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娼妓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倚門賣笑的青樓女子,然而在現實中,其實也有男人做娼妓的。只不過在古代大家非常隱晦不明說而已。在古代人看來,男子爲娼似乎更加恥辱,覺得這是對男性尊嚴的一種踐踏。

那麼男妓到底是因何而來的呢?最早的時候男人做娼妓是針對那些有錢的貴婦人的,據說在南北朝時期,山陰公主就給她的皇帝哥哥說:”我們倆都是父皇的孩子,爲啥你就可以三宮六院,而我就只能有一個駙馬?這也太不公平了吧!”皇帝一聽,非常有理,就給妹妹選了幾十個男人供她玩樂。

後來在唐朝的時候,武則天的後宮就差不多也有三千男子供其淫樂,她女兒太平公主亦是如此。當然男妓的服務對象不僅僅是貴婦,還有的是爲那些權貴中的男人準備的,古代男子也有同性戀,因此有需求就有市場,出現這些男妓也不意外,有的人把這些男妓也叫男色、孌童男寵等,古代人對同性戀還有一個專門的名字就是斷袖,聽起來比較文雅。

這種情況到了明朝和清朝時期,這種風氣更加興盛,特別是在我國南方的廣東、福建地區,非常流行。當時男人之間稱之爲契哥契弟。清朝有一條法律明文規定,戲子的後代中被逼做娼妓的男人不能參加科舉考試,說明當時這種現象非常的盛行。

古代也有那種男女通殺型的男人,例如宋朝的宋徽宗趙佶,他的大臣爲了取悅他,基本上都充當男妓的角色。古代時候的男妓其實是非常普遍的,他們不僅僅服務於女人,也爲男人服務。

這不僅僅是在上流社會盛行,民間也同樣如此。男色的流行不僅讓我們感嘆,古代人還真的挺任性,挺會玩。

到了現代社會,我們現在對男妓又有了新的命名,例如牛郎、鴨子等等,也不知道到底是爲什麼。難道是爲了和女人做妓女被稱之爲雞有關?不管名字怎麼變化,其實質是一樣的,無外乎男男女女之間的那些事而已,換湯不換藥。

在大家的印象中或者是史書的記載中,古人似乎就是迂腐或者落後的代名詞,然而在這個方面,似乎完全相反。只不過別人是說了再做,而古代人是做了也不說而已,你覺得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