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這裏,語言是決定性的載體,然而,它並不是惟一的——那些體現在生命肌體中的儀態、動作和姿勢也一樣賦予自然以蓬勃而豐富的生機,它們讓啞巴張開了嘴巴,瞎子睜開了眼睛。每一種風度在初降人間之時,都是洋溢着人類才智和愛意的舉止之一,而現在,在反反覆覆的學習、模仿之中,它們得到發展和定型,爲我們所用,成爲我們表達愛意和智慧的手法。

我們常常追問,大自然是從哪裏汲取勃勃生機的呢?顯然,是靈魂。它那一往無前的生機,得益於靈魂的恩澤。靈魂又是怎樣讓自然的生命之花怒放的呢?在這裏,也毫無祕密可言,它通過清澈流麗的語言把懵懂的自然從沉重的睡眠中喚醒,使它睜開新鮮、乾淨的眼睛。在這裏,語言是決定性的載體,然而,它並不是惟一的——那些體現在生命肌體中的儀態、動作和姿勢也一樣賦予自然以蓬勃而豐富的生機,它們讓啞巴張開了嘴巴,瞎子睜開了眼睛……簡單地說,它們化木訥爲靈秀,化腐朽爲神奇,它們是讓鍾靈毓秀的自然昇華的點睛之筆。

這種無聲而微妙的語言就是風度。它不是內容,而是有意味的形式。它告訴我們,生命是會“說話”的,它總會用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譬如說,一尊塑像沒有舌頭,可它要舌頭幹什麼呢?它根本就不需要舌頭;優美的舞臺造型也從來不需要用華麗的辭藻加以解說,那樣做只會畫蛇添足。

不錯,每一種祕密,自然都只透露一次,機會總是稍縱即逝。可是,造化賜福於人類,在人的身上,他無時無刻不在用自己的體態、身段、姿勢、臉龐、局部的面容和整個肌體的運行來透露乃至渲染自身的祕密。人類身上這種可以直觀的姿態或舉動源於肌體和意志的融合,我們把它叫做風度。

風度難道不就是思想嗎?難道不就是思想融入了手和腳,控制了言談和舉止這些身體的活動嗎?

我們知道,無論做什麼事情,即便是煮一隻雞蛋,都會有一種最好的途徑,而風度,就是爲人處世的適當方法。每一種風度在初降人間之時,都是洋溢着人類才智和愛意的舉止之一,而現在,在反反覆覆的學習、模仿之中,它們得到發展和定型,爲我們所用,成爲我們表達愛意和智慧的手法。最終,風度演變成一種絢爛的清漆,日常生活的每時每刻都在用它修飾自身,打扮着自己的每一個細節。

如果我們說風度僅僅限於表面的話,那麼,令清晨的草地顯得如此深邃而神祕的露珠,難道不也懸浮在表面上嗎?風度就像我們賴以安身立命的空氣一樣無處不在而強大,依靠它,人們互相感染着對方,塑造着對方。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