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就是一瞬間局勢大變動,嚴嵩和呂芳的敏銳,而嚴世蕃和高拱的意氣之爭也表現出了一定的朝堂詭譎,這便是中國歷史正劇之最,大明王朝1566的魅力所在。第一、提醒高拱,爲國效力,可不是在自己家玩過家家,說撂挑子就撂挑子,這樣的重臣談何國家棟梁,朝廷肱骨。

大明王朝1566這部劇以國庫空虛,內閣與司禮監議事開始。在會上,屬於清流一黨的高拱和嚴世藩因爲“決算超支”的問題起了衝突,說道激動處,揚言罷官撤職,準備撂挑子不幹了。在一旁的呂芳看不下去了,倘若不出來阻止一下,這場朝議不僅解決不了問題,最後估計會鬧的不可收場。於是說了句:“議事就是議事,不要動不動就扯到罷官撤職。”

那麼呂芳說的這一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在劇說歷史那年看來,起碼有三層意思:

第一、提醒高拱,爲國效力,可不是在自己家玩過家家,說撂挑子就撂挑子,這樣的重臣談何國家棟梁,朝廷肱骨?告誡高拱不要意氣用事。

第二、提醒徐階和張居正,前段時間周雲逸的事情,皇帝還怒着呢,就不要沒事找事,給大家都難看。藉着議事票擬的時間段,做權力傾軋的勾當,未免把國家利益擺的太輕了,把自己這個小團體的利益看得太重了。畢竟國家對賬銷賬再撥預算的大事在即,此時要挾朝廷處置某些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居心何在。

第三、向皇帝表忠心,到底是高拱在拖後腿。這件事情上,莫說嚴嵩看不下去了,就是呂芳也看不下去了。該做的事情不做,淨扯些沒用的,這樣低效率做事,呂芳作爲皇帝身邊的內宦,必然要替皇帝分憂。

而最後壓低的話,就是暗示徐階,差不多就行了,如果再不管管高拱,皇帝可就沒那麼好心情的聽高拱矯情了。高拱也反應過來了,再鬧下去,怕是清流一派討不到好,開始規規矩矩的說事。

這就是一瞬間局勢大變動,嚴嵩和呂芳的敏銳,而嚴世蕃和高拱的意氣之爭也表現出了一定的朝堂詭譎,這便是中國歷史正劇之最,大明王朝1566的魅力所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