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逸動、悅翔V7,包括已經結束長測的CS75等車上,我們覺得長安的設計風格仍然在摸索之中,暫時沒有形成很典型的家族特徵。內飾的用料水準上,悅翔V7的甚至有趕超逸動的實力,不由得讓人想催促長安儘快推出升級款逸動。

悅翔V7長測(18)長江後浪推前浪,敢於叫板兄長逸動

同一品牌的車型一般出自同樣的設計團隊或者工程團隊之手,所以存在很多共性,或是家族式的外觀內飾、或是相近的駕駛風格。這點在豪華品牌車型上表現尤其明顯,人們有時會稱那些幾乎雷同的車爲“套娃”。

長安近年來在造型、機械設計上的發力是有目共睹的,這些努力最先通過逸動的熱銷得到回報。繼逸動之後,悅翔V7給我們更大驚喜,之前的多篇長測已經講了它在內飾、底盤品質上擁有超值的品質。現在我們有機會把逸動和悅翔V7擺在一起,看看這對兄弟是如何共通鑄造長安新的品牌形象。

悅翔V7長測(18)長江後浪推前浪,敢於叫板兄長逸動

人們對車的第一印象肯定是外形、內飾等可見部分。從逸動、悅翔V7,包括已經結束長測的CS75等車上,我們覺得長安的設計風格仍然在摸索之中,暫時沒有形成很典型的家族特徵。總體上看,逸動偏向沉穩、悅翔V7略帶動感,這和兩車的級別、客戶羣體比較吻合。

悅翔V7長測(18)長江後浪推前浪,敢於叫板兄長逸動

悅翔V7長測(18)長江後浪推前浪,敢於叫板兄長逸動

仔細研究的話,還是能發覺長安在外形設計上的要點。例如雙腰線設計,上面一條腰線貫穿到尾燈。兩車C柱都有三角窗,車尾也有相似的上揚鴨翼曲線。逸動和悅翔V7已經有相近的整體輪廓,等長安確定前臉的標識特徵,旗下車型的識別率將會大幅提高。

悅翔V7長測(18)長江後浪推前浪,敢於叫板兄長逸動

悅翔V7長測(18)長江後浪推前浪,敢於叫板兄長逸動

兩部車的內飾設計就有較大差別,我們只能揣測設計師的思路。發佈時間相近的逸動和CS75,他們的中控臺佈局都是圍繞中央旋鈕佈置了很多按鍵,許多熱銷合資車型也是這種風格。逸動的內飾也許是迎合消費者使用習慣而定。悅翔V7不用多說,從設計到配色都令人聯想到昂克賽拉。考慮到一款車的設計定型至量產需要較長時間,悅翔V7和昂克賽拉上市的時差不大,我覺得長安“山寨”合資夥伴的說法更像是一種巧合。幾乎所有豪華車都在中控臺裝液晶大屏幕,悅翔V7和昂克賽拉估計是想在廉價車裏營造出豪華效果,不約而同用大屏幕來點綴。

現在汽車內飾的風向是用觸摸屏減少實體按鍵,長安跟進潮流的腳步很快,估計以後的長安車型會沿着悅翔V7的風格走下去。內飾的用料水準上,悅翔V7的甚至有趕超逸動的實力,不由得讓人想催促長安儘快推出升級款逸動。

悅翔V7長測(18)長江後浪推前浪,敢於叫板兄長逸動

悅翔V7長測(18)長江後浪推前浪,敢於叫板兄長逸動

悅翔V7在車內的失分項只有後排頭枕。後排的一體式頭枕看起來有點不入流,特別是整部車配置檔次很高的情況下,更容易令人察覺這點缺失。如果換成三個可調頭枕,那悅翔V7的後排空間和配置都足以挑戰逸動。或許是要保持定位差距,長安纔在配置上做功夫,這就是我們的臆測了,各位先別當真。

悅翔V7長測(18)長江後浪推前浪,敢於叫板兄長逸動

逸動贏得良好口碑的重要原因是動力匹配和底盤行駛品質出色,悅翔V7是否具有挑戰大哥的實力?有點遺憾的是這臺逸動是自動擋型號,長測車悅翔V7是手動擋,動力系統沒有直接的可比性。好在兩臺車輪換開下來讓我們對長安的機械素質有更深刻認識。

悅翔V7長測(18)長江後浪推前浪,敢於叫板兄長逸動

逸動的4AT在平順性上沒有可挑剔之處,就算是豐田的4AT來叫板都不怵。性能上就顯得平淡了,面對身材小巧還是手動擋的悅翔V7稍遜一籌。逸動如果把動力調校的更輕快一點,就完全能和現代、豐田等1.6L+4AT的A級車媲美。大家都知道合資車已經升級成6AT或CVT,所以長安還有一段距離要追。

悅翔V7的動力匹配在早前長測文章已經詳細說過,就不重複了。它和逸動就是同樣的發動機搭配不同的變速箱,我們發現悅翔V7的靜音效果勝出一籌,加速時音質更低沉,甚至超過同價位合資車的水準。編輯部裏只有YYP試過逸動和悅翔V7的自動擋車型,經過驗證不僅是逸動,悅翔1.6L搭配4AT時的音量也大過5MT。有網友在留言裏問過類似問題,我們可以說悅翔V7的超值感受很大一部分源自1.6L+5MT動力系統的NVH(震動和噪音)水平。期望長安能提升自動擋車型的靜音表現,那樣消費者選擇起來就毫無顧慮了。

逸動和悅翔V7放在一起,你會發現它們的質感看起來沒有什麼差別。看不見的部分,逸動底盤品質會稍好一些,畢竟它屬於10萬元級別A級車。這些行駛品質的差距價值3萬元嗎?我覺得沒有。所以悅翔V7能以7-8萬元價位提供接近逸動的綜合素質,這就是我們總覺得它超值的原因。還是那句老話“長江後浪推前浪”,如果長安內部能保持這樣的節奏,下一波前浪恐怕就是諸多合資車型了。

餘恆文@5100k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