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平時喜歡網上衝浪的話,那你可能看過一個說法,那就是咱們中國人普遍比歐美人少了2塊骨頭。

人體的骨架並不是一個整體,它是由許多碎片通過韌帶和軟骨鏈接而成的,現代解剖學普遍認爲成年人的骨骼通常是由206塊小的骨頭組成,但持上述觀點人則認爲中國人只有204塊骨頭。

這個說法流傳已久,我們在互聯網上可以找到無數篇相關文章和視頻,但是你很難找到,它是否有科學家依據,或者信息具體來自哪裏。

我根據一些文章提供的數據,仔細找了相關文獻,還真被我找到了,這個說法應該來自1963年8月《解剖學報》的一篇文章——《中國人第三、四、五趾趾骨數目的觀察》。

該文章的作者是第三軍醫大學的萬玉碧,他用X光查看了來自不同年紀和性別的265人(其中有31具是遺體)的左右腳。

結果發現,中國人小腳趾只有2塊骨頭的比例相當高,差不多佔了73.34%左右,其中女性小腳趾的這個比例又要高於男性。

在人類206塊骨頭說法中,兩隻腳十個腳趾頭的骨骼總數量是28塊骨頭,因爲除了大腳拇指只有2塊骨骼之外,其它四個腳趾頭都算是3塊骨骼。

而萬玉碧的研究指出,大部分中國人的第五腳趾(小腳趾)其實也只有兩塊骨骼,缺少中間的那個中趾骨,左右兩隻腳加一起就是傳說中少掉的2塊骨頭。

這裏咱們不用去懷疑1963年的研究是否具有可靠性,因爲骨骼數量在X光下是很容易觀察出來的,研究數據應該不會有問題。

只是這個數據說明不了什麼,這完全是正常現象。

萬玉碧的研究還觀察了第三和第四腳趾的骨頭數量,其實也有許多人這兩個腳趾頭的骨骼也只有2塊骨頭,其概率分別是3.34%和13.18%。

在萬玉碧之後,又有研究人員觀察了歐洲人,英國人,以及日本人第三、四、五趾趾骨數目,而且抽樣數量比萬玉碧要多許多。

結果顯示,歐洲也並不是所有人的小腳趾都是有3塊骨頭的,大約37%的歐洲人小腳趾只有2塊骨頭,而只針對英國人的這個概率是42.53%,而日本人的這個比例是73.5%——和我們是幾乎一樣的。

從這些結果中就可以得知,雖然人類206塊骨骼的說法深入人心,但是個體和區域差異肯定存在的——人類會擁有各種數量骨骼。

您可能會好奇,爲什麼會出現這種差異呢?

由於這些差異存在於不同人種之間,所以互聯網上的討論很喜歡用“更進化”來描述這些差異,但其實肯定沒有“更進化”的說法,最多也只有各自更適應自己的環境。

關於東亞人(我只找到中國人和日本人的相關研究)小腳趾頭普遍少1塊骨頭的原因,有一些人認爲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小腳趾頭多一節的情況下,它會變得更靈活,從而提供更好的支撐和抓地。

由於許多歐洲人生活在相對寒冷的地方,他們的體型相對會大一點,所以更多人小腳趾多一節趾骨。

另外,也有人認爲長期以來東亞地區農業更爲發達,所以生活在這裏的人不太需要更靈活的雙腳去抓地,以達到更好的奔跑打獵。

不過,這些(可能)都是互聯網上流傳的說法,我並沒有找到相關研究用科學的方法來證明這些觀點。

其實,即便是沒有任何適應性優勢或者自然選擇的部分,不同區域出現這種腳趾骨頭數量不同的情況也是正常的,有一個專門的假說解釋這種現象——中性假說

該假說認爲,同一物種在不同區域演化出不同的特徵,但是這些特徵對生物來說沒有明顯的好處,也沒有明顯的壞處,純屬彼此減少基因交流後出現的差異。

關於東亞人和歐洲人小腳趾頭的差異,也有許多人也認爲這就是中性基因造成的,它不存在優勢和劣勢。

其實,不同地區的智人存在這種“中性”差異的情況還有一些,比如脂肪分佈,黑種人、白種人和黃種人的脂肪分佈情況是存在一些差異的,但是很難說這些差異具體位了什麼適應什麼。

最後

人類的骨骼其實還挺有趣的,它的數量其實會隨着時間推移發生一些變化,通常嬰兒剛出生的時候會有270塊骨頭,然後隨着生長有一些骨骼會融合,最終減少到204塊或者206塊,當然也可能是其它數目。

責任編輯:隨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