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把遙不可及的距離變得近在咫尺,把紛繁複雜的事務變得迎刃而解,給我們帶來便利也帶來煩惱。我們每天都從互聯網獲取到各種各樣的信息,也需要適應各種原本按部就班的軌跡,更需要改變可能改變的軌跡線路。可能每天醒來或者一條推送文章提醒,有可能與我們無關,有可能被迫需要改變。

原來風靡中國互聯網的博客,無論是個人獨立博客,還是第三方博客,都受人追捧,一時間以擁有屬於自己的博客爲榮,而這幾年我們看到百度空間、博客大巴、MSN Spaces相繼關閉,也看到即便存活也慢慢被淡忘的新浪博客、搜狐博客、網易博客,於是就在昨天我們看到網易博客宣佈即將關閉博客平臺的信息。

其實這幾年我們也看到由於微博、微信、自媒體的興起,原來長文博客平臺,包括個人博客都陸續無人問津,即便有人去使用,較多的也被用來同步宣傳或者廣告營銷用途,並沒有較多用於早期的認真創作分享。這可能是時代固有的產品替換更替,也可能是互聯網時代本應該有的規律。

第一、關於互聯網產品

筆者從不排斥互聯網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即便有些時候還爲固有的規律被互聯網改變憤憤不平,但是這就是趨勢,我們需要適應改變。有些時候,我們有自己的選擇,有自己的見解,但可能不能影響整個趨勢的進程。不過,互聯網產品與傳統產品相比,前者存在更多的不確定性,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被其他產品取代,而我們需要隨時的適應這些改變,包括我們經歷過的各種博客、網盤平臺的關閉,可能我們有些網友確實在平臺中創作,積累到不少的人氣。

也不清楚後續是否有其他博客平臺關閉,趨勢肯定會有,即便這次網易博客可以遷移數據到旗下的LOFTER產品,也算是兩種同質產品的合併。網易關閉產品還是很少見的,在我意識中網易的每一個產品都比較謹慎。

第二、關於博客的現狀

其實,目前我們很多人的個人博客不應該算作博客,只不過我們很多個人網站都用博客CMS搭建的,這個也取決於這類開源程序的普及度。早年我們以自己在新浪、網易,甚至自己域名搭建的博客爲榮耀,算是個人名片的體現。而如今我們再回頭看看,找找一些個人博客友情鏈接,以及博客導航上曾經那些痕跡是否還在。

我們看到的可能是此域名到期、博客內容停留在幾年前、域名到期沒有續費被他用。這樣的局面,部分原因在於原本熱情高漲的博主從年少,到中年需要應付生活、工作,各種壓力原本已有的興趣只能忘卻;部分原因在於當下互聯網的趨勢,從長文博客PC端時代,轉向手機移動端微博、微信、短視頻自媒體時代。

在快餐信息時代,我們很多人更喜歡一張圖,一個短視頻,幾個簡單的文字隨手轉發朋友圈以示存在感,肯定大部分人沒有較多的時間或者專業寫作人員的能力寫長文。同樣,也在於互聯網產品的同質性,導致用戶羣分散,商家平臺也沒有更多的精力維護。

第三、關於博客的未來

作爲小人物,筆者不清楚明天還有哪家博客平臺關閉,也不能預測將來有什麼產品代替如日中天的微博、微信等媒體平臺,但可以推測出來未來肯定有我們凡人沒有想到的產品,也許有幸也能用上。良心商家會提供數據的遷移備份,如果數據對我們比較重要需要儘快的遷移。

從目前來看,即便有自媒體、短視頻,以及社交平臺,但是博客的優勢還是有的,包括簡書其實也算是博客平臺的類型發展還不錯,有值得閱讀的文章,包括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優秀獨立的個人博客仍舊沒有放棄。如果我們希望博客作爲個人記錄或者創作的載體,如果打算有自己的品牌或者長久堅持的,建議自建博客,第三方平臺可以輔助同步。如果我們僅僅是內容的存儲,沒有自建能力的,可以選擇稍微有人氣也在運營的平臺,比如新浪博客、簡書、以及網易的LOFTER。

博客的未來,肯定有他存在的道理,即便平臺關閉,但是他肯定會以自己的形式生存。

本文原創來自老部落:https://www.laobuluo.com/1747.htm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