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一個家長都關注自己孩子的成長,都想爲自己的孩子營造最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能夠取得別人的孩子取得不了的成績,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望子成龍”。很多人爲了給孩子一個好的生活條件,連孩子的教育都不顧上,拋家舍業去賺錢,讓自己的孩子成爲了“留守兒童”。

每一個家長都關注自己孩子的成長,都想爲自己的孩子營造最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能夠取得別人的孩子取得不了的成績,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望子成龍”。

然而,現實與期望總是存在很大的出入,不僅學習的好壞不會因爲我們的想法改變,還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

最近,網上流傳了上饒男孩因爲與女同學矛盾遇害的消息,不管是屬於校園霸凌還是其他原因,兩個家庭都受到了無與倫比的打擊;熊孩子買農藥毒幾千斤小龍蝦,雖然無需承擔刑事責任,但家長要面臨大額的賠償。再聯想到以前時不時報道的校園霸凌事件,學生跳樓、跳橋事件,對孩子的教育,我們都面臨着很多的問題。

怎麼教育孩子一直是個十分讓頭疼的問題,孩子強勢了,容易跟別人起爭執,就要小心被別人報復;孩子軟弱了,容易被別人欺負,成爲被校園霸凌的對象。但想要孩子成爲一個既不強勢也不軟弱的完美孩子,又是天方夜譚。

無論怎樣教育孩子,我們的目的應當時讓孩子以後能夠生活的好,至少要避免以下三個偏激的做法。

學習好就行,其他都不行。學習好可以考上好的學校,就業的時候可能有更多、更好的選擇。但是,學習好雖然重要,但不能作爲一個孩子的全部,一個健全的人格、一個強壯的身體、一個聰明的大腦,纔是孩子最終安身立命的依仗。看看周圍,學習最好的未必是最有出息的,過得好的除了家庭以外,往往都是自己性格的原因。而且,只是關注學習而忽略其他,容易讓孩子的思想不健全,容易出現走極端的現象。

寧可欺負別人,也不要受欺負。很多家長害怕自己的孩子受到欺負,於是想方設法讓自己的孩子變得強勢,欺負別人也不要被別人欺負,只能佔便宜不能喫虧,把孩子弄得像個鬥雞一樣,學不會與周圍的孩子和睦相處。這種孩子,要麼可能會霸凌別人,要麼可能因爲沒有處理好與別人的關係遭到報復。

條件好就行,其他不用管。很多人爲了給孩子一個好的生活條件,連孩子的教育都不顧上,拋家舍業去賺錢,讓自己的孩子成爲了“留守兒童”。這些人雖然給了孩子好一些的生活條件,但因爲家庭教育的缺失,從教育的角度而言,可以說是在讓孩子“自生自滅”。性格好的孩子可以向着好的方向發展,性格內向或者遇到傷害的孩子,他們成長卻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爲人父母,最爲重要的就是讓自己的孩子過上健康、快樂的生活,但這絕不是僅僅物質保障就可以,也不是無限度的去溺愛,更不是強制孩子去做自己爲他們好的事情。

一個嬰兒尚且有自己的意識,更何況幾歲十幾歲的孩子。我們除了給予孩子物質保障外,更要關注他們的內心生活,不能總是不管他們的想法去安排事情,而是要去了解他們,引導他們,讓他們不僅有豐富的物質條件,更有豐富的精神世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