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期|還在爲年終獎擔憂嗎?年終獎個稅將有望平移現行優惠政策

每天八分鐘,知曉財稅事。大家早上好,今天是2018年12月27日星期四,我是主播偉凡,下面請您享用由《億企學會》APP爲您準備的財稅早餐。

冬至以來的新政可謂是一波接一波呢,億企學會菌已經是應接不暇了,但是億企學會菌有義務在第一時間把所學到的新政分享給大家,以及新政對納稅人有哪些影響?我們財務人又該如何操作?這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所以必須要先學透徹了!​

12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財政部副部長程麗華、國家稅務總局總審計師劉麗堅、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建凡、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司長羅天舒對國務院《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進行了介紹,並就記者關心的問題作了回答。包括《暫行辦法》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之後做了哪些完善?納稅人如何辦理專項扣除?新修訂的實施條例主要修訂的內容有哪些?年終獎政策?專項附加扣除如何落地?實施條例對境外人士的優惠安排等。

我們今天挑選關注度最高的兩個提問分享給大家:

第一個問題:關於過渡期全年一次性獎金計稅辦法將做怎樣的調整? 程麗華在答記者問中表示: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後將總體上平移現行有效的優惠政策,並根據稅法的修改情況對幾項優惠政策作了相應調整和銜接安排,目前正在依法履行相關程序。也就是說,年終獎將有望平移現行優惠政策!將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個月,按其商數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而不是與綜合所得累加按年計徵個稅;新個稅法實施後,稅率和速算扣除數是否變化,還需後續銜接文件明確。

第149期|還在爲年終獎擔憂嗎?年終獎個稅將有望平移現行優惠政策

第二個問題,《暫行辦法》出臺以後,我們作爲納稅人如何辦理專項扣除?

劉麗堅表示:納稅人要享受6項專項附加扣除怎麼辦理?實際上歸納起來就是三步:一是對條件,二是報信息,三是留資料。

一、對條件。就是將自己的個人情況與6項專項附加扣除的條件對照一下,看看自己是否符合扣除的條件,符合幾項,比如子女是否處於受教育階段,老人是否已經達到60歲,在自己工作的城市有沒有貸款買房或者租房等。

二、報信息。無論您是選擇在扣繳單位發工資時享受扣除,還是選擇在次年自行向稅務機關辦理彙算清繳申報時扣除,都僅需填寫並報送專項附加扣除相關信息即可。

具體填報方式有四種,供大家任意選擇:一是下載手機APP“個人所得稅”填寫,二是登錄各省電子稅務局網站填寫,三是填寫電子信息表,四是填寫紙質信息表。電子和紙質信息表都可以在稅務局網站上下載。其中,選擇在扣繳單位辦理扣除的,可以直接將紙質或者電子錶提交給扣繳單位財務或者人力資源部門,也可以通過手機APP或網頁填寫後選擇推送給扣繳單位,這樣單位每月發工資時就可以給您辦理扣除,您就可以享受了。如果您想直接向稅務機關申報,可以在第二年彙算清繳時將有關信息提供給稅務機關後辦理退稅。

國家稅務總局開發的“個人所得稅”APP軟件,大家可以在主流應用市場或掃二維碼下載。需要強調一下,手機端這幾天僅僅支持實名註冊功能,現在我們導入了一部分納稅人的信息,正在校驗和壓力測試,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填報功能需要在12月31日正式投入使用。

此外,再提示三點:一是填報專扣信息,第一次需要大家填寫完整,便於及時享受;以後月份、年度享受時,就不需要再填了。年末時如果無變化的,確認一下就可以了,有變化的,把變化點更改一下就行,手續將大大減化。二是在這6項專項附加扣除中,大病醫療支出在年底才能算出一年到底花費了多少醫藥費,所以要在第二年彙算清繳時才能扣除。不過,我們真心希望沒有納稅人享受這項扣除,大家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三是請大家放心,稅法和專扣辦法已經明確規定,稅務機關和扣繳單位都必須做好信息保密工作,保護好納稅人的隱私。

三,留資料。專扣辦法中規定了部分扣除項目需要納稅人留存必備資料,這個主要是爲了界定好徵納雙方的法律責任,倡導大家共同維護誠信社會。大家可能會有疑問,不是說可以通過部門信息共享來校驗嗎?爲什麼還要每個人留存資料呢?主要是因爲,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在我國還是首次實施,各方信息共享還需要一個逐步健全完善的過程。隨着時間的推移,需要大家留存的資料會越來越少。在這裏,特別說明幾點:第一,留存資料不需要提交,申報時既不需要給稅務機關,也不需要給扣繳單位。第二,並不是所有項目都需要留存資料,比如子女在境內接受教育的,因爲教育部門的信息比較全面,所以大家不用留資料。第三,留存資料多數都是在發生相關事項時產生的,不需要大家再額外單獨準備資料,比如住房貸款合同,申請房貸時肯定人人都要籤的,即使稅務局不要求,大家也需要自己留着的。第四,稅務部門事後覈驗時,凡是能通過部門之間信息共享覈對上的,不需要找納稅人查閱留存資料。但是如果部門信息覈對不上,稅局纔會找納稅人覈對。

第149期|還在爲年終獎擔憂嗎?年終獎個稅將有望平移現行優惠政策

最後,我們再來關注一下,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子女教育費的10個答疑

1.子女教育的扣除主體是誰?

答:子女教育的扣除主體是子女的法定監護人,包括生父母、繼父母、養父母,父母之外的其他人擔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的,比照執行。

2.監護人不是父母可以扣除嗎?

答:可以,前提是確實擔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3.子女的範圍包括哪些?

答: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繼子女。也包括未成年但受到本人監護的非子女。

4.子女教育的扣除標準是多少?

答:按照每個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5.子女教育的扣除在父母之間如何分配?

答:父母可以選擇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標準的100%扣除,即一人每月1000元扣除,也可以選擇由雙方分別按扣除標準的50%扣除,即一人每月500元扣除。只有這兩種分配方式。

6.子女教育的扣除分配選定之後可以變更嗎?

答:子女教育的扣除分配,一方扣除或者雙方平攤,選定扣除方式後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7.在民辦學校接收教育可以享受扣除嗎?

答:可以。無論子女在公辦學校或民辦學校接受教育都可以享受扣除。

8.在境外學校接收教育可以享受扣除嗎?

答:可以。無論子女在境內學校或境外學校接受教育都可以享受扣除。

9.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的扣除方式是怎樣的?

答: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採取定額扣除方式。

10.納稅人享受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需要保存哪些資料?

答:納稅人子女在境內接受教育的,享受子女教育專項扣除不需留存任何資料。納稅人子女在境外接受教育的,納稅人應當留存境外學校錄取通知書、留學簽證等相關教育的證明資料備查。

關於專項附加扣除,發現各種情況的問題真的非常多,億企贏也查閱了總局口徑的各種資料,這個週末希望能一一整理出來分享給大家。

瞭解財稅動態,聚焦新政熱點。以上就是由《億企學會》APP爲您準備的財稅早班車,感謝您的收聽,希望今天的財稅早餐能爲您開啓美好的一天,明天同一時間,我們繼續研究。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