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億個包裹誕生。國家郵政局今天(12月28日)披露,2018年中國快遞業務量超過500億件,連續五年居世界第一。這一數字超過美、日、歐等發達經濟體總和,成爲世界郵政業的動力源和穩定器。

一年500億曾是傳說中無法想象的數字,在一張菜鳥智能物流骨幹網的共享、智能和協同下,如今平靜如水發生。從2013年92億件開始,中國快遞進入增長快車道,2014年突破百億大關,超過美國成爲世界第一大快遞市場,此後連續每年登上一個百億級臺階。

500億背後,是科技,科技和科技。菜鳥超級搬運機器人AGV、超級分撥機器人小藍人、智能機械臂———麒麟臂、無人車、菜鳥物流天眼、智能語音助手……從揀選到分撥,從幹線到末端,IoT物聯網讓每個包裹充滿了黑科技。

物流已進入IoT時代。國家郵政局表示,大數據、雲計算、機器人等現代信息技術和裝備加快應用,智能算法+自動化流水線+分揀機器人可以節省70%的人工,實現了倉儲、分撥的智能化,極大地提升了效率。

在年快遞量超500億背景下,菜鳥超級機器人倉內,一件裝上攝像機的包裹,通過機器人總動員,展示了一場全自動的IoT協奏曲。

1、菜鳥AGV(超級搬運機器人)能夠搬運各種貨架,把貨送到人身邊,完成自動揀選。

2、給包裹戴上攝像機,探訪500億包裹背後的祕密。

3、在全自動流水線上,包裹自動排隊上路。

4、中央分揀機自動將包裹分流到補貨位

5、從人找貨到貨找人。系統自動點亮待補貨,方便快捷完成補貨。

6、像坐纜車一樣,揀貨後空置的空包裹箱被回收。

7、菜鳥麒麟臂能夠智能識別包裹,依託領先的計算機視覺技術輕鬆搬運包裹。

8、龍門架通過智能識別,完成包裹自動分撥。

9、自動分撥後,包裹自動流向目的地城市,奔向每一個用戶手中。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