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俗稱蛋蛋,是男性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這麼脆弱且重要的器官,咱們的祖先到底哪根筋搭錯了纔會在漫長的進化路上選擇“外掛”呢?

蛋蛋非常脆弱,日常生活中騎車、坐凳子都很不方便,還容易被人“猴子偷桃”。

據說一個男人被踢到蛋蛋後,痛感相當於同時分娩160個孩子或斷3200根骨頭。

這麼脆弱且重要的器官,咱們的祖先到底是哪根筋搭錯了纔在漫長的進化路上隨意地外掛它呀?

說到這裏要先來了解一下精子。

正常情況下,精子生成和存活的適宜溫度其實是低於體溫1~2℃的,人類陰囊溫度大約在35~36℃,比正常體溫低1~2℃,符合貯存精子的溫度條件。

而如果把睾丸以內臟的形式放進人體內,與腎臟、肝臟、膀胱等放在一起,由於內臟時刻進行代謝活動,產熱量大,溫度很高,此時精子容易被“燙傷”。

事實上,媽媽懷孕時小男孩的睾丸是縮在身體裏面的,直到出生前才下降入事先形成好的陰囊內。

而出生後由於某種原因沒有正常下降,睾丸滯留在腹腔內,未能下降到陰囊中,這種情況稱爲“隱睾症”,可引起男性不育。

➤ 作爲蛋蛋的貯存器,陰囊又承擔了什麼任務呢?

陰囊的功能之一就是使睾丸溫度略低於體溫。

這個功能的實現主要是靠肉膜筋膜皮下組織和提睾肌的收縮與放鬆來控制睾丸溫度的:當環境溫度變冷時,睾丸被陰囊拉近下腹部,當環境溫度較熱時,則遠離下腹部,並增加暴露的表面積以加快散熱。

陰囊的另一個功能就是避免在上述拉伸運動中,精子尚未成熟至可授精的時候就隨意釋出。

事實上,針對我們祖先未經後代允許就擅自外掛蛋蛋的問題,嚴(wu)謹(liao)的科學家們也找到了好幾種假說來解釋。

假說一:冷卻理論

上文說到精子生成和存活的適宜溫度都略低於體溫1~2℃,精子對溫度非常敏感,一旦睾丸溫度高於37℃,成功受精的概率就會直線下降。

爲了保護精子,不得不利用外掛的形式使貯存精子的器官“冷卻”下來。

雖然總有男生吐槽他們的蛋蛋太涼了,但這已經是經過大自然的選擇後的最佳溫度了。

假說二:陰道激活

從另一種進化的角度來說,男性生殖器的設計的意義在於適配女性的身體結構。

由於女性生殖道是“內陷”的格局,這就導致了女性生殖道溫度跟體溫一致。

精子本來貯存在陰涼的精囊中,當環境溫度上升到體溫的水平,也就是在陰道中,精子的活力會加速,暫時性變得活躍。

更確切地說,精子可以在體溫環境下持續活躍50分鐘~4小時,這個時間長度主要是爲了讓精子順利通過女性的生殖道,成功受精。

因此,換句話說,在啪啪啪的時候,精子所處環境溫度升高可以保證它的高流動性和多動,而在貯存和生長的時候最好溫度略低於體溫。

人類利用這樣的睾丸外掛的形式防止精子過早活化,可謂山人自有妙計也。

假說三:求偶炫耀

看動物世界你就知道,很多生物在求偶的時候某些器官都會發生變化,或者說他們的求偶行爲本質上就是炫耀某種器官的實力。

比如說孔雀開屏,猴子屁股發紅等。

當年我們的祖先還不穿衣服的時候,看的就是尺寸,睾丸外掛可以赤裸裸地從某種程度上展示男性的性能力,說到底都是爲了使自己的基因延續下去罷了。

假說四:保護理論

這種假說則基於“反其道而行之”的原則,睾丸外掛,很危險很脆弱,但也從另一個側面提醒男性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子孫”,誰先學會保護自己的性腺,誰就能留下更多的後代。

換句話說,無視保護性腺的男性,一旦睾丸被損傷後,它的基因庫已經被自然淘汰了。

—— E N D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