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血分數保留的心衰(HFpEF)是一種老年病,往往伴隨多種合併症如糖尿病、冠心病、房顫、高血壓和肥胖等;HFpEF患病率越來越高,但目前還沒有循證醫學證據證實的HFpEF治療標準,研究者們在不斷探討潛在的治療方法。在CIT 2019大會上,來自南京市第一醫院的張航教授就射血分數保留心衰(HFpEF)和射血分數下降心衰(HFrEF)的鑑別診斷和治療異同做了精彩的分享。

不同心衰的背景介紹

從2004年開始,HFpEF才逐漸被承認爲一種特殊的類型。在此之前,有一種意見認爲HFpEF和HFrEF是心衰的兩個不同又相互可銜接的階段,早期表現爲HFpEF,隨病情進展而表現爲HFrEF。在2013年ACCF / AHA美國心力衰竭管理指南中又提出了臨界HFpEF這一類型,即介於HFpEF和HFrEF之間,但二者之間可能存在相互的轉換。2016年ESC心衰指南第一次明確了射血分數處於中間範圍的心衰(HFmrEF)的標準,即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在40-49%。(Table 1)

Table 1

圖:指南分類

近年來,HFpEF的患病率從2000-2003年的47.8%增加到2008-2010年的52.3%,而且發病率呈上升趨勢,預計到2020年HFpEF將佔心衰患者住院的65%。其上升趨勢與HFpEF的常見病因所導致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相關,其常見病因包括老齡、肥胖、高血壓、房顫、冠心病、糖尿病等。尤其與HFrEF相比,HFpEF患者的年齡大、女性更多見。隨着HFpEF患者數量的增多,儘管目前人們對HFpEF更加關注了,但卻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案。

死亡率的趨勢比較

HFpEF不僅是一種老年病,同時還伴有多種合併症,如房顫、貧血、COPD、高血壓、冠心病、肺動脈高壓、肥胖、糖尿病、慢性腎功能不全、OSAHS等,其中高血壓是最主要的危險因素。而且,國內外的臨牀研究數據也表明了HFpEF患者的再住院率和死亡率比心衰患者更高。

HFpEF的死亡率雖然總體上低於HFrEF,但依然呈現非常高的趨勢(Figure 1)。其主要原因爲EF值越低則心源性死亡越高,HFpEF的心血管死亡佔60-70%,而HFrEF的心血管死亡率則更高,達到80-85%。當然,隨着EF值的轉變,這三類心衰也會相互轉換,可以從HFrEF到HfmrEF再到HFpEF,或者直接從HFrEF到HFpEF。

Figure 1

HFpEF和HFrEF死亡率趨勢比較

鑑別診斷

其實2016年ESC心衰指南上已經明確指出(Table 2),HFrEF患者主要從症狀、體徵,以及心超上所提示的EF值≤40%就可以明確診斷。因爲症狀對於這兩類心衰患者並沒有太多特異性區別,所以對於HFpEF的患者除了症狀、體徵以及EF值之外,還包括BNP的升高、結構性心臟異常、舒張功能異常這些指標,合併其中任何一項指標都可作爲診斷依據。此外,針對HFpEF的鑑別診斷,指南明確指出通過超聲心動圖來評估舒張功能的指標,包括左房容積指數(LAVI)>34 mL/m2;左室質量指數(LVMI,g/m2):男性≥115,女性≥95;間隔和側壁平均e’< 9cm/s;E/e′≥13等。

Table 2

不同類型心衰的定義(ESC2016)

合併房顫的HFpEF較難診斷,因爲在臨牀上房顫與HFpEF具有相似的臨牀表現,如二者均可導致BNP水平升高、左房容積指數(LAVI)增加、舒張功能障礙,並且房顫與HFpEF也可合併存在。所以,當在臨牀中遇到該種情況時可通過H2FPEF評分來幫助HFpEF診斷(Table 3)。H2FPEF評分越高,HFpEF的診斷可能性越大,0-1分可排除HFpEF,6-9分可確診爲HFpEF,2-5分需進一步檢查明確,如負荷試驗或右心導管(RHC)測壓。

Table 3

H2FPEF評分

治療上的異同

對於HFrEF的治療,指南推薦且臨牀應用較多的有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s)、β-腎上腺素阻滯劑(β-blockers)、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s)、鹽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MRAs)、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ARNI)、If通道抑制劑(If-channel blocker)類藥物。而對於HFpEF的治療,無論是針對ACEIs類、β受體阻滯劑、依伐佈雷定的相關研究,以及2018年發表於JAMA上關於硝酸酯類藥物的研究,在HFpEF治療方面均未得到陽性結果。甚至研究比較熱門的5型磷酸二酯酶峯抑制劑(PDE-5i)也並未獲得理想的結果。

而2017年ACC心衰指南(Table 4),針對HFpEF的C期患者,指南Ⅰ類或Ⅱa類的推薦主要針對危險因素的治療,包括控制血壓、使用利尿劑、控制冠心病等,而Ⅱb類推薦主要針對使用藥物的長期治療,PDE-5i、硝酸酯類或營養類藥物爲Ⅲ類推薦,而針對整體舒張功能不全的病人卻並沒有再進一步做分化和細化。

Table 4

HFpEF的藥物治療(ACC心衰指南2017)

潛在的治療方向

關於HFpEF的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但較爲公認的理論是HFpEF是由心臟以及全身多系統炎症及氧化應激反應引起的,具有合併症多、系統性炎症、多臟器損傷的特性。很多國內外專家研究探索HFpEF潛在的治療方向,目前在cGMP-PKG信號通路方面,研究較多的是5型磷酸二酯酶峯抑制劑(PDE-5i)、鳥苷酸環化酶激動劑(Vericiguat)以及硝酸酯類藥物,但相關的研究結果並不是特別滿意。而一項新的PARAGON-HF研究(Figute 2),進一步探索沙庫巴曲纈沙坦在HFpEF人羣中是否優於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以及與纈沙坦相比二者之間的安全性。目前該研究已經接近尾聲,期待新的藥物沙庫巴曲纈沙坦用於HFpEF的結果。

Figure 2

PARAGON-HF研究

此外,美國在房間隔分流裝置方面做了一些相關的臨牀研究,其中CHAMPION研究和REDUCELAP-HF兩項研究通過減輕左心充血和左房高壓發現在臨牀中對HFpEF有一定的獲益(Figute 3)。一項來自我國的最新研究“Pulmonary artery denerv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6-minute walk distance for patients with CpcPH(PADN-5研究)”,探討的是合併有混合型毛細血管後肺動脈高壓(CpcPH)的患者不通過心衰進行治療,而是通過重構肺動脈結構來進行治療,目前研究正處於剛開始階段,初步證實了研究所預期的治療作用。(Figute 4)

Figure 3

CHAMPION和REDUCELAP-HF研究

Figure 4

PADN-5研究

本文內容爲《門診》雜誌原創內容轉載須經授權並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