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曹操對夏侯惇敬重有加。夏侯惇能得到曹操的敬重,除了作戰勇猛,還有兩個更加重要的原因。

三國時期,曹操手下有夏侯淵、張遼、張郃、曹仁、徐晃等能征善戰的將領,可謂猛將如雲。不過,這些將領再如何能征善戰,在曹操眼中,他們都只是臣下而已,唯有夏侯惇一人,曹操對其十分敬重,不敢把他視爲臣下。


曹操手下猛將如雲,何以唯獨敬重夏侯惇,不敢將其爲部下


一、曹操對夏侯惇敬重有加

曹操被封爲魏王以後,他的部下將領們全都接受了魏的官號,只有夏侯惇仍然保留漢朝的官號。爲了表達自己忠於曹操、忠於魏,夏侯惇特地上書曹操,請求擔任魏官。曹操卻言辭懇切地對夏侯惇說:“吾聞太上師臣,其次友臣。夫臣者,貴德之人也,區區之魏,而臣足以屈君乎?”

通過這話,我們可以清楚看出曹操對夏侯惇的敬重,他之所以沒有讓夏侯惇受封魏的官號,而讓夏侯惇保留漢的官號,正是因爲他沒有把夏侯惇當作如張遼、徐晃等人一樣看待,理所當然地把夏侯惇視爲自己的臣子,而是把夏侯惇視爲漢朝同僚,是能與自己平起平坐的人。

不僅如此,曹操還在行動上表達了對夏侯惇的敬重。

建安二十二年,曹操親率大軍征伐東吳,後因孫權有所準備,曹操率軍撤回,留下夏侯惇統領曹仁、張遼等二十六支部隊駐守居巢防衛孫權(此時的夏侯惇,實際上相當於曹軍的總司令),並賜給夏侯惇許多能歌善舞的樂伎、藝伎。夏侯惇起先不願接受,曹操下令說:“魏絳憑着與戎修好的功勞,尚且能夠享受鐘磬之樂,何況將軍您呢!”

建安二十四年,曹操駐軍摩陂,指揮徐晃、于禁等人與關羽作戰。間隙,曹操經常與夏侯惇同乘一輛車。他還特意吩咐左右警衛,夏侯惇可以不經通傳自由進入自己的臥室。“特見親重”、“諸將莫得比也”。

那麼,曹操爲何如此敬重夏侯惇,不敢將夏侯惇視爲部下呢?


曹操手下猛將如雲,何以唯獨敬重夏侯惇,不敢將其爲部下


二、夏侯惇得到曹操敬重的原因

夏侯惇,字元讓,是三國時期有名的猛將。自曹操起兵征討黃巾軍之日起,夏侯惇就作爲曹操最得力的夥伴,與曹操同生死共進退,南征北戰,無所畏懼。

漢獻帝興平元年,曹操二徵徐州牧陶謙,不料,張邈、陳宮等卻趁機迎接呂布入兗州,背叛曹操。當時,曹操的家眷都在鄄城,且鄄城城內有許多官員、豪族內外勾連,也準備背叛曹操。因此,負責守衛鄄城的荀彧急調在濮陽的夏侯惇(時任東郡太守)前往鄄城支援。夏侯惇當機立斷,立刻率部趕到鄄城,當天夜裏,就誅殺了幾十個參與叛變陰謀的官員,鄄城的情勢才穩定下來,從而保住了曹操最重要的根據地,併爲曹操從徐州趕回平定兗州之亂爭取了時間。

曹操趕回兗州後,夏侯惇又追隨曹操與呂布作戰。在一次戰鬥中,夏侯惇的左眼不幸被流矢射中,從此成了“獨眼龍”,被稱作“盲夏侯”。不過,他的勇猛之名也因此更甚從前。

其後,夏侯惇又先後追隨曹操戰勝袁紹、攻破鄴城、平定河東叛亂、征討漢中張魯、東吳孫權等,立下不少戰功。但實事求是地說,夏侯惇作戰雖然勇猛,卻並沒有特別值得大書特書的戰例。相反,他還曾因爲中計而先後被呂布、高順和劉備打敗過。

也就是說,如果夏侯惇僅僅是一員猛將,並不值得曹操對他如此敬重。因爲在曹操手下,作戰勇猛的絕不僅僅只有夏侯惇一人。夏侯惇能得到曹操的敬重,除了作戰勇猛,還有兩個更加重要的原因。


曹操手下猛將如雲,何以唯獨敬重夏侯惇,不敢將其爲部下


1、從身世地位來看,夏侯惇與曹操相當。

大家都知道,曹操西漢開國功臣曹參的後代。當初劉邦在沛縣起兵反秦時,曹參便一直追隨劉邦,身經百戰,屢建戰功,先後攻下二國和一百二十二個縣。此外,曹參還是繼蕭何之後,西漢的第二位相國,史稱“曹相國”,我們常說的“蕭規曹隨”便出自此處。

總之,曹操的祖上曹參是一位很厲害的角色。那麼,夏侯惇又是誰的後代呢?

夏侯惇是夏侯嬰的後代。與曹參一樣,夏侯嬰也是西漢的開國功臣,也是劉邦最早的追隨者,也是身經百戰,屢建戰功。此外,夏侯嬰還曾替劉邦扛罪、救下韓信並把韓信推薦給蕭何、力勸劉邦救下後來的漢惠帝和魯元公主等,所以,若論與劉邦的親密關係,夏侯嬰比曹參,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曹操手下猛將如雲,何以唯獨敬重夏侯惇,不敢將其爲部下


2、夏侯惇的品德操守令曹操肅然起敬

夏侯惇雖是一員武將,卻十分尊重老師。十四歲那年,有人羞辱他的老師,他便怒而將那人殺死。後來,夏侯惇身在行伍,軍務繁忙,卻仍然不忘經常向老師請教、學習,並經常親自迎送其師。

夏侯惇還是一位清廉愛民之人。他從不治產業,但有餘財,就分施給身邊的其他人。在他擔任陳留、濟陰太守時,有一年大旱,出現蝗災,百姓困苦。夏侯惇親自率領部下截斷太壽水,使之形成一個池塘,後又親自與普通士兵一起挑土,率領士兵種稻耕田,從而避過了缺糧的危險,也讓境內老百姓皆受益。

對於此事,清朝文學家袁守定稱讚說:“凡有急事用民力,以身先之,亦鼓舞民氣之一道,夏侯惇爲陳留太守,大旱蝗起,惇乃斷太壽水作陂,身自負土,率將士勸種稻。民賴其利。”

在亂世之中,夏侯惇還能保持一顆赤子之心,尊師愛民,不貪財好色,確實十分難得。

總之,夏侯惇不僅在身世背景上與曹操相當,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爲人品德與操守,也令曹操感佩不已。正因爲此,所以夏侯惇纔會得到曹操的敬重,令曹操不敢將其視爲部下,而是將其視爲能與自己平起平坐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