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將目光投向自主品牌,就會有底大一級、空間更大、配置更豐富的選手,比如廣汽傳祺的GA6和吉利的博瑞。這次3臺車,處在同一價位上,可以不用考慮價格因素來選擇,傳祺GA6可能會更符合大家對“精裝”的理解。

手持10多萬買家用車,你會第一時間想到哪些車?可能軒逸、朗逸、凌派、雷凌、卡羅拉……但大概率不會想到去買一臺中級車。從近年銷量數據來看,多數人在考慮買10萬出頭的家用車時,把目光聚焦在合資緊湊型轎車上,“雙逸”月均銷量摸到了4萬臺,市場就像達成了共識,也形成了消費慣性。都說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多數人的選擇一定是正確的,但這次要反問一句:同價位,有沒有更好的選擇呢?

先來解決有沒有更多選擇的問題,然後再討論是不是更優選擇的問題。如果將目光投向自主品牌,就會有底大一級、空間更大、配置更豐富的選手,比如廣汽傳祺的GA6和吉利的博瑞。是不是更優選?拿比較新的GA6來比一比。


底大一級 空間碾壓?

關於顏值咱們就跳過吧,畢竟各花入各眼,買來家用跟娶老婆一個道理,看着順眼是第一因素。雖然好看很重要,但不能只挑好看的。所以,這3臺車同場對比,我首先關注空間表現,因爲對中國家庭用車來說空間真的是第一要素。

從“底子”上來講,傳祺GA6定位爲B級轎車,廣汽傳祺稱其開發時產品對標的是雅閣、凱美瑞,而“雙逸”是標準的A級轎車,理論上來說傳祺GA6底大一級。可以說是“以大欺小”,但在價格上它卻對標合資A級轎車,定價10.88-16.88萬元,這也是目前自主品牌在合資幾乎壟斷的轎車市場尋找突破點的策略之一,也給了用戶以同樣價格買一臺更大的車的選擇。

傳祺GA6車身尺寸長寬高分別爲4891/1850/1505mm,軸距2815mm,B級車的三圍給了它比較大的空間優勢。從這張圖可以看出,從空調出風口處到後排座椅的腿部空間而言,即使軒逸在同級公認有絕對的空間優勢,GA6還是它多出了70mm。

很多時候大家比較關注縱向空間,容易忽略了橫向空間表現,但作爲家用車來說橫向空間也是影響乘坐、使用舒適性和便利性的重要指標。最簡單的情況,後排坐3個成年人橫向空間表現會立杆見影,相比緊湊級轎車,GA6有明顯的優勢。從數據上體現出來是隻多了20mm,但這是測量了底部的距離而言,實際體驗要感覺更寬些。

還有一個比較影響實用性的細節,三車後排中間部分只有GA6是做到幾乎全平的,朗逸和軒逸都有比較明顯的突起,高度約10cm左右,其中朗逸中間突起的部分橫向更寬,方便成人放平兩隻腳,而軒逸表現要差一些。如果坐滿3人的話,中間乘客的舒適性相當受影響。

再一個是儲物空間,家用車上的備用物品會多些,紙巾盒、消毒用品甚至是抹布、小零食什麼的,這就很考驗車內的儲物盒設計合理性。

從這個唯度來說,朗逸首先表現是最弱的,副中控臺除了一個容積比較小的槽,就只有兩個杯架了,雖然專門挖了存卡槽,但實際用途不大,如果長途駕駛,東西真的不知道往哪放。軒逸是同級裏面唯一將副中控做得又寬又大的一臺,它的前排儲物空間表現優秀。GA6又利用其大一級的優勢,空間大好佈置,它不僅在副中控上方提供兩個帶蓋的儲物格,挖了個手機專用槽,還把下方整個鏤空,放紙巾盒什麼的很方便,甚至女士尺寸較小的包直接放進去也沒問題。同時它的扶手箱容積也是三臺車最大的。

另一個空間大項是行李箱容積。從縱深和規整程度來看,GA6拿第一;論橫向空間,GA6不夠寬,應該是後獨懸的佈置比較佔地方,軒逸和朗逸不分秋色;就開口高度和大小而言,老牌的A級家用車還是保持優勢,GA6大概是追求造型的關係,整個開口略小一些,裝載大件物品時會有影響。

回到主題上,同樣的價格傳祺GA6底大一級,有沒有在空間上帶來碾壓性的優勢?我認爲乘坐空間、車內儲物便利性,都是優勢明顯的,尾箱部分就不太明顯,處在接近的水平。


內飾氛圍 精裝VS簡裝?

隨着許多家庭迎來第二、第三輛車,我們對汽車的審美不再僅僅停留在外觀上,我們知道成爲了車主,自己看得更多的是內飾。對於家用車而言,車內就是第二個家。

你的第二個家,你會選精裝還是簡裝呢?拋開預算,相信絕大部分人會選精裝。這次3臺車,處在同一價位上,可以不用考慮價格因素來選擇,傳祺GA6可能會更符合大家對“精裝”的理解。佈局上,波浪線條的合理應用給空間帶來更好的流動感,讓車內空間感更好,然後是大量皮料和烤漆材料的應用,給人走進售樓部樣板房的體驗,整個氛圍頗有些檔次感和精緻感。

從GA6換到朗逸上,感覺就是精裝變簡裝。不是說朗逸做得不好,10萬出頭家用車,實用至上,大衆這套家族式內飾設計簡單耐看,硬塑料加織布座椅定下主基調,卻可以用做工精緻拉回分數。可能看到這裏,有的朋友要說拿個低配車故意顯得配置低嗎?事實上朗逸280TSI DSG舒適版指導價就要14.68萬元,和這次到場的GA6 270T自動尊貴版定價持平。

軒逸的內部氛圍介於GA6和朗逸之間,這次到場的是軒逸1.6L TOP CVT奢享版,指導價14.3萬元,全皮質包裹很優秀,在做工和各種按鍵的阻尼質感上,也值得肯定。軒逸的配色不知道有多少年輕人接受得了?個人覺得比較old shool,配上棱格縫線,讓我聯想到爺爺奶奶家整屋的紅木。

按我的理解,居家舒適性分功能和審美,如果說空間是滿足功能需求,那設計氛圍就是滿足審美需求。傳祺GA6、朗逸、軒逸,代表着10萬出頭家轎的3種氛圍,哪款對你口味?


駕駛體驗 舒適到底還是有所保留?

車最終還是用來開的,這三臺車都以家用舒適爲取向,不過真開起來,大家的體驗還是有所不同。至於怎麼選,最後還是取決於你想要什麼。

傳祺GA6基於廣汽G-CPMA高性能平臺打造,不管是平地還是小顛簸,不管是中低速還是高速,其底盤表現都顯得更加從容,主調性是厚重感。搭載高壓直噴1.5T發動機,最大扭矩265N·m,最大功率124kW,匹配愛信6速手自一體變速器,在動力輸出方面以平順、易上手爲主,同時還兼顧更優的油耗表現。就日常代步而言,GA6能給車主及家人有質感的舒適體驗,然而如果要嘗試一下激烈駕駛,這位大哥會以沉着的個性來“拉着你”。

朗逸的駕駛體驗就是熟悉的德味,底盤整體感更強,平時以舒適爲主調,但要開快起來,也是能穩穩壓在地上,在場地內的繞樁表現來看,朗逸的車身晃動幅度也是三車最小的。如果說GA6是純粹的舒適,那朗逸就是保留了一點運動“自留地”,一個人的時候稍稍開快點,它可以給你更多一丟丟的信心。動力方面大家都很熟了,1.4TSI+DSG雙離合變速器的組合,是大衆緊湊車黃金搭擋,經歷市場多年的驗證,技術成熟。

說到軒逸,它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存在,衆所周知軒逸的舒適性很突出。一方面,你不去壓榨它的時候,是一副佛性的樣子,底盤質感很好,力求把大部分的顛簸化解掉,日產移動沙發的美名絕不是浪得虛名的;另一方面,我們在場地裏面去激烈駕駛,又會發現軒逸還挺能跑的,繞樁的時候推快一點,也很有信心,完全沒有推頭甩尾的擔心。動力方面,經典的1.6L+CVT組合,同樣技術成熟,而且油耗表現公認低。

沒有最好的車,只有最適合的車,我們每個人的駕駛方式也有所不同,在這個層面上,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選擇。


雞頭鳳尾之間 選品牌還是選性價比?

選車永遠繞不開的一個話題是性價比,這次同場的3臺車,指導價都是14萬多,相當接近,但在配置上差異就比較大了。智能配置方面,來自自主品牌的GA6有明顯的優勢,比如雙12.3英寸超大連體屏,以及其所搭載的騰訊車聯智慧系統,比如自適應巡航、前碰撞預警、自動泊車等智能駕駛輔助功能,都是目前在轎車市場上比較領先的;同價位,軒逸也提供智能駕駛輔助功能,但車機差點意思;到了朗逸這兒就只剩下個車機了,大衆到底還是大衆呀。

在便利和舒適性配置方面,依然是朗逸墊底。比如GA6有全景天窗,雙逸給電動天窗,但到了無鑰匙進入,就只有GA6和軒逸有了,朗逸就只給遙控鑰匙;GA6提供手機無線充電,前排電動座椅調節,軒逸只提供駕駛位的電動調節,朗逸全車手動調節,硬氣。其他差異也不少,後排空調調節、大燈光源、升窗方式和倒車影像等等,有興趣的可以自行對比一下。

從配置角度比,GA6的優勢挺明顯的,但我們又要回過頭來討論一下,對性價比這個詞的理解。並不是配置豐富就是性價比高,比如有人認爲品牌附加值也是性價比的一部分,20萬買臺奔馳,哪怕再小配置再少那也覺得值呀對吧,所以在這次的對比裏面軒逸、朗逸有品牌的附加價值,GA6則讓你買到天天用得到的各種配置。這其實是一個選鳳尾還是選雞頭的問題,還是那句話,問回自己注重什麼。


編輯說:聊了一圈,自主品牌B級車是不是比合資緊湊車更優的選擇,我想你心裏面已經有答案了。或者我們先不考慮答案的事,首先把視野放寬一些,找到儘可能多的選項,然後瞭解清楚各個選項的優劣勢,再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纔是最重要的。

瞭解更多資訊請下載易車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