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我國的茶飲市場異常火爆,走在商場裏,每人捧着一杯茶飲似乎成爲了年輕消費者的標配。而茶飲,也從中低端消費開始轉向了中高端消費,一杯茶飲的價格能夠抵得上一頓飯的價格。茶飲市場也因此成爲了資本追逐的對象,《2017年中國飲品生態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奶茶果汁店全年開店數達到9.6萬家,關店7.8萬家。茶飲生意的火爆,這一年以來,都是能感知得到的。有業內人士分析,隨着客羣結構的改變,80、90後甚至00後成爲消費新主力,他們願意嘗試新品,需求更加多樣化,同時更具有品牌意識,追求產品品質。

另外,隨着新中產的崛起,大家都有錢了,有統計數據,上層中產每月可支配的收入將會達到1萬2千元—2萬2千元的規模,服務消費的支出、對高價值產品的支出都在增加。這時候,開茶飲店成了很多人眼中門檻不那麼高的好生意—產品非常容易模仿,毛利率能達到60%左右,何況,它正在浪潮之上。但洗牌幾乎是同時進行的。一些過往或新近的從業者,如果只爲機會而雀躍,忽視了商業基本功和行業變化,很容易就成了市場洪流中被最先洗掉的那一張。

坐喫山空,“歷史的遺老”,不懂得創新。這羣“歷史遺老”說的是時代過濾下來、不思進取的雜牌奶茶店們。稍微年齡大些的朋友,小時候會喝過幾塊錢的傳統奶茶,由奶精、奶粉、糖水、茶粉隨便攪和混制而成,做工簡單且粗暴。這樣的產品放在那個沒有多少新鮮玩意兒的年代是可行的,可放現在就不行了,現在的消費者需求越來越多元化、越來越精細,摸不請他們的需求是做不成功營銷的。這個時代很殘酷,這個時代被眼花繚亂新事物養大的消費者也很挑剔,營銷不僅要從自身角度出發,還要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想問題。

沒有自己的品牌觀和價值意識。這樣的餐飲企業是典型的山寨大王,裝修風格抄A家的,產品研發抄B家的,名義上是“集大成者”,實際上卻沒有靈魂的軀殼。要想經營好餐飲行業,首先要對自己提出三個問題:好不好喫,服務如何,有無特色。除了產品和服務外,沒有樹立起獨特的品牌觀和價值意識,是很容易掛掉的。

跟風加盟,盲目擴張。所謂的“0加盟費”只是爲了博取加盟商的眼球,然後把加盟商一步步帶入陷阱。你要知道,他們一開始只收一部分錢,之後又會有各種理由來向你要錢,讓你陷入兩難的境地。不繼續投錢,之前的努力就白費了;繼續投錢,又不知道未來在何方。有的品牌在你加盟前會非常的熱情,但是當你加入後,他們就會露出狐狸尾巴,對你不管不顧。但是所有的品牌在你加盟前都會非常熱情,那麼怎樣知道加盟後的情況呢?建議加盟前找一些該品牌的店鋪或是文章,借鑑他人的經驗教訓。

面相平平,沒有自己的創新之處。對於沒有品牌的單店來講,在這些人羣聚集區域,基本很難有客戶會放棄旁邊的品牌店來買你奶茶。我們常常看到滿街的奶茶店,但是有生意的永遠都是那幾個主流品牌。隨着奶茶市場的嚴重過剩,正在修正萎縮,這其中既包括一些連鎖品牌,但是最多的還是那些路邊上沒有什麼品牌的小店。奶茶的連鎖化、大品牌一定是一個必然趨勢,沒有品牌,甚至強勢品牌基本是很難在存活下來。

綜上所述,一個好的奶茶品牌能夠活下來、火起來,除了它諸多的刻意營銷,歸根結底還是和他的核心結構息息相關。“口味好”、“價格親民”、“大家都在買”才能塑造一個好的奶茶品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