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政治技術可以決定政治成敗。

文/塗子沛(微信公號:塗子沛頻道)

9月27日,美國總統大選舉行了首場電視辯論,希拉里和特朗普首次正面交鋒。

場外,一大批數據專家正在忙碌着。當技術應用在政治領域時,我稱其爲“政治技術”,通過美國的大選,我們將會看到,政治技術如何把個人行爲與國家命運聯繫到了一起。

回顧過去半年,希拉里和特朗普的民調支持率交替領先。以CNN/ORC的民調爲例,今年4月,希拉里以54%領先特朗普的41%;7月,希拉里(39%)被特朗普(44%)反超;8月,希拉里再次領先;特朗普在9月初再次反超。首場電視辯論後,希拉里又領先。

雙方你追我趕,民調也各執一詞,這讓選情更加撲朔迷離。這種民調的博弈一直要持續到大選的前一天,然後靜靜地等待結果出爐,而今年不同的是,有技術公司宣佈,在11月8日大選日仍然會發布他們的預測結果。

在投票當天的大選日不發佈預測的結果,這是美國的媒體和民調機構持續已久的傳統。

實時更新的預測,跳動的數字,將讓這場選舉變得更加緊張和激烈。

“麻痹效應”和“光環效應”的互博

之所以大選日不發佈預測結果,一是因爲傳統的調查和預測時間週期長,選取樣本、採集數據、分析數據都需要時間,在大選日調查,還沒來得及分析,投票結果可能就統計出來了;二是肥肉好喫,但不一定咽得下去,選舉結果馬上就出來,預測的風險大,預測對了並不討巧,要是錯了可能會賠上整個公司的聲譽。

更重要的是,預測結果還可能形成對選民的干擾,影響選民的投票行爲。一旦這種預測被利益綁架,後果相當嚴重,爲了避免人爲操控投票的進程,有一些國家立法禁止選舉期間發佈預測。

因爲預測導致投票過程受到干擾,這樣的事在美國曆史上多次發生。

1980年大選的投票日,在還沒有完成投票的情況下,就有新聞媒體在電視報道中宣佈里根將會當選,這導致了有些還在投票站排隊的選民放棄投票、直接回家了。儘管後來統計表明相關城市的投票率並沒有顯著下降,但美國國會還是傳訊了當時參與報道的傳媒公司,批評了他們的做法。2000年大選,又因爲在佛羅里達州投票結束前發生的類似錯誤,有媒體再次被國會傳訊。

但是,今年的情況已與往年不同。有很多數據科學家正試圖顛覆這種傳統,他們會在選舉日當天不斷更新關鍵州的選情、發佈自己的預測結果。

他們認爲自己擁有比傳統民調機構更多的數據源,也建立了更精緻的數據模型,那麼這種做法會不會觸發法律的反彈呢?美國社會是否能容忍這種過程的透明化帶來的選舉樂趣和遊戲規則上的改變呢?

沒有實時數據時,大家跟着感覺走,聽從內心的召喚。有了實時數據,就意味着投票過程透明化了,你可能知道別人作出了什麼選擇,也知道自己的選擇可能造成的影響,意外和故事就在這裏產生了。

在深入探討這一問題之前,我要先介紹一下心理學上的兩個詞彙:“麻痹效應”和“光環效應”。

把票投給誰,看起來是深思熟慮的結果,但其實也是投票箱前的瞬間判斷。你不可能指望每個選民都對候選者瞭如指掌,一直作出理性的選擇,而且隨着選情的深入,選民的態度並非一成不變。特別是在一些立場不堅定的搖擺州,預測的結果可能會瞬間改變選民的態度,增加選舉的變數。

“麻痹效應”是指選民得知自己支持的候選人已經在民調中佔據了優勢,認爲反正會贏,從而放鬆了對選情的關注,在選舉中出現懈怠,可能去打球、逛街,而不去投票。而相反,落後一邊的選民同仇敵愾,個個都去投票,造成了多的變少、少的變多的反轉。

選舉中還會出現“光環效應”——選民會在最後一刻把票投給聲勢較高的候選人,所以在預測中領先的競選者,例如現在的希拉里,將提前擁有光環,獲得更多選票。這是因爲很多人都有從衆心理,當個體受到羣體的引導或壓力時,會隨波逐流地做出與大多數人方向一致的決定。

這兩種效應放在一場實力懸殊的角逐中,自然左右不了大局,一旦選情膠着,就可能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這正是我希望看到的,競選雙方勢均力敵、難分伯仲,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顯示出大數據和政治技術的作用,爲這個時代注一次腳:政治技術可以決定政治成敗。

正因爲有了這兩種效應,實時發佈的預測結果,將令希拉里、特朗普更加緊張,雙方都會擔心自己獲得“麻痹效應”,而對手獲得“光環效應”,必定鏖戰至最後一刻。

雌雄爭霸,數據“廝殺”,選舉是一場心理戰,數據與人性的互動第一次成爲選戰的亮點。

選民的選票可能被大數據“算計”

現在的選舉更是一場技術戰。

要改變投票的結果,最有效的辦法還是改變人。研究表明,爭選票的重點是爭取“搖擺派” ,或者我們常說的“牆頭草”,這些人可投可不投,可淡然地當一次“麻痹效應”,也能聚合出一個“光環效應”,關鍵是得讓他們有效地行動起來。

問題是誰纔是態度搖擺的選民呢?這個時候就需要大數據上場了。

過去,爲獲取這一情況需費盡周章,結果也可能有較大偏差。如今,有了新技術,競選者們可以精確地通過數據“讀”懂選民的潛在態度。

有報道說,特朗普在用英國的一家技術公司助選。該公司擁有多名數據科學家,號稱可以根據選民個性、價值觀的不同投放不同的宣傳詞。這家公司已經通過選民在Facebook的“點贊”信息,並結合投票記錄、人口統計數據和消費支出確定了約2000萬“可說服”的、態度搖擺的選民,然後向他們推送有特定心理目標的信息。

技術在選舉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今年6月,谷歌曾曝出其搜索中的“自動關聯詞條”功能做出了有利於希拉里的推薦,在谷歌輸入關鍵詞“Hillary Clinton cri”,關聯詞爲“希拉里犯罪改革”,而非“希拉里犯罪”。也有人推算,谷歌如此這般暗渡陳倉幫助希拉里,將影響300萬張選票的歸屬。

這也是用數據幫忙,更加隱蔽,也更加有效。在無形之中,替你作出了選擇,在無形之中,增加了你對候選人的好感,這種微妙的幫助也會在選情膠着時刻發揮它的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