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九寒冬再加上年關將至,

搞得人身體倦懶、思維遲鈍、精神渙散,

沒心思幹正經事只想着蜷在被窩,

做一名冬眠表演藝術家。

反正這個節骨眼再輸出科普我自己都看不進去,

就不如說點輕鬆愉快的。

推薦個遊戲。

WORLD OF GOO

中文名粘粘世界,是一款物理解謎遊戲,操作遊戲中的小生物“GOO”(就是下邊這一坨)搭建架子,跨越障礙,最後將盡可能多的“GOO”送入過關管道內。

由於遊戲極易上手,關於遊戲性的內容就不贅述了,我隨便找了一個試玩視頻你們感受一下。(視頻聲音有點大,注意調低音量)

一個遊戲和運動解剖有什麼關係呢?

對於基本瞭解過運動解剖知識的人來說,骨骼的結構、肌肉的起止點、關節的運動功能,或多或少都背過,但這些字面的東西落實到理解上時可能還是有些抽象。

就如同你在菜譜上學習一道菜,書面文字寫到“均勻翻動,炒至金黃”,字面意思你能理解,但你可能無法通過這段文字具體的知道鍋該燒多熱;翻動要多頻繁;黃到什麼程度叫金黃;整個過程大概要多久,等等瑣碎但切實的問題。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怎麼把抽象的信息具象化呢?

對於運動解剖知識而言,常見的方法是看解剖模型的動態演示,市面上也已經有很多具有動態模型的解剖軟件了。

但實際上,人體在運動中不可能和軟件中的動態圖一樣,只做特定關節、特定方向的運動,多關節配合運動和無數的運動角度就讓這種固定動作的動圖沒了實際應用場景。

但如果換個切入點考慮,先把全身幾百塊骨頭和肌肉放一邊,只是從基礎的力學角度去理解,在身體呈現不同姿態時,力是怎樣被承受、分擔的?

舉幾個例子。

運動解剖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受力分析往往是最重要的。

一個動作做出來,能不能符合預期的去加強目標肌羣?

負重加上後,怎樣控制姿態可以防止身體框架變形?

某個動作無法完成,是力量不夠還是控制出了問題?

這種情況的分析如果僅僅依靠書本上的圖文或解剖軟件的動圖可能都難以想明白。

在這款遊戲中,你可以看到一個縱軸結構是怎樣因爲配重不平衡而彎折的;

一個支撐平臺不夠大的框架是怎麼傾覆的;

一個懸臂結構是由於哪個薄弱點導致垮塌的。

當然這僅僅是個遊戲,製作設計的初衷和運動解剖完全沒有關係。

但這是一款優秀的遊戲,如果你有了一些書本上的死知識,通過它也許會激活這些知識,並且激活的不錯。

在這種動態的認知逐漸滲透進你的經驗裏後,你對於運動解剖知識的理解可能就更能活學活用了。

這款遊戲在主流手機應用商店和電腦遊戲購買平臺都可以買到,當然也有不花錢就能玩的資源,都是地球人,就不手把手演示怎麼找資源了。

我知道你在想啥,這不是廣告,沒收錢。

最後送上一個貼吧大神的自由建築作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