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請設“置頂”哦~

  點擊上方“lady格調“→ 點擊右上角“...”→ 點選"設爲星標★"

  

  對於像格主這樣審美標準正常的人來說

  奢侈品品牌的某些設計常常讓我們問自己

  到底是我們的想象力出了問題

  還是設計師們的腦子發生了突變

  蒂芙尼1500一根的曲別針

  LV66萬的馬桶

  以舒適出名的洞洞鞋品牌Crocs之前出了一雙高跟鞋。

  已經被炒到1500元了,大家欣賞一下

  ▼

  一股濃郁的塑料感撲面而來

  要是你覺得它並不算奢侈品品牌

  那麼請欣賞一下它和巴黎世家聯合推出的

  厚底洞洞鞋

  簡直是沒有最醜只有更醜

  醜就算了,價格竟然高出天際:850美元

  也就是5700人民幣一雙鞋

  咱們今天就來說一說那些年時尚圈出現的那些令人費解的設計。

  這幾年時尚圈的套路越來越深了

  有很多大牌推出的產品

  都是謎一樣的設計

  彷彿是在教我們如何用上萬的價格

  穿出 50 塊的範兒

  之前格主在社交網站上

  看到了一雙巴黎世家的高跟鞋

  說實話還沒看清牌子之前

  格主還以爲是路邊清倉大甩賣的店

  這不是小朋友幼兒園畫的畫嗎?

  怎麼印到高跟鞋上了?

  一看售價瞬間嚇傻了

  1275英鎊,摺合人民幣大約是11000元

  香奈兒的拖鞋

  這樣的設計

  居然還能出這麼多不同的顏色

  而且售價是5000多人民幣

  澡堂的大爺大媽聽了想罵街:

  “5000塊?搶錢啊?

  我腳上這雙也就9塊8,買一贈一”

  如果你是個畫畫天賦不錯的人

  你還能拿起一支畫筆

  咱們之前說過的香奈兒果凍涼鞋

  ▼

  售價4000元

  越看越像小時候穿的水晶涼鞋

  以前還嫌它又土又醜

  女星蕾哈娜和PUMA合作的拖鞋

  價值3500元的公主水晶鞋

  在咱們萬能的某寶上

  只要19塊9

  腳氣剋星澡堂拖鞋輕鬆帶回家

  Prada、Burberry的秀場上

  模特們穿的布面膠底鞋

  不就是七八十年代流行的“解放鞋”

  居然被國外大牌盯上了

  農民工叔叔們可不僅僅是鞋子被盯上了

  春運期間大大小小的編織袋

  大家都在火車站見過吧

  LV把它改造成了2萬6的手提袋

  Celine竟然還把它設計到了衣服上

  而它的好兄弟:民工進城同款蛇皮袋

  還有那些年直男大叔們

  最喜歡掛在腰間的鑰匙串

  走路的時候嘩啦啦作響

  “倍兒有面子”

  也被巴黎世家拿來做成了鑰匙串手鍊

  嗯……售價¥5500+……

  是時候給自己做一個拿出去換錢了

  所以說千萬別小瞧身邊的任何一件物品

  指不定啥時候它就成了最時髦的奢侈品

  下面這些鞋子就更奇葩了

  我等凡人永遠無法get到它們的美

  首先,恭喜HBA雙頭鞋

  擊敗衆多奇葩、拿下醜界冠軍

  一步兩步似爪牙,似魔鬼的步伐~

  很難想象,這雙鞋要是走在擁擠的人羣裏

  會是一番怎樣的畫面

  估計會被踩到懷疑人生吧

  別說普通人了

  連模特穿了都hold不住

  心疼模特一秒鐘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Maison Margiela的分趾鞋

  遠看像羊蹄

  近看像鞋子沒粘好

  潮牌Off-White

  最近和Jimmy Choo合作推出的高跟長靴

  這是在靴子外面套了一個塑料袋???

  下雨天穿出去再也不怕被淋溼了

  本來小腿就夠粗的了

  再穿上這玩意兒豈不是更顯粗了嗎?

  然而,官網售價1萬多

  還是即將售罄的狀態

  

  有錢人的世界格主不是很懂

  說實話在格主沒有看到這雙鞋的實物之前

  格主絕對不想相信這雙鞋子是真實存在的

  鞋底不僅安裝了3個輪子

  前腳掌還帶着1個剎車器

  設計得非常認真

  好像誰穿了真的能剎住一樣

  看起來是不是很刺激?

  不過,售價將近2萬人民幣

  

  完全能滿足你

  穿上高跟鞋還能健步如飛的願望

  Moncler的羽絨服

  這是來自法國的奢侈品品牌

  被稱爲羽絨服界的LV

  一萬多一件那都算是正常的

  然而看了它2018秋冬系列的羽絨服

  咱們還是當個普通人吧

  Jil Sander還出了一款手袋

  售價1854美元,摺合人民幣1萬2

  據說是世界上最貴的牛皮紙袋了

  第一眼看覺得好親切

  特別像用來裝糖炒栗子的紙袋

  雖然“做工精良”,賣到斷貨

  但是時尚達人帶着出街的時候

  怎麼看都像是剛買了個外賣

  最近的時尚圈不僅僅是有些設計越來越看不懂。

  另一個越來越常見的現象就是流量明星們在奢侈大牌的廣告裏出現的越來越頻繁。

  ▲陳立農爲紀梵希品牌摯友、王俊凱代言蘭蔻

  微博的開屏廣告幾乎都被一線大牌霸佔,只靠流量就能換取頂尖品牌資源。

  品牌選秀kpi至上的做法倒是狠狠地給我們上了一場營銷課。

  ▲趙麗穎、anglebaby兩位Dior中國區品牌大使

  毫無疑問,無論是高街還是一線大牌,都看上了“粉絲經濟”這塊誘人的蛋糕。

  顏值消費的大趨勢,管他形象氣質人設,只要是頂尖流量,就夠得上頂尖品牌的橄欖枝。

  Dior近幾年所奉承的銷售觀念就是請流量明星,國外是Bella、Gigi國內是angelababy和趙麗穎(暫疑)。

  在時尚和流量面前,Dior眼眨都不眨無一例外會選擇後者。

  從最近出的所謂“時裝秀後臺”同款彩妝,到一步錯步步錯的dior馬鞍包。

  尷尬的幾百塊的塑料殼包裝堪比幾十塊的開價彩妝。

  拼多多版辣眼睛的廣告畫風再次刷新了品牌審美下限,國際藍血品牌就這麼憑自己的實力,與土氣、廉價、鄉下名媛掛上了鉤。

  其實大牌選流量小生爲自己彩妝線套現的這步棋確實夠聰明。

  彩妝毛利高,加上奢侈品牌溢價及附帶的虛榮光環,是許多夠不着成衣、包包女孩們的“入門款”。

  大多數人負擔得起的單品有了偶像和奢侈品牌濾鏡的加持,產生的美妙化學反應自然銅臭味兒滿滿。

  但不知你會不會也有同格主一樣的感受,這樣討巧,向市場流量低頭的一線大牌,似乎有些“跌下神壇”的味道?

  向市場妥協的當然不止入駐了抖音的Dior。

  與潮牌聯名引發時尚革命,目標緊盯千禧一代的lv、DG紛紛努力清空自己在人們腦海中老氣、奢靡的固態。

  咱們上面提到的很多很醜的設計有一部分就是潮牌和這些奢侈品品牌的合作款。

  “大牌潮牌化”一直是爭議很大的颶風眼,但不論如何洗白都掩蓋不了商人盈利的真實嘴臉。

  當然任何奢侈品牌巨輪都承擔着難以想象的銷售額財務壓力。

  但市場是一回兒事,精心耕耘自己的品牌、磨自己的品牌品味、對上那羣胃口審美合拍的顧客在格主看來則是品牌更應下苦功夫的地方。

  如今叱吒奢侈品行業的大牌哪個不是百年前獨具匠心的小作坊,一步一步靠口碑和實才成長到如今的格局視野?

  盲目逐利市場,失了本心纔是品牌心智考驗的真正危機。

  看到這裏你可能會說還是有高高端着自己的格調,不肯向市場低頭的奢侈巨頭的。

  不錯,這樣有氣質和脾氣的品牌確實不少,但你一直以爲從不推廣的愛馬仕絕對不屬於這個梯隊。

  根據《Business of Fashion》的報道,愛馬仕計劃2020年前在法國增設2家新工廠,再多僱250來個新工匠……

  言下之意就是開始想要生產更多包袋沖銷量。

  要知道,愛馬仕的包包可不是你進專櫃說“我要這個包”,然後付個幾十萬就可以了的。

  在愛馬仕買包包你必須要按照包包的售價買1:1的配貨。

  也就是說如果你要買一個8萬的包,就必須要買8萬的其他東西,這樣你纔有資格買包包。

  特殊皮的配貨要求更多,甚至超出包包本身價位。

  配貨大部份情況下是他家賣不出的東西,好一點可以買絲巾手錶法郎彩手鐲,差一點的有塑膠相框什麼的

  充斥各大平臺的愛馬仕拿包攻略:想要多、快、好地攻下”BKC“,砸錢配貨纔是萬金油。

  人們不在乎愛馬仕品牌的價值個性,奢侈包袋賦予的身份溢價和虛榮高貴纔是人們趨之若鶩的根本所在。

  之前看到一個感慨:在國外真正光顧愛馬仕的多數是四五十歲的中高產階級,他們到店裏的目的往往是爲了朋友搬家賀禮而去挑選一套瓷器。

  反觀國內有一部分人到店裏就一通包包、絲巾的買,她們看中的僅僅是最淺層的品牌而已。

  但正是膚淺的“認牌子”,帶給愛馬仕的鉅額利益驅使品牌做出生產更多包袋的決定。

  但更深層次的講,此舉無疑只是徒增低質量、缺乏真正品牌認知共鳴的人羣爾。

  當然,肯定會有人說:“這是別人品牌的事,和你又沒有關係”。

  的確咱們又不是那種能隨心所欲買名牌的人。

  ▲優雅的大牌前任設計師們(Celine、Dior)

  但是格主只是覺得那些從小作坊開始,創立品牌帝國的創始人們,在這個品牌裏注入的理念,是值得傳承的一種信念。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總要有那麼些品牌至少能夠守住自己的底線不是嗎……

  (編輯助理 :Miranda)

  lady格調(lady855): 最優質的女性風尚自媒體,涉及時尚、珠寶、藝術、情感多面的高端潮流生活志。好看的皮囊和有趣的靈魂,你在這裏都能找到。

  記得給格主點贊哦~

  -end-

  喜歡本文的話,歡迎分享到你的朋友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