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面对巨额亏损,如何将新零售概念落地,也将成为各大互联网巨头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彼时,新零售仍旧处于互联网大热风口之中,永辉超市“区区”3亿元亏损,对于规模超千亿的新零售市场来说,只是一场毛毛雨。

“纯电商时代很快会结束,未来十年、二十年,只有新零售这一说。”早在2016年云栖大会上,马云对新零售的展望像一把刀子一般戳进了刘强东、王兴和张轩松的心里。

短短两年时间,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零售门店如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盒马鲜生、永辉“超级物种”、京东7FRESH、美团闪购……资本加持下的新玩法,让传统零售商苦不堪言。

不过,在新零售迅猛发展的同时,谁也没想到一场“互联网泡沫”正在逼近。

2018年8月,永辉超市公布了上半年年报,旗下新零售业务的主体永辉云创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上半年营收9.05亿元,净亏损3.89亿元。

彼时,新零售仍旧处于互联网大热风口之中,永辉超市“区区”3亿元亏损,对于规模超千亿的新零售市场来说,只是一场毛毛雨。

“2019年4月,永辉超市2018年报出炉,永辉云创2018年营收21.46亿元,净亏损9.45亿元,亏损比例高达44%。

该消息一出,业界一片哗然。一年亏损近10亿元,纵然是永辉云创背后有腾讯资本加持,这个数字也实在过于夸张。况且,根据目前新零售领域的“势力”对比,永辉云创的扩张速度也不及阿里、美团等新零售品牌。

倘若将永辉云创的亏损比例,套用在其它新零售品牌当中,整个新零售行业的烧钱速度将远比我们想象中恐怖。

实际上,从2019年开始,包括阿里、京东、美团在内的互联网巨头都放缓了新零售发展的脚步。甚至就连风头正盛的盒马鲜生,在2019年也开启了关店计划,至于小象鲜生、京东7FRESH等二线新零售品牌,扩张速度已经是一缓再缓。

对于扩张速度放缓的情况,各大品牌的统一解释都是“优化经营体系”这一说法。至于“优化”的背后,是抓紧时间清理不良资产还是转变经营模式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不过从上述变化来看,纵然是财大气粗的BAT,面对动辄十亿元和50%的亏损比例,也不能做到气定神闲。

当然,在此我们需要明确一个观点:对比传统零售,新零售的确是以碾压的态势重构了整个零售行业。

新零售发展的脚步放缓的同时,纵观2019年的传统零售厂商,“人人乐面临退市危机”、“新华都一年关店19家”、“家乐福屡次被传出售中国区业务”。

面对互联网巨头的冲击,传统零售行业已经到了不得不变得地步。

自2019年年初以来,虽然新零售概念发展一度放缓,但各大互联网巨头又开始了对“互联网菜场”的新探索。

我们很早就说新零售是利用线上线下全渠道服务,将人、货、场地三者之间的关系完全数据化,以达到提升消费者消费体验的目的。

此番,随着各大巨头相继把目光集中到了生鲜电商领域,可以遇见在第一季度增速放缓之后,新零售巨头在“调整期”将开启更多的零售新玩法。

以阿里系新零售为例,作为最早探索“餐饮+生鲜+超市”模式的玩家,今年3月,盒马鲜生主动宣布将启动细分垂直领域的四个新业态(盒马F2、盒马菜市、盒马 mini、盒马小站)。

据盒马鲜生CEO侯毅介绍,这些新业态和“标准版”盒马门店相比,规模更小巧、价格更亲民,地域定位以城市社区和郊区为主。

从盒马关店并推出新业态,看得出来,面对新零售业务的巨额亏损。踩完刹车之后的互联网巨头,将会把目光从高大上的新零售概念店,转向小而美的社区零售新业态。

永辉云创一年亏损近10亿元,近50%的营收亏损比例,让外界看到了新零售风口背后的危机。

“只亏损难盈利”新零售面临的困局,和当年共享经济风口多多少少有些相似之处。当互联网资本深入到线下生活领域,线上线下两股力量交错竞争,时至今日线上与线下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新零售概念就和当年的共享单车一般,用户都了解并认可其未来发展的潜力。但面对巨额亏损,如何将新零售概念落地,也将成为各大互联网巨头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或许,此番在各大品牌追逐风口的情况下,永辉、盒马率先踩下新零售的“急刹车”,重新思考门店运营策略,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本文由陆水新知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