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謁墓後賦成七絕四首,惟以「紅拂女」或相關題材入畫之作,卻直待一九四四年方出現,中間相隔十年,未見有此題材作品登錄於公開數據中。時移家南美阿根廷,居曼多灑之暱燕樓,除間赴外遊,餘下時間埋首繪事,如寄夫人徐雯波的〈憶遠圖〉、寄義弟張目寒的〈移居圖〉、寄好友高嶺梅的工筆人物花卉等佳作,俱成於這段時期。

「紅拂女」題材出於唐代杜光庭傳奇〈虯髯客傳〉。她與李靖、虯髯客合稱「風塵三俠」,是後世不少文藝作品描述歌頌的對象。

一九三三年三月,大千先生赴湖南長沙旅遊訪友,遊蹤遍及南嶽衡山和衡陽等地。據本幅題詩所示,他曾順道往醴陵憑弔紅拂墓,詩中「淥江」即位於醴陸縣之淥水。謁墓後賦成七絕四首,惟以「紅拂女」或相關題材入畫之作,卻直待一九四四年方出現,中間相隔十年,未見有此題材作品登錄於公開數據中。

張大千《驚才絕豔》欣賞

張大千 驚才絕豔 135.2×57.5cm 1953年 香港蘇富比2013秋拍作品

先生擅寫仕女,無論古典娉婷、時裝豔姝,又或異國女子,諸般嫵媚嬌態都活現其筆下。獨闕英姿颯颯的俠女形象見於其畫中,紅拂女恐屬極少數之一。

他當年賦詩或因睹美人荒冢而生感慨。十年後圖之成畫,則可能感觸國事蜩螗,戰況告急,籍追懷巾幗英雌以慨嘆世無殺敵勇士,直如詩句「恨無俠骨有迴腸,如此山川愧欲死」所示。

張大千《驚才絕豔》欣賞

局部

張大千《驚才絕豔》欣賞

局部

張大千《驚才絕豔》欣賞

局部

張大千《驚才絕豔》欣賞

局部

張大千《驚才絕豔》欣賞

局部

本幅寫於一九五三年秋,與四四年本距約十載。時移家南美阿根廷,居曼多灑之暱燕樓,除間赴外遊,餘下時間埋首繪事,如寄夫人徐雯波的〈憶遠圖〉、寄義弟張目寒的〈移居圖〉、寄好友高嶺梅的工筆人物花卉等佳作,俱成於這段時期。複寫此本,雖雲於新環境得享自由,但塵氛未靖,其中寄寓之情恐又隨境遷而異。惟此屬其工筆創作巔峯時期,暫棲樂土而傾力成此寄懷之作,水平之高,自不待言。

請關注“藝享甜開”,在沒有擾到您的情況下,感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