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以爲古時候的夫妻,是丈夫高高在上,妻子卑躬屈膝的,錯了,古人講究的夫妻之道可不是這樣。

相敬如賓

晉文公是春秋時期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的弟弟晉惠公的老師叫做郤芮。晉惠公去世後晉文公回國執政,君位沒有讓惠公的兒子坐,侍奉晉惠公的郤芮因害怕遭到晉文公的迫害,就和另一個老臣密謀殺害晉文公,但是沒成功。郤芮二人被處死,他們的家族也因此被貶爲平民。

一天,晉文公的大臣臼季奉命外出,路過冀這個地方的時候,見到一個年輕男子在農地裏鋤草,臼季認識這個人,是郤芮的兒子郤缺。

這時郤缺的妻子把午飯送到了田頭,只見做妻子的雙手捧飯,恭恭敬敬地遞給丈夫;做丈夫的則莊重地接過飯食,先畢恭畢敬地祝告,感謝上蒼的恩賜,然後開始喫飯。

郤缺用餐的時候,他的妻子就侍立在一側,恭敬地等候着他喫完,然後收拾餐具器什。過程中,兩個人彼此像客人一樣端莊有禮。

相敬如賓,是相敬到如同賓客一樣,保持距離、涇渭分明嗎?當然不是,相敬如賓,是妻子敬慕丈夫,丈夫珍惜妻子。我尊你如山,你惜我如珠,那是道

臼季回到宮中覆命,向晉文公鄭重推薦了郤缺,說:“尊重他人,是德行的典型表現。能夠尊重他人的人,就必定是有德行的。請君王任用他。”晉文公有些不放心,畢竟他的父親是郤芮,但還是任用了郤缺。晉文公任命郤缺爲下軍大夫。

晉襄公時期,郤缺在箕地的戰爭中立了大軍功,凱旋歸來,晉襄公將冀地賜予郤缺。臼季也因推舉郤缺的功勞,得到第二等的獎賞。

郤缺後來成爲晉國的重臣,代趙盾爲政,諡成子。郤缺也是天下冀姓的先祖。我尊你如山,你惜我如珠,那是道

有一個成語:相敬如賓,說的就是郤缺和妻子互相尊重的故事。

有時候人們會誤以爲兩個人關係好,就是相敬如賓,可能是不知道其中的典故,幾千年來,它是夫妻之間最高境界的代名詞。

相敬如賓,是相敬到如同賓客一樣,保持距離、涇渭分明嗎?當然不是,相敬如賓,是妻子敬慕丈夫,丈夫珍惜妻子。

張敞畫眉

漢朝時發生過一件彈劾案,影響後世深遠。京兆尹張敞,才幹出衆,政績昭著。尹張敞因每日爲妻子描畫眉毛,被人誤以爲他沉湎於閨房之樂,遭到同僚的側目,有人因此在皇帝面前奏了他一本。

其實,張敞與妻子本是鄰居,幼時的張敞十分頑皮,玩耍時擲石子傷了妻子的面部眉毛處,使她破了相。張敞長大後非常內疚,聽說妻子因爲破相而姻緣難覓,就上門提親,與她結爲了夫妻。

張敞與妻子本是鄰居,幼時的張敞十分頑皮,玩耍時擲石子傷了妻子的面部眉毛處,使她破了相。張敞妻子眉部的傷疤影響了她的容顏,張敞因此自己動手,每天親自爲妻子描眉遮蓋傷處。一來二去,練就了一首好技術,據說他畫的眉毛栩栩如生。

一個身負使命的地方官員,耽於閨房帷帳,是十分有辱士大夫身份的。爲此漢宣帝親自過問,瞭解情況後便不再追究了。張敞爲妻子畫眉的故事,也廣傳開來,留傳至今。我尊你如山,你惜我如珠,那是道

讓我們以人人熟悉的孔老夫子的話來做結尾:

有一天,魯國的國君魯哀公和孔子聊天,說到了這個話題,孔子說:“過去的堯舜禹三代聖王,他們當政的時候,必定尊重妻子,遵循夫婦之道。因爲和妻子的關係是親情關係中最主要的,怎麼可以不尊重她呢?”

這篇談話收錄在《禮記∙哀公問》中,原文是:“昔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其妻也有道。妻也者,親之主也,敢不敬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