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坤新

汉族,1953年生,四川三台人,现为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平维彬

1989年生,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民族政治学博士研究生。

传统国家时期的边疆多被视为“地理偏远的边缘地带、拱卫核心的缓冲地带、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带、文化迥异的遥远地带”。随着近代以来领土属性的转型和交通通讯的发展,中国开始由模糊的、不确定的、“有边陲而无边界”的传统边疆观向以国际性条约分界定疆的现代边疆观转变。新中国建立以后,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支援边疆建设,从声势浩大的“三线建设”到轰轰烈烈的“西部大开发”再到具有世界意义的“一带一路”建设,国家政策支持和地方政府有机互动为边疆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绝佳机遇,也为边疆地区超越中国历史上那个“地理上遥远、文化上保守、经济上落后、政治上封闭”的传统边疆形象提供了时代契机。“超越边疆”便是在“一带一路”、全球化以及现代化浪潮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基于多民族国家边疆地区客观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基础,在均衡发展的理论指导下,将边疆地区提升至国际合作前沿区、国家战略纵深区、经济增长潜力区的高度,实现国内各地区更为紧密地联结和整合。

关键词:超越边疆 多民族国家 边疆治理 一带一路 去边疆化

如果将传统的帝国时代的边陲和民族国家初创时期的民族边疆地区视为中国的“边疆时代”,那么改革开放之后,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浪潮解构之下开启的将是一个超越传统“边疆”意义的“后边疆时代”。美国学者戴维·哈维认为,随着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全世界将进入“时空压缩”(compression of time and space)的年代,庞大的地球将被压缩成一个点,“通过时间消弭空间,同时化解时间倒错而生成时空压缩”。杨庆堃在1948年发表的《中国近代空间距离之缩短》一文中,第一次绘制出了“中国近代空间缩短形势图”,并提出空间对人事关系的隔离作用,将随着现代交通、运输、通讯的发展而逐渐弱化。及至今日,现代交通体系、网络科技、通讯技术日臻完善,内地和边疆的时空距离再次被缩短,频繁的双向人口流动拉近了边疆和内地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将促进中华民族世界意义的再次崛起。故而,这一时期的边疆地区将超越那个“地理上偏远、经济上落后、文化上保守、政治上封闭”的传统边疆形象,代而形成一个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政治昌明、社会稳定的现代边疆地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