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自從當上僞滿洲國皇帝后,實際上成爲日本人操縱的傀儡。但是剛到滿洲的時候,溥儀還是有復辟大清王朝的野心的,爲此建立一支屬於自己的武裝力量顯得尤其重要。

早在天津時,溥儀身邊就有霍慶雲等十幾個功夫了得的保鏢,這些人有的是前清大內侍衛,有的是蒙古騎士,也有的是各鏢局的鏢師。在這些人的基礎上,溥儀又從皇族及滿洲子弟中招募了三百多名青年,編爲三個隊,稱爲“護軍”。這支隊伍是溥儀自己掏錢組建的,在性質上算是他的私人衛隊。

護軍的編制是正規的,武器裝備也十分先進:除每人一支三八大蓋外,每隊配輕機槍一挺。此外,溥儀還特別定製了一批大刀,發給每個士兵。對於這支護軍,溥儀要求他們要絕對服從他個人。

隨着溥儀護軍力量的壯大,日本人感覺到如芒在背。更讓他們忌憚的是,這些人個個武功高強,那些大刀令日本關東軍望而生畏。爲了有效遏制溥儀的護軍,日本多次插手,先是收繳了步槍和機槍,繼而又取消了皇宮中的炮樓和崗哨,只給他們留下防身的匣槍。

關東軍如此警覺和限制,終於釀成了著名的“大同公園事件”。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六月二十八日,這天是星期天,護軍除了第三隊執勤外,其餘兩隊放假,其中二十多人結伴去大同公園遊玩。護軍中四個人花錢僱了一條船,可剛剛登船,便被岸上的管船人給喊住了,說不許四人同船。

不行那就只好下船一人,但是如此三番五次,連二人都不許同船。這明顯是在故意找茬,護軍和他們講道理,並指着湖中四個日本人共劃的船,責問他們歧視遊客。管船之人被問得理屈,惱羞成怒,抓起一個啤酒瓶便向一個護軍的腦袋上砸去,可結果是啤酒瓶碎了,護軍的頭絲毫無損。

管船之人一看這下碰到硬茬了,趕緊跑到房中不敢出來。正在這時,幾個醉醺醺的日本兵向護軍撲來,嘴裏嘰裏呱啦地叫着,而且不分青紅皁白,舉手就打。幾個護軍不費吹灰之力便將幾個日本兵放倒了。這時,遊人紛紛前來圍觀,隨後十幾個護軍也匆匆趕來,同時日本兵也來了幾十個,手裏還牽着幾隻軍犬。趕到眼前,日本兵就放出了軍犬,只見一個護軍抬腳一踹,一隻警犬立時斃命。日本兵一見,全部衝了上來,一場混戰就這樣發生了。

十幾個護軍施展了他們的武功絕技,一會兒“燕子穿雲”,一會兒“鴛鴦雙飛腿”,打得日本兵鬼哭狼嚎,求饒不止。不到一袋煙工夫,這些日本兵全部趴在地上,之前的囂張跋扈喪失殆盡,在一旁圍觀的遊客無不拍手稱快,連聲叫好,護軍們個個揚眉吐氣,離開了公園。

這架幹贏了,氣也出了,但卻闖下了大禍。當天下午,皇宮中來了好幾輛汽車,車上裝滿了全副武裝的日本兵,一看這架勢就知道是來要人了。迫於關東軍的淫威,溥儀不得不把十幾個護軍交給日本憲兵司令部,而他自己是一副痛苦而又無可奈何的樣子。

十幾個護軍被押往監獄,日本兵上來就是嚴刑拷打。剛巧有一日本兵正是大同公園被揍的一人,他抄起皮鞭灌滿辣椒水抽打這些護軍,並逼迫他們承認“反滿抗日”的行爲,護軍們個個骨頭硬,沒人承認這強加的罪行。有個護軍脾氣大說:“反滿抗日談不上,但爺早看你們仗勢欺人不順眼,下次遇見還得揍你們。”

沒辦法,畢竟這事理虧的還是日本兵,關東軍參謀長東條英機以“護軍此舉不利於日滿親善”爲由,將肇事的十幾個護軍驅逐出境,並提出要求縮減溥儀的衛隊,改爲日本人擔任總隊長。

大同公園事件給日本人提供了一個機會,成爲日本人一舉摧毀護軍的導火線,從根本上瓦解了溥儀精心培植的武裝力量。此後,溥儀的復辟夢想破滅了,擺在他面前的是日夜考慮如何在日本人面前保住小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