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很重要,努力也很重要

希望我的淺見能幫助你們少走彎路~

一、基本情況

我是應屆生,一戰,三跨中南大學文化傳播學(新聞傳播的學碩),我的初試總分410+分,政治80+分,英語一65+分,傳播學130+分,新聞學135+分。複試專業筆試135+分,專業面試90+分,英語面試85+分。初試和複試都是專業第一,目前目標院校擬錄取。

二、我的選擇

我是17年春節的時候,下定決心考研的,因爲本科專業是管理類的,所以首先考慮是考企業管理研究生。3月份的時候我買了李永樂的數學全書,也開始聽網課,做好了與數學親密接觸的準備。但是我從高中開始就是個數學渣,大學的經濟數學一般也是低分飄過,所以數學全書上第一頁的題我就看不懂了…最後結合我的興趣和能力(我擅長記、背和分析),我決定跨考新聞傳播研究生,這是我的第一次選擇。

第二次是選擇院校。我是一個比較戀家的人,在外讀書的四年裏,我的長假基本上都用來會回家了~所以我一開始就是在湖南範圍內選擇院校。另外又考慮到我是三跨生,在專業上不佔優勢,所以沒有選擇新傳專業競爭更激烈的湖大,選擇了理工類大學——中南大學。(這只是我個人規避風險的選擇,也有其他很多三跨考生考上傳統新傳名校的~)

第三次是選擇生活方式。10月份之前我住在自己宿舍,宿舍裏還有另一個同學考研,我們兩的作息有點不一樣,雖然協調了多次,但是兩人還是一般得1點過後才能上牀睡覺,入睡基本得2點了,我的生物鐘一般在6點左右就會叫醒我,就再也睡不着了。那個時候我開始背第二遍專業書了,但是一點也記不住,我發現我好像不是個適合熬夜的人。正好當時隔壁宿舍有同學去實習了,與她們商量過後就搬過去了(特別感謝她們~),之後的睡覺時間提前到了11點半到12點,每天快7小時(還有午睡半小時)的睡眠讓我第二天效率變高了,也能記住東西了~(所以效率比時長更重要的啦)

第四次是選擇學碩。中南的新傳學碩在17年沒有招生,所以當時定專業的時候我就選擇了專碩。18年的招生簡章上又有了學碩,並且專碩保送名額已經有了7個(往年一般收12人左右),並且中南還有個綜合選拔(在同等分數下可優先錄用),已經有了8個人,這大意是說我要和8個有外掛的同學去爭取5個名額T T,並且我的專業技能,比如評論、消息寫作等是個短板,所以雖然學碩的知識考得深,我還是在報名的最後一天改了報名信息,選擇了學碩

考研期間我大概經過了四次較大的選擇,每一次選擇其實我都是考量了我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來慎重作出的,比如我的數學不好、我是三跨生、我不適合熬夜、我擅長分析等等來做出的。因此,在這個定院校的3月,以及未來的8個多月裏,我希望19級的你們要綜合考量自己的能力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因爲每一次適合你的選擇都會讓你離考上目標院校更進一步。之前有位老師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我認爲選擇很重要,但努力也非常重要。

三、我的努力

1.複習時間線

2月下定決心考研

3月定院校、專業

3月至6月專業課(看第一遍專業書);英語(背單詞、每天2篇閱讀理解)

7月至8月專業課(整理背誦筆記);英語(看英語網課、背單詞)

8月至9月 專業課(背第一遍筆記);英語(第一遍真題、背單詞);政治(看精講精練、1000題)

9月至11月專業課(背第二、三遍筆記、寫業務課);英語(第二遍真題、背單詞);政治(大綱、風中勁草、時政)

11月至12月專業課(背第n遍筆記、模擬);英語(第三遍真題、作文、背單詞);政治(背時政、刷選擇題、分析題答題思路)

12月至考試專業課(背筆記、模擬、複習);英語(適當模擬、作文、複習)政治(刷選擇題、背大題預測、複習)

2.政治複習

我的政治83分,選擇題42分左右,主觀題41分左右。複試專業面試的時候老師還叫我分享經驗來着,希望我的經驗能對你們有點幫助~

我是一名文科生,高中時文綜就不錯。政治是從8月初開始複習的,那時候每天用一個小時左右看肖秀榮老師的《精講精練》(不看時政和當代),然後做1000題,大概用了一個月左右,也會看網課,但不是所有的章節都看,我當時挑了馬原的政治經濟學(推薦阮曄老師的課)和近代史的部分章節(推薦徐濤老師的課),來配合《精講精練》服用效果更好~

後來9月多出了新大綱(沒時間可看老師出的新大綱補充材料),我買了一本,每天2章來看,挑了一些難記的知識點在筆記本上抄了下來,這個時候大概花了3周左右。100天的時候,我加入了一個公衆號的政治公益訓練營,每天的早中晚都會有推送一個章節的語音,可以在喫飯的時候聽,然後還有配套的十幾道題,都可以把碎片時間利用起來~

然後10月初《風中勁草》發貨了,邊看大綱邊背了一遍,大概花了一個月。《風中勁草》中一些知識總結比較好用,知識點的顏色標的比較豐富,但是新大綱上一些比較新的知識點沒有。10月下旬的時候開完十九大,我還打印了報告原文,讀了2遍。

11月的時候,我把政治學習時間延長到了每天兩個半小時左右。這個時候肖秀榮的《知識點提要》(這個和《風中勁草》可二選一)、《時政》、《考點預測》啥的都出來了,可以開始背了,並且一些預測卷也開始出了,我當時買了市面上所有比較好預測卷,狂刷選擇題,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次發燒了,躺在牀上還刷了兩套選擇題~做了之後最重要的是要將考到的知識點記下來,可以將難記、易混的知識點記在筆記本上。11月下旬的時候,我看了腿姐的網課,學了些主觀題答題的套路,比如分點答、先套理論等等。12月的時候開始狂背主觀題的答題,徐濤的《20天20題》背了一遍、肖八2遍、蔣五2遍、肖四3遍(這個在進入考場前都要在背),最後三天的時候將之前刷過的選擇題解析重新看了一遍。

總結:我個人的看法是想考高分的同學,千萬不能迷信政治只要最後背某某資料就行,一定要儘早開始,先不說知識點多、散需要時間來記,並且後期的心態也非常重要,不慌不忙的學政治,對其他的科目也是有幫助的。參考書:肖秀榮全套(我肖大爺當之無愧的考研政治第一人,1000題要好好刷;肖八肖四一定要好好背,如果你的背誦時間不如我的充裕,主觀題別的書可以不背,這兩本一定要好好背,答應我);徐濤的《20天20題》和八套卷、蔣中挺的五套卷(主觀題可作爲補充)、任汝芬的四套卷(選擇題沒有解析)、米鵬的三套卷(題有點偏)、任燕翔的《主觀題應試寶典》和四套卷。

Tips:背主觀題的時候可能會覺得記不住,但是經過多天的薰陶,其實你已經會寫政治語言了,相信自己(敲黑板,不過肖四一定要背會,多背幾遍)~推薦關注【肖秀榮教授】的公衆號,乾貨超級多~

3.英語複習

我的英語打了69分(我一直覺得我的水平不止於此T T),也就不敢跟大家分享些什麼經驗了,就跟大家說說一些雷區吧。

11月中下旬的時候,我的每次模擬都能達到80多,現在回過頭想想,應該是12月在英語上花的時間安排的有點少(背政治和專業課了T T),所以11月積攢下來對英語的敏銳度降低了,導致分數不理想,我的看法是在12月的時候如果不能多花時間在英語上,至少也不能減少,保持英語做題的感覺很重要。

一定要留兩至三套在衝刺階段模擬!我做的英語真題是2003-2017年的,當時聽了一位老師說的不用留真題在考前模擬,所以在9月份第一遍做真題的時候就把它們全部做完了…後來發現做完了沒有檢測自己水平的方法,所以將11年至17年的在11月中下旬纔開始做第二遍,但是總歸是做過一遍的題,檢測效果沒有第一遍做來得好,所以,一定要留兩至三套做考前模擬,然後好好分析對錯!

還有一個本可以避免的雷區是在考場上。我考英語的時候,左前方坐了個愛抖腿的小夥伴,正好我的餘光可以看見,並且不是還有鞋子敲擊桌子的聲音,我當時寫英語的姿勢是用左手大拇指堵住耳朵,四指併攏捂住眼睛,做的非常艱難T T。答應我,你們如果在考場上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和監考老師反映!

4.專業課複習

我考的專業課一門是傳播學基礎理論,另一門是新聞學基礎理論。主要參考書目是郭慶光老師的《傳播學教程》和李良榮老師的《新聞學概論》。3月至6月,因爲大三下還有課,所以我只能用課餘時間看看專業書,在期末考試之前我就將兩本主要的專業課書看完一遍了,也看了一遍學長學姐的筆記。7月份的時候,我找了學姐給我講了這兩本專業書(因爲我之前沒有學過),我還用思維導圖畫了兩本書的脈絡,加深了對這兩本書中的理論的理解,理解之後我就開始整理自己的筆記了。從7月上旬到8月下旬,我都在整理專業課筆記。我在4月份的時候買過學長學姐的筆記,但是背誦起來不太容易,所以一定要花時間準備一版自己的筆記,多花點時間都沒關係,但最好在暑假裏就全部完成,有自己的筆記一來方便背誦,二是可以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見解。我建議準備電子版的筆記,因爲比較方便後期的修改,並且有的知識點也可以複製粘貼比較高效。我的筆記在9月下旬才最終定稿,有些名詞解釋我11月份還在改,小的改動可以在打印出來的文稿上用筆修改~

8月下旬的時候,我開始背誦專業課筆記了。第一遍花了20多天,之前我一直認爲我比較擅長背誦,但是真正開始背誦的時候,我感覺我的腦子瓦特了T T,第一遍什麼也沒記住…但是大家都是這樣的,這個階段急不得,萬事開頭難,以後會越來越好的~

第二遍專業課背誦我採取了抄寫的方式,有些難背的地方可以在草稿紙上寫下來,寫一遍可加深印象,也能讓自己更專注。

9月下旬,我開始練習評論、報道策劃和消息寫作,都是每週一篇,還增加了一個每日一題,每天自己找一個論述,限定30分鐘左右寫完,或者找一個比較難的知識點,總結成題目答案。同時也在進行專業課的背誦,這個時候專業課背誦要快一些了,週期大概是20天一遍。

10月我開始整理專題和熱點了。專題可以跟着公衆號的推文自己整理,也可以買一些熱點書,有很多類型,有按月分析的,也有的是全年熱點合集。我買的是《傳播學小王子》。這個時候的專業課背誦大概是半個月左右一遍,除了背誦。

11月我開始進行全真模擬,大概每週一次。我買了中南的歷年真題,然後會尋找三個小時的完整時間來認真做模擬,做完之後找學姐幫我分析,然後總結每次的優缺點(總結很重要,尤其在後期複習這些題目的時候很有用)。第一次做模擬的時候,名詞解釋和簡答題完全寫不全,時間也不夠,整份答卷可以說是慘不忍睹,但是,凡事都有第一次。記住,心態不能崩!穩住,我們能贏!這個時候的專業課背誦除了整本書背誦之外,可以安排重點章節多背誦,比如傳播學的第十二章的那些理論。

12月的時候,全真模擬繼續進行,但更重要的是複習和查漏補缺。我複習了之前的每日一題和全真模擬,這個時候總結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可以通過總結看出自己應該避免的缺點和可以繼續發揚的長處。敲黑板!每做一次題都要發揮它的作用,好好總結!這個時候的專業課背誦要抓大放小,不能因爲一些小細節壞了大局,比如實在記不住的時間、人名可以放下了,背書的速度要加快,可能一個星期、五天左右就能背完一遍。

公衆號:考研是一場信息戰,除了背誦專業課知識之外,也要好好利用能蒐集到的信息。比如可以找目標院校的學長學姐幫你輔導、瞭解院校信息;在新媒體時代(新傳答題套話之一),要好好利用新媒體,尤其是微信公衆號。

四、我的心態

考研前期我的心態一直不錯,看很多經驗貼說會有心態崩掉的時候,我一直覺得不會發生在我身上,但是,從10月份開始,我知道曾經的承諾因爲太年輕了T T。首先說說我的心態崩掉是怎麼回事。9月多的時候,我發現我報的中南的新傳專碩已經有7名保送的同學了,按照以往每年收12人來看,還有5個名額,但是中南有一個綜合選拔的項目,就是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選擇通過綜合選拔的同學,已經有8名同學已經通過了新傳專碩的綜合選拔,這就意味着我要和8名開外掛的同學去爭取5個名額,並且我還是雙非的三跨生。但是,18年新開了之前沒收的學碩,所以我一直就處於換不換專業和認爲自己考不上的狀態中,整個10月基本上每天都要被這兩個念頭折磨,有個時候感覺非常無望,揹着書都能哭出來,也總是打電話跟家裏人哭訴,不止一次的想過不考了。最後我還是在報名截止的最後一天,換成了學碩,雖然它招收人數、題目類型也都是未知,能不能考上更是未知。在考研過程中,心態會崩掉其實很正常,關鍵是要找到調節的方式。在考研前期,也就是暑假期間,我還會每個星期放半天的假,那半天就看看劇,喫點好喫的,或者是累的時候去跑跑步。暑假過後時間比較緊的時候,我也會每週給自己一次睡懶覺的時間,大概睡到8點左右,然後再每個月和室友出去喫一頓好喫的,記得決定換成學碩的那天晚上,我還和室友去看了電影《羞羞的鐵拳》。平常心態出現波動的時候也要學會找人傾訴,可以給朋友打個電話或者和家人視個頻。有些時候停下來也是一種前進~

考研這一路上我收穫了很多,可以說從去年3月到今年3月,我最有成就的事就是實現了當時立下的Flag。考研路可能會有點難,但我相信願意選擇的你們都是勇士,我希望在未來的幾個月裏不管可能遇到什麼樣的困難,你都不要忘記你當初決定踏上這條路時的初心,堅持下去。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不知不覺就說了這麼多,希望我的這些經歷能幫助到你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