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還是放棄?這是一個問題。

最近,看過一個電影。于謙主演的,《老師·好》。

一下子勾起了青春的回憶。

電影,講的是高中時候的故事,班主任苗宛秋,如何和班裏的孩子們鬥智鬥勇。師生之間,又是如何握手言和,亦師亦友。

“那不就是我們班嗎?”很多觀衆都有這樣的錯覺,恍若回到了那段青蔥歲月。

學霸,校花,學渣,校草,幫派……

電影裏有一個情節,記憶猶新。就是,班主任苗宛秋的自行車丟了,全班學生溜出課堂,連夜尋找。

終於,把自行車找回來了。

孩子們策劃了一個莊嚴的儀式,像是爲一個國王加冕一般,把這輛自行車完璧歸趙。

可是,這一幕,讓班主任苗宛秋大發雷霆。

“胡鬧,爲了一輛自行車,你就忍心浪費這麼大好的寶貴時間嗎?”苗宛秋髮火了。

他說:

你們是畢業班,你們現在應該玩兒命地衝刺!

苗宛秋的內心是複雜的,欣慰和憤怒交加。學生的舉動讓他暖心,但又不忍心,看他們把青春浪費在無意義的事情上。

然而,什麼樣的堅持,纔是有意義的呢?

什麼樣的堅持,纔不是虛度了青春?

瑞達法考的一個粉絲問我,考了10年,都沒過法考,還要不要堅持?

再堅持下去,是不是虛度光陰?

這個問題,我們在 @瑞達法考教育 的微博上發起了調查,在200多個參與調查的粉絲中,得到的結果是:

近56%的人都認爲,放棄太可惜,應該繼續堅持下去!

法考10年沒過,要繼續堅持嗎?

瑞達法考理論法獨家講師 @理論法宋光明 老師,則引用美國聯邦大法官霍姆斯的說法,

認爲,法律的生命,從來都不在邏輯,而在於經驗。

“法律職業,是一門越老越喫香的職業。”宋光明老師認爲,如果有志於法律行業,任何時候進入這個行業,都不算晚。

當然,在我們發起的這次調查中,也有不少小夥伴認爲,不應該再堅持了。

法考10年沒過,要繼續堅持嗎?

反對派認爲,十年都沒考過,一定是不適合這行,建議放棄,另謀他路。

因爲,中年人都要賺錢養家,在自己的工作領域,或許還有更大的發展機會呢。

法考10年沒過,要繼續堅持嗎?

一個人有一個人的特長,

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哀傷。

前一段時間,一個朋友從美國留學回來,進入律所工作了。

他說,在美國,本科是沒有法學專業的,只有碩士纔開設法學專業。

這足以表明,法學,真的不只是一門學科而已——法律的生命,不在於邏輯,而在於經驗。

這兩年,身邊越來越多的媒體朋友轉行做律師了。

他們學習瑞達法考的課程,陸續拿到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從原來的新聞崗位上退下來,匯入法律職業大潮。

不敢說前途一片光明。但,前程一定不差。

媒體生涯,積累了足夠的社會經驗。這,對他們而言,是個加分項。

他們,是法律新鮮人。但,他們都已經是中年人了。個個頂着30+的年齡,甚至40+的年齡。

他們打破了年齡的邊界,毫不畏懼。

所以,你問我,10年法考都沒過,到底該不該再堅持了?

我只能告訴你,在瑞達法考的面授班裏,還有年過半百的學員呢。他們已經活到了人生邊兒上,依然沒有放下求知慾。

回到那部電影,《老師·好》。

班主任苗宛秋,狠狠地批評了他的學生,恨他們太不珍愛自己的時間,把時間浪費在了不值得的事情上。

可多年以後,如果把人生這部電影倒帶回放,你會發現:

正是那些看起來不太值得的事情,才豐盈了我們的人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