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时候有一种剧毒,名为“鸩毒”,大家都知道有一个成语叫做“饮鸩止渴”,说的就是这种毒。在古代,人们经常会用毒酒杀人,而这种毒酒的最主要原料就是鸩毒。但是,鸩毒到了后来就消失了,砒霜则代替它变成了一种更常见的毒药。那么,鸩毒为什么会消失呢?

鸩毒是从一种名为“鸩”的毒鸟的身体里提取出来的。根据古籍上的记载,“鸩”是一种像鹰一样大的鸟,这种鸟以毒蛇为食物,它的排泄物可以让石头腐烂,它饮水的地方没有动物能够活命。其实正因为鸩的食物是毒蛇,所以时间久了,它的体内也开始充满了毒素。古人发现了这种带有剧毒的鸩之后,便开始抓捕这种毒鸟,并通过将它们的羽毛浸泡在酒中的方法来制作鸩酒。

大家都知道吕雉是一个十分狠毒的皇后,而她更是善用鸩酒的个中高手。刘盈继位之后,吕雉为保其帝位,于是将刘如意骗到了长安,她杀害刘如意的毒酒就是鸩酒。

王莽当时杀害汉平帝刘衎的时候用的也是鸩酒,刘衎饮酒的时候并没有发现此酒有何异象,等到酒饮尽时,他的生命也到了尽头。

春秋时,鸩酒也是一种十分“风靡”的毒酒。晋献公的妃子骊姬曾计划用鸩酒杀害太子申生,被晋献公察觉,才救了申生一命,而秦国的吕不韦就是饮鸩自杀。据说鸩酒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毒酒,这种毒酒转瞬之间就能够夺人性命,但是喝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感觉,只是喉间有被烫了一下的感觉,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古人自杀的时候喜欢用鸩酒的原因吧,这种没有什么痛苦的死法,对于求死之人来说或许真的是十分“温柔”了。

不过,随着时间流逝,杀伤性巨大的鸩毒已经渐渐消失,取代此毒物的东西则成为了砒霜。而鸩毒消失的原因大概有这样三个。

首先就是鸩鸟的灭绝。由于鸩鸟可以制毒,在古代,这种鸟通常可以卖出一个不错的价钱。毕竟一杯鸩酒可以换一条人命,有如此威力的鸩鸟又怎么可能有价无市呢。所以,贩卖鸩鸟也就成了一些人获取财富的重要商机。但是,鸩鸟并不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鸟,由于数量稀少,繁殖不易,所以鸩鸟便在人们的大肆捕杀下消失了。

第二种原因就是鸩鸟在漫长时间中逐渐进化。鸩鸟也并不是都以捕杀毒蛇为生的,所以有的鸩鸟其实是没有毒性的。这两种鸩鸟在外形上也有所区分,久而久之,捕杀毒蛇,带有剧毒的鸩鸟就逐渐消失,而没有剧毒的鸩鸟就活了下来,为了生存,鸩鸟的基因就开始逐渐进化,最后能够生存的鸩鸟也就不再具有毒性了。

最后就是制作鸩毒的难度较大。鸩鸟是一种毒鸟,它的毒性遍布全身,就连它呼出的空气甚至都带有毒性。所以,当人们在捕杀鸩鸟和制作鸩毒的时候,很可能自己的命先丢了。在这种情况下,来自矿物质之中的砒霜既然功效和鸩毒相类似,又不会伤害到自己,制作起来也更简单,所以就渐渐取代了鸩毒。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