日,汶川青山綠水鮮花盛開,吸引遊客觀光。 (中新社記者 任海霞攝)

汶川大地震十一年祭

我們祭奠逝去的同胞

也祝福這重生的家園

祝福汶川!

加油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