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蛆,又名韭菜遲眼蕈蚊,是蔥蒜類蔬菜的主要害蟲之一,主要爲害韭菜、大蔥、洋蔥、小蔥、大蒜等百合科蔬菜,也爲害萵苣、青菜、芹菜等,以幼蟲聚集在韭菜地下部的鱗莖和柔嫩的莖部爲害。

初孵幼蟲先爲害韭菜葉鞘基部和鱗莖的上端。春、秋兩季主要爲害韭菜的幼莖引起腐爛,使韭葉枯黃而死。夏季幼蟲向下活動蛀入鱗莖,重者鱗莖腐爛,整墩韭菜死亡。

爲了篩選防治韭蛆的高效農藥,選擇2%氯氟·噻蟲胺顆粒劑(1%高效氯氟氰菊酯+1%噻蟲胺)對韭菜韭蛆進行了田間藥效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①供試農藥

2%氯氟·噻蟲胺顆粒劑,海利爾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高效氯氟氰菊酯顆粒劑,海利爾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提供;0.5%噻蟲胺顆粒劑,海利爾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②供試作物

韭菜,品種爲農家自留種。

1.2 試驗設計

試驗於2017年4月在武漢市農業科學院蔬菜科學研究所藥效園進行。供試作物3 年前下種,試驗於前茬韭菜收割後14 天進行施藥,田間試蟲處於發生盛期,試驗田爲害較爲嚴重。

試驗設6個處理:處理1,2%氯氟·噻蟲胺顆粒劑2 000 g/667 ㎡;處理2,2%氯氟·噻蟲胺顆粒劑1 750 g/667 ㎡;處理3,2%氯氟·噻蟲胺顆粒劑1500 g/667 ㎡;

處理4,1%高效氯氟氰菊酯顆粒劑1 750 g/667 ㎡;處理5,0.5%噻蟲胺顆粒劑3 500 g/667 ㎡;處理6,以清水爲空白對照(CK),每個處理4次重複。

小區面積20 ㎡,每個處理面積80 ㎡,隨機區組設計。細土拌藥劑撒施植株周圍。

1.3 試驗方法

受害株率調查:以小區中心2行各10穴,統計每處理健株數與受害株數(以尖黃、軟、倒伏爲準)。

存活蟲口調查:藥前及最後一次調查在小區中心區刨出5穴(墩)韭菜,統計每處理鱗莖內外活蛆數。

用藥前基數調查,用藥後3、7、14、21 天共5次調查。

1.4 藥效計算方法

計算蟲口減退率和校正防效。蟲口減退率(%)=(藥前蟲數-藥後蟲數)/藥前蟲數×100;防治效果(%)=(處理區蟲口減退率-空白區蟲口減退率)/(100-空白對照區蟲口減退率)×100;

被害株率(%)=受害株率/總株數×100;保苗效果(%)=(對照被害株率-處理被害株率)/對照被害株率×100。

採用SPSS軟件鄧肯氏新復極差(天MRT)法(p=0.05)對數據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由表1 可見,在有效成分用量爲2 000、1 750、1 500 g/667 ㎡條件下,2%氯氟·噻蟲胺顆粒劑對韭菜韭蛆具有良好的保苗效果與防治效果。

藥後3 天,2%氯氟·噻蟲胺顆粒劑2 000、1 750、1 500 g/667 ㎡防治韭蛆保苗效果分別爲69.32%、66.26%和62.37%;藥後7 天,3個處理的保苗效果分別爲75.61%、72.22%和68.86%;

藥後14 天,3個處理保苗效果分別爲85.67%、83.56%和76.93 %;藥後21 天,3個處理保苗效果均達到最高值,分別爲89.67%、86.32%和83.65%;藥後21 天,3個處理防治效果分別爲90.02%、87.18%和86.21%,說明2%氯氟·噻蟲胺顆粒劑在試驗條件下持效期可達21 天以上。

2%氯氟·噻蟲胺顆粒劑各處理的保苗效果隨單位面積用藥量和用藥時間提高而提高,且藥後3、7、14、21 天,3個處理之間均存在顯著差異;2%氯氟·噻蟲胺顆粒劑高用量處理(2 000 g/667 ㎡)各天防效與1%高效氯氟氰菊酯顆粒劑(1 750 g/667 ㎡)相比,差異不顯著;2%氯氟·噻蟲胺顆粒劑低用量處理(1 500 g/667 ㎡)各天防效與0.5%噻蟲胺顆粒劑(3 500 g/667 ㎡)相比,差異不顯著。

3 小結與討論

田間藥效試驗表明,2%氯氟·噻蟲胺顆粒劑對韭菜韭蛆具有良好的保苗效果與防治效果,持效期在21 天左右,田間有效成分推薦用量爲1 500~2 000 g/h㎡,施藥時應均勻、周到,21 天后視蟲情進行第2次用藥,建議與其他農藥輪用,可取得明顯防治效果。

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編號:2016YFD0201008)

劉小明(1965-),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昆蟲抗性研究及農藥試驗研究

E-mail:[email protected]

胡偵華(1972-),男,通訊作者,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十字花科蔬菜玉米新品種的開發與研究

想了解蔬菜栽培技術

信息來自《長江蔬菜》2019年4下刊

微刊 微商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