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在上映一部印度電影《起跑線》,講的是一對中產階級的家庭爲孩子選擇幼兒園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印度,但裏面的情節特別中國化,好像講述的就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


一對剛剛富裕起來的父母,想讓孩子去好一點的學校,但是呢,孩子多,好學校少,即使買了學區房,也不能保障孩子一定能進入好學校,孩子得參加各種培訓,家長也得接受各種面試,就算是有錢有關係,渾身的辦法都用上,入學的時候也未必如願。


我女兒6歲, 9月份就要上小學了。電影裏的故事天天都在我的身邊上演。每次去接孩子,聽家長們討論最多的就是各種培訓班和幼升小的各種手續。


要說不焦慮,那是假的。很多家長都是提前好幾年應戰,爲了孩子能夠上一個好學校,家長們真是拼命了。


能給孩子創造好條件,無可厚非。可問題是,焦慮的家長,加上流水線一樣的各種培訓,真得能夠成就我們的孩子嗎?

對此,我深表懷疑。


說實話,我沒有底氣說對說錯,畢竟養孩子是頭一回,我也是在不斷摸索學習中,只能說有一些感受、想法和大家分享。

 

起跑線上鋪滿父母的焦慮

 

我相信,你也經常聽到這句話:“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每次聽到,我都感覺很困惑,聽不太懂。什麼是起跑線,我們一生下來是要參加比賽嗎?大家跑着去幹什麼呢?

這句話不僅傳遞了一種理念——教育或者說人生,是一場比賽,而且帶有強烈的情緒,是一種害怕被落下,害怕輸了的焦慮感。


在電影《起跑線》裏,年輕的媽媽米塔就被這種焦慮附體了,只要一想到女兒不能進入排名前5的私立幼兒園,她就忍不住開始推理:如果孩子不能進好的私立幼兒園,她就學不好英文,長大後進不了外企,她就會孤單一個人,覺得自己是失敗者,不適應社會,然後被孤立,感到沮喪,開始吸毒……


好像孩子的未來如何,有沒有好工作,會不會快樂,甚至會不會墮落,都仰仗於現在能不能進入一個好的幼兒園。


未來一切的一切,都依賴於這一個好的開始。而這個好的開始,就是進入好的幼兒園。

如果進不去,那就是踏錯步伐,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完全失敗,沒有希望。

 

我覺得,這種邏輯在我們理性的時候,是很容易分辨對錯的。


我們有太多太多的經驗和事例可以證明,人生不是比賽,不是每個人都要走一樣的路,過一樣的橋。即便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追求成功,那麼通往成功的道路也不止一條,而是有千萬條。


我相信,這個道理大多數父母都懂。


但是,在面對孩子的時候,在處理學校和具體問題的時候,我們就沒有那麼冷靜了。


我們也會像米塔一樣,覺得眼前的事情,能不能去好學校,會不會說英語非常重要。


焦慮讓我們失去冷靜,也讓我們短視,不求遙遠的未知,只求確定的眼前。


可偏偏,教育這回事,恰恰是既要仰望星空,又要低頭走路。


我覺得,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仰望星空更加重要。

心有多遠,舞臺就有多大。沒有格局,就沒有未來。

 

起跑線教育=成績教育

北京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徐凱文老師,在一次演講中,發表了一個驚人且嚇人的調查:據他調查,北大一年級的新生中,有30.4%的學生厭惡學習,或者認爲學習沒有意義;有40.4%的學生認爲人生沒有意義。“現在活着只是按照別人的邏輯活下去而已”,甚至還有更極端的——他們動了放棄自己生命的念頭。

由此,徐凱文老師提出了一個“空心病”的概念,他說,不是學生空心了,是整個社會空心了,家庭和老師都有問題,這是教育的失敗。


像徐老師說的,能進入本大,這些孩子都很優秀,大家的起跑線都很高。父母們也覺得孩子教育的很成功,未來一片光明。


可是如果一個大學生,十八九歲,青春最飛揚的時候,卻厭惡學習,覺得人生沒意義。


我很難想象,他的未來真的會如父母所願,越來越高,一片坦途。

 


在近些年的心理諮詢中,厭學的孩子非常常見。


每次做這樣的諮詢,我都很感慨。


9年義務教育+3年高中+4年大學,至少需要讀16年的書。


如果一個孩子厭惡學習,認爲學習是一件無趣又無法勝任的苦差事,你能想象,這16年裏,他每天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嗎?


一個孩子告訴我,他以前天天就是混日子,爲了父母不得不去學校。現在呢,混都不想混了,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你看,在學習這件事上,成績好的孩子和成績差的孩子都會出問題,他們的感受也是一致的,都是討厭學習,沒有興趣。


這些年輕人有些聽話,有些叛逆,他們普遍缺乏主動性,缺乏對自己明晰的認知。


我是誰?我喜歡什麼?擅長什麼?我的理想是什麼,目標是什麼,我可以做什麼?


其實,孩子們對這些問題非常感興趣,但是,父母和老師不會跟他們討論。


我聽到最多的是這樣的話——“我爸媽不關心這些,他們只盯着成績。”


學習,不僅是學習知識,還要學習認識自己,認識別人,認識社會。這是一個人“自我”形成的過程。


起點高也好,低也好,好學校也好,差學校也罷,比“在哪裏”更重要的是“你是誰”。


沒有完整且獨立的自我,恐怕是在哪裏都找不到北。

 

自己跟自己比 不斷刷新起跑線

 

起跑線是一個體育比賽的術語,很明顯有比較的意思。

讓父母們焦慮的也是這一點,社會競爭這麼強,唯恐孩子不如別人快,不如別人好。


可是,人生不是一場短跑,不是十幾秒一鼓作氣就能決定勝負的。


人生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就算我們只攫取學習階段,16年到20年,這場馬拉松也足夠漫長了。


大家都知道馬拉松比賽起跑線真沒那麼重要,早幾步晚幾步不關勝負。


馬拉松比賽大家拼的不是起跑線,而是耐力和後勁。


有經驗的選手都不會一上來就使蠻力,他會懂得把控自己,調動自己。


我想馬拉松可能是最孤獨的跑步運動,這個過程不是和別人比賽,而是和自己的身體對話,和自己比賽。


喜歡長跑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說:“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麼說,我都認爲自己的感受纔是正確的。無論別人怎麼看,我絕不打亂自己的節奏。”

 

與其和別人比,不如和自己比。


如果人生真有起跑線,那麼我們起跑線也是不斷變化的。


對於3歲孩子來說,能獨立喫飯睡覺,適應幼兒園就是起跑線。

89歲的孩子喜歡學習,找到感興趣的方向就是起跑線。

高考考上大學是一個新的起跑線。

然後畢業又是一個起跑線。


等到你工作幾年以後,你會發現,沒有人還關心你是哪個學校哪個專業的,大家更關心過去的幾年裏,你接受過怎樣的訓練,幹出了什麼樣的成績,這些纔是你未來人生的起跑線。


一個好的開始,只是一個開始。一個糟糕的開始,也只是一個開始。

 

常常聽到有人抱怨:我小時候學習不好,高考也沒考好,英語不好,沒有技能等等。

好像現在的不如意都要歸結到十幾年,二十幾年,甚至三四十年前的“起跑線”。


我常常忍不住問:那麼在過去的幾年裏,你做了哪些努力和改善呢?

對方一臉愕然。


這個世界轉得越來越快了,以前說十年磨一劍,現在三五年就有一次大變革。以前說十年一個代溝,現在三年就有代溝。


高考不理想不要緊,你還可以考研究生。英語差也沒關係,想學什麼時候都不晚。至於技能呢,大家都是學來的,想學什麼,現在就可以報班。


只要你想努力,想改變,任何時候都是起跑線。

父母纔是孩子的起跑線

 

諮詢時,常常會碰到這樣一類父母:

他們把孩子帶到諮詢室,告訴諮詢師:我的孩子“有問題”,我們把孩子交給你,請你給我們把孩子教育好。


深入瞭解情況以後,常常會發現:這些孩子“有問題”很正常,在他生活的家庭環境下,這些“問題”都是孩子有樣學樣地從父母身上學來的。


情緒失控的孩子,一般都有情緒失控的父母。

厭學的孩子,一般都有強壓型,粗暴型父母。

打人的孩子一般都被打過。

大喊大叫,情緒失控的孩子,一般都被吼過。

不自信的孩子,一般都被打壓過。

不自愛的孩子,一般都沒有被好好愛過。


很多家長一邊對孩子說,“你要好好說話,不能無理取鬧。”一邊又衝着孩子大喊大叫。

還有的家長,一邊打孩子,一邊告訴孩子,“看你還敢打別人!”


孩子接收到的是完全相反的信息。他不會聽你說的,他會學你做。

所以,你想讓他學會的,你要先做到。

 

現在父母對教育越來越關注,很多媽媽都在看書,讀公衆號的文章。


有位媽媽告訴我,“看得多了,瞭解得多了,知道自己以前犯了很多錯,但是也越來越困惑了。很多時候這本書和那本書的方法是矛盾的。到底誰的對?我該怎麼辦?”


我覺得我們把教育複雜化了,好像教育孩子是一門非常難以掌握的學問。


其實教育沒那麼複雜,家庭教育尤其簡單。

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只要你能夠做到,不用教育,示範就好,孩子會一步一步跟上你的。


這就好比你和孩子出去散步,你走在前面,不用告訴孩子前面有什麼,這是北方還是南方,你要怎麼走,他會一步一步跟着你的。


如果你自己做不到,完全指望教育把孩子“教育”好,那就太難了。

 

在朋友圈看到一段話,我覺得說得特別好。


她說:


我一直不認爲世界上存在“教育”這個東西,我覺得所謂“教育”,不過是種相處的藝術。


一旦兩個人的關係,成爲“教育者”與“被教育者”,多少沾上專制。


教育者絕對正確嗎?

被教育者永遠只是在“被教育”嗎?


教育孩子,是一種和孩子相處的藝術,與其說你在教育孩子,不如說是在相處的過程中,用你的人格影響孩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