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病毒細菌活躍,是胃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近年來,清明時節頻發食品中毒事件。以下3種是朋友圈流傳的“清明高危食物”,能不能喫?自己好好掂量掂量!

河魨魚是致命誘惑?

河魨魚俗稱“河豚”,清明前後的河豚最肥美,但此時河豚毒性最強,每年都有人因它喪命。河豚致人中毒主要因爲它身帶一種神經毒素叫做“河豚毒素”。研究發現,河豚各部位的含毒量從高到低排列爲:卵巢、脾臟、肝臟、血液、眼睛、鰓耙、皮膚、精巢、肌肉。

河豚毒素,比劇毒砒霜還要厲害1250倍,一隻河豚魚足以毒殺30個成年人。人類至今尚未研究出相關解毒劑,普通加工、烹調方法奈何不了它。也就是說,去掉魚頭、內臟、皮或者醃製曬乾、高溫蒸煮不能解毒。所以,千萬不要在家自行加工河豚,也不要光顧大排檔、漁船等地去喫河豚。

河豚中毒通常在進食30分鐘—4小時內發病,起初表現爲臉紅頭痛、噁心、嘔吐、肚子痛等,接着手麻、言語不清、肌肉無力等,最後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由於河豚毒素體內解毒和排泄較快,因此一旦發現中毒,應儘快上醫院就診。如果無法就醫,可以用肥皂水灌胃,進行催吐洗胃,並排出尿液。

清明甘蔗毒過蛇?

甘蔗富含糖分,水多汁甜,正常情況下是沒有毒的。但是,甘蔗收割以後,如果儲存不當,容易導致甘蔗發黴變質。這種變質的甘蔗含有致病微生物“節菱孢菌”,這種微生物會分泌出一種神經毒素,可以致人中毒。

其實,毒甘蔗不難識別。變質的甘蔗切開後可以看到內部肉質發紅,也就是俗稱的“紅心甘蔗”,變質嚴重的甚至可以聞到酒糟味或酸黴味。相比之下,甘蔗汁更危險,一些無良小販把變質甘蔗榨汁出售,肉眼就根本無法分辨,所以儘量少喝甘蔗汁,或者自選甘蔗後親眼盯着榨汁。而那些沒有發生黴變的甘蔗,在清明可以放心喫。

清明後別喫“清明螺”?

清明螺就是田螺,也叫螺螄,時下螺螄大量上市,此時螺肉肥美。有喫貨在朋友圈提醒說,清明後的田螺有很多寄生蟲不能喫。

其實,田螺能不能喫,主要看它有沒有洗乾淨,有沒有煮熟。田螺生活在水裏,水質差的水域會有螞蟥,而螞蟥在清明之後喜歡鑽到田螺裏產卵,這樣的田螺就帶有寄生蟲。不過,大家平時喫田螺,經清洗乾淨,並高溫煮熟煮透,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民間之所以有“清明後不能喫田螺”一說,主要還是因爲清明後的田螺口感欠佳。田螺在清明過後進入繁殖期,喫田螺時注意觀察就可以發現,大田螺裏有許多小螺仔,肉質和口感都不如清明前的螺肉好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