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四大菩薩中“大智”的象徵 佛陀對文殊菩薩的讚美

葉蘭慧

文殊菩薩,又稱文殊師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薩,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文殊菩薩是佛陀的大弟子,智慧,辯才第一,爲衆菩薩之首,象徵佛陀智慧的菩薩,稱“大智”。

在中國,他和觀音“大悲”、地藏“大願”、普賢“大行”並稱四大菩薩。文殊菩薩的道場在山西五臺山,也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無數信徒心中嚮往的聖地。

據《文殊師利般涅槃經》載:文殊菩薩爲印度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之子,生時屋宅化如蓮花,由其母之右脅出生,身紫金色。

出生即能言語,後詣諸仙人所求之出家法,因酬對者無,故至佛所出家學道,爲左脅侍。

在所有大菩薩中,他不只是四大菩薩中“大智”的象徵;事實上,他在過去世曾爲七佛之師以外,對釋尊也有教悔之誼。

據《法華經》記載,在很久很久以前,有日月燈明佛出世。其佛未出家時爲大國王,育有八子。當時,日月燈明佛座下有一位妙光菩薩,善能爲人演說妙法。

日月燈明佛圓寂後,八位王子皆拜妙光菩薩爲師。在妙光教化下,他們八人終於次第成佛。其最後成佛者,名燃燈佛。而燃燈佛,正是釋迦牟尼的本師。

那時的妙光菩薩,即是今日的文殊菩薩。故而,文殊乃是當今如來的九代之祖。

釋迦牟尼佛說:“文殊菩薩不但是我的師祖,也是我的老師。今我得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威神尊貴,度脫十方一切衆生,皆蒙文殊師利之恩。

所以,他是過去七佛之師。不但過去諸佛是文殊師利的弟子,現在十方世界世尊都是他的學生,未來所有當作佛者,亦是其威神恩力所致。

因爲,文殊師利是般若智慧的象徵。衆生非般若不能成就佛道,佛陀非智慧不能出現世問。故而,文殊師利妙吉祥菩薩,是三世覺母。”

《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亦說:‘爾時世尊,告金剛密跡菩薩言:我滅度後,於此瞻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振邦,其國有山號曰五頂,文殊童子,遊行居上,爲諸衆生,於中說法。’

而經所說清涼山及五頂山,即今中國山西五臺山。此山在五臺縣東北,離縣城一百二十里,五峯環抱,頂無森林,如壘土之合,因名五臺山。

地居邊境,寒冷異常,無炎暑之熱,又名清涼山。

《華嚴經 菩薩住處品》說:‘東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衆,於中止住。現有菩薩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衆,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