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武漢淪陷,日軍南侵,湖南垂危。國民黨政府從長沙潛逃沅陵,省會一些廠礦學校內遷湘西,逃亡到洪江的難民越來越多,進步勢力在地方上日益活躍起來,抗日救國,人人有責,山城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

標語滿街當時,洪江成立了“抗日後援會”。街頭巷尾寫滿了“好男兒,當兵去!”“馬革裹屍,沙場抗敵!”“抗日救亡,人人有責”“還我河山,抗戰到底!”“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等標語。人們可見心思抗日,熱血沸騰。

壁畫醒目

洪江是個七衝、八巷、九街、十館的山城,街巷多是牆壁。這一時期,四處牆壁上畫有“抗戰殺敵”的彩色宣傳畫,內容豐富,深入人心。

一文救國這時,在復興小學讀書的同學,看見學校的校旗是一幅中國地圖的輪廓,中間繡着“復興小學”四字,本意是教育大家要熱愛祖國,復興中國。學校教師辦公室旁邊掛有一個小口的木箱,上面寫着“打到日寇、一文救國”。同學們每天將節省的零星錢,一分、一分地投入到這個箱內,表示自己抗日救亡的心意。

募捐隊

洪江有省立十中、洪達、贛材、雄溪四所中學。各校爲了支援前線,抗日救國,都把學生組成許多募捐隊,到各家各戶去宣傳抗日救亡的道理,激發民衆的愛國熱枕,進行募捐,以實際行動支援前線。私立贛材中學也組織募捐隊,大家都踊躍報名參加。

戲劇演出洪江文化教育界的知名人士,汪有端、林功道、魏巍、顧亞秋、尚澄秋、劉祖華、趙學海等,組織戲劇活動,開展抗日救亡的宣傳。他們當時先後排練演出了:“好男兒當兵去”、“原野”、“古城怒吼”、“萬世師表”、“洪爐”、“海潮紅”、“放下你的鞭子”、“重逢”等戲劇。各校學生也參加了這些演出活動。這些戲劇演出活動,生動地進行了抗日救亡的宣傳,民衆深刻地受到了教育。

新年的彩燈

洪江過年除要耍獅子、龍燈、蚌殼、採蓮船,還要人人拿着牌燈,家家戶戶門掛着年燈,五光十彩,使人眼花繚亂。這年這些牌燈、年燈,都增添了新內容。“抗日救國”、“勿忘國恥”、“收復失地”、“沙場抗敵”等。說明人們過年也沒有忘記抗日救亡。

國術館

洪江國術館是在這年成立的,地址設在巖碼頭太平宮內,有80多名身強力壯的中青年練習武術。他們學少林派、青龍派、黑虎教的武術,可以說是南拳北腿,十八般武藝樣樣都有。尤其是黑虎教的氣功,拳擊石碎,胸膛破巖,使人看了目瞪口呆。這些中,,青年人日日練,月月練目的都是爲了抗日救國。

(摘錄:1993年版的《洪江風物軼事》:作者:胡元復 李進迪 )

圖片來源網絡

編輯/李鋼編審/石向求 林振林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