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3524 字 | 阅读需要 6 分钟

继11月阿里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之后,再次对新零售生态矩阵进行升级调整。易果将此前负责的猫超生鲜运营转交给盒马,并与盒马深化合作,进一步打通线上线下,加速建设和升级生鲜供应链体系,推进阿里生鲜全链能力升级。

易果将专注为包括盒马、大润发、猫超生鲜、饿了么在内的阿里生态单位进行赋能,强化其数字驱动的生鲜全产业链协作平台的定位。盒马则将为更多消费者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优质生鲜产品和服务。

此举意味着,易果基本退出任何直面消费者的交易业务,从此以后,将偏向做中国生鲜上游端供应商的一份子,专注经营他们最近几年布局的生鲜一头一尾业务,上游端的云象供应链、下游履约端的安鲜达冷链物流。

看来,阿里生鲜的双引擎开始变得更加明确了:代表阿里生鲜赋能的是易果,将全力聚焦to B,代表阿里卖货的是盒马将全力聚焦to C。

在生鲜领域阿里业务重新布局已经开始,今天兽哥就跟大家解析:阿里调整生鲜业务背后的意义;易果有何优势能被阿里如此看重;易果未来将走向何方。


阿里为何将易果to B盒马to C


近几年生鲜电商呈现爆发式增长,2017年中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约为1391.3亿元,同比增长59.7%。但伴随着高增长,生鲜电商市场渗透率却不到2%,“倒闭潮”也随之而来,本来便利、优菜网、鲜品会都成了先烈。

(数据来源:亿欧网)

这时人们才发现生鲜电商的痛点是:供应链和物流配送等后端能力。于是生鲜零售企业开始追求配送的快速,一小时内送货上门成为了主打。但不幸的是,大家依旧在亏损的泥潭里挣扎,货损率、冷链配送不完善等问题依旧没有解决。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生鲜市场规模超4万亿,但农贸市场仍然是满足食材需求的主要采购渠道,占生鲜总体规模的73%,生鲜电商现在不过2000亿,占比在2%到3%。另外,我国生鲜损耗率非常高,果蔬损耗率为15%,肉类为8%,水产品为10%,而发达国家平均仅为5%。

(数据来源:产业信息网)

以上问题总结起来即为:生鲜标准化程度低、损耗率高、行业分散、供应链难度大,使得生鲜电商行业成为互联网和数字化升级的难点。

若结合天猫超市事业群的成立,以及对易果在未来生鲜供应链方面的定位,不难看出,此次调整阿里考虑了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解决阿里体系内几条业务线重合的问题。仅就生鲜来说,易果代为运营的天猫超市生鲜频道,确实与以生鲜起家的盒马,有一些业务上的重复建设。虽然彼此客群和消费场景有所不同,然而后端供应链却仍然存在重复建设。将易果定位为纯to阿里的B端服务型公司,是此次架构调整在业务端的主要体现。

第二,在to C端重新整合资源。不仅强化了淘鲜达、天猫超市的流量出口,更强调资源的统一调度,提高销售端的集约化程度。

此前,盒马鲜生在武汉建立辐射全国的新零售供应链中心,本次又调整易果业务使其发挥在生鲜供应链和物流上的优势,服务盒马等商超,阿里为何在生鲜供应链上下这么大工夫呢?

之前,商超行业普遍认同永辉在生鲜供应链中的做法,自建采购团队,形成生鲜从生产到销售的闭环,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鲜损耗率(达到3%)。但永辉的模式不符合盒马,这是因为永辉80%左右来自国内自采,而盒马进口产品比例较多。另外,阿里在零售和采购端一直有中台化管理思维,各子集系统之间本就是统一整体,互为配合,提高整体效率。

综上所述,阿里需要对生鲜运营元素进行统一分工,用阿里零售能量推动销售端集中化,再用易果来加快供应链端的聚焦程度,这可视为阿里对生鲜零售的破题之举。


易果扛起阿里生鲜供应链的优势


易果从2005年做生鲜,他们他们做过网站,开过淘宝,做过APP,经过了那么多坑之后,他最终发现,生鲜电商的痛点,其实在生鲜而不在电商,易果应该更专注于生鲜,专注于供应链和配送。

所以,易果在2015年率先做出转型升级,先是把冷链业务独立出来,成立安鲜达,后来又把供应链业务独立出来成立云象供应链,这两个业务,也全部开放给其他终端,易果的目的,就是要打造服务于B端的开放平台。而在门店层面,易果也越来越走向幕后。

思路走通之后,易果在连续三年里,完成了四轮融资,而阿里也连续跟投。阿里之所以如此看重易果,是因为易果在以下三个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第一是采购能力强。安鲜达、云象供应链以及易果新零售已经是易果的三大业务,其中前面两大业务分别主攻冷链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两大部分,从业务分布看,易果在相当长时间内已经进入了向to B端转移的工作。

再看云象供应链,易果方面公开的数据显示,依托于云象供应链采购将覆盖全球6大洲39个国家和地区以及147个产地,每天计划采购量达到1500吨,覆盖4000个生鲜SKU。

第二是服务能力强。对于生鲜零售来说,供应链是决胜的关键,其既关系到集采,也为零售渠道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易果不惜重金打造的生鲜物流体系安鲜达,目前已经拥有15城24个物流基地,覆盖310个城市地区,覆盖度很高。另外,安鲜达已经形成从冷链仓储到终端配送、社区网点的综合冷链物流企业,这也是阿里在冷链物流布局中最重要的一支力量,是之后盘活整个超市生态的主要元素。

第三是标准化、模块化合作。冷链体系之外,易果也在推进生鲜标准化。12月18日,易果集团在行业率先推出基于消费者订单的全链路可追溯体系,通过基础设施落地、上下游合作伙伴数据、系统打通,完成可追溯链条的数字化、透明化。可追溯背后,是易果进一步在生鲜行业建立标准的决心。

最终,易果把自己的生鲜能力标准化、模块化之后,就形成了生鲜云,就跟阿里云一样,生鲜也能形成云服务,具体模块包括:商品采购、冷链仓储、客服、物流配送、品类规划、大数据、市场营销、IT支持、包装加工等。

所以易果上游的云象供应链业务,和下游端负责履约业务的安鲜达冷链物流,正是阿里所需的,也是面对生鲜大决战的坚实力量。


全面to B的易果走向下个新高地


互联网巨头们对下半场的理解在to B上是最默契的。易果在to B有13年的发展史,甚至比一些互联网巨头还要专一,本次阿里调整易果和盒马的定位,对易果来说会带来三个好处:

第一,专一发展生鲜产业供应链,打造竞争壁垒。本次调整后,易果将有更多机会和时间去探索和实践生鲜to B的很多设想。长远来看,本来就定位于行业赋能平台的易果集团,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是必然能更好更快地做出成果的。

第二,获得生鲜产业的红利。所谓生鲜的产业化红利,主要还是来自于供应链企业的改革和升级需求,比如农产品公司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农产品采购的效率提升等。易果生鲜产业的to B能力,即是全面的,又是生态化的。而这样的能力,是生鲜产业升级的必需。这意味着,伴随着生鲜产业走向全方位量变和质变的进化阶段,易果在其中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在技术和物流方面。

第三,易果在阿里内部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首先从阿里整个大的新零售生态战略布局来看,to B是未来的一个发展重点,负责生鲜to B的易果,显然正在成为阿里的一张新零售王牌,而且随着易果的不断成长,这张王牌的杀伤力也会越来越强。

其次从易果集团的功能来看,此前易果集团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的重要生鲜赋能方。调整之后的易果在供应链效率和成本等方面必然会不断优化。因此,它的多方面升级同时也会让B端合作者们降低成本

所以,全面to B的易果,在阿里的新零售生态内,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想必这也是阿里希望看到的,因为to B和生鲜都是必争之地,早一步建成生鲜B端的强大生态,在未来零售的博弈中,就能先下一城,甚至坐拥大片江山。

生鲜电商在波折中走过了10多年,现在大巨头小门店线上线下都已入局,未来两年,必然有一场生鲜零售的大决战,阿里在这个时候提前布局,把前端的交给盒马,把后端交给易果,不是偶然,这是在拉开生鲜大战的决战序幕。


今日话题:
你经常在网上购买生鲜产品吗?
(在评论区留下你精彩的评论吧👇)


你们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