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貨主在夜市淘到的料子,

當時入手時皮殼打燈沒有什麼表現,

最終已8000的價格入手。

這塊小料子皮緊沙細,

貨主立馬找到師父切了一刀。

雖然原石皮殼較厚,

但裏面滿滿的都是肉,

並且色很美,

就是種水差了一點。

質地達到了糯冰種,

還帶着一些飄花。

把料子放在燈下觀看,

色澤濃郁、飄花自然。

接着開始切片,

一共切出來了9片。

其中兩塊在燈光下看,

能發現有裂,

不過只要在取牌時避開就行。

將外表皮殼全都去掉,

取出的掛件料非常完美,

沒有任何裂紋。

這樣一看,

上面的飄花就像湖中的水草一般,

碧綠、清爽、自然,

貨主最後決定,

將所有的料子都做成翡翠葉子掛件。

9塊片料一共出了13個掛件,

十分很壯觀,

並且每一塊都不一樣,

有着自己的特點。

翡翠葉子具有太多的美好,

也擁有許多的寓意,

更融入了翡翠雕師的無盡祝福。

老王今天帶大家判斷美的的標準是什麼?

“膚白、貌美、大長腿”,

這是很多人總結出來的答案,

那如果這個問題轉移到翡翠身上,

答案又是什麼呢?

那就只需要兩大點:

“起膠”和“起瑩”

可能很多翠友要說了,

“起膠”、“起瑩”聽得多了,

但具體是個怎麼判斷法,

還真只是一知半解。

其實簡單來說,

就像是翡翠顏值的催化劑,

翡翠魅力的釋放者,

如果翡翠缺失了這兩個因素,

那麼你在炫耀你的翡翠的時候,

可能就沒有那麼十足的底氣。

【什麼是“起瑩”?】

翡翠中的起瑩,

其實是一種光學現象,

是指微粒晶體排列整齊有序,

從而導致光進入後整體折射率明顯,

是翡翠的礦物成分在高壓低溫變質作用下的產物。

一般來說,

翡翠起瑩在質地細膩、透明度好的翡翠上更容易見到,

如果翡翠的種水不足,

那麼不論形狀弧度再好,

也都不會有瑩光。

◆“瑩光”與“熒光”的區別

“瑩光”和“熒光”不一樣,

兩者之間也沒有任何的聯繫,

“瑩光”說的是由於翡翠透明度極高而產生的玻璃光澤,

使得翡翠看起來有晶透的感覺;

而“熒光”指的則是在熒光燈下,

翡翠因受外界的影響而發出的熒光,

通常天然翡翠是沒有熒光的。

【什麼是起膠?】

起膠指的是,

翡翠乍一看像是一塊未完全凝固的膠水,

而當你轉動它時,

會隨着表面光線的作用,

像流動的膠水一樣。

光線在翡翠的表面折射出來,

是整塊、連綿不絕的,

於是看上去就像起膠一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