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啓超,是中國近代史上在思想文學等方面具有極大影響力的一個人物,他參與的公車上書、戊戌變法活動都給中國近代史帶來了極大的影響。不得不說,梁啓超的一生,是很成功的,子女也都很爭氣,但他的成就與成功以及家庭的美好都是因爲背後有妻子李蕙仙的支持和幫助!

1926年,梁啓超因便血腰疼到協和醫院診治,被診斷左腎結核,需要切除,可卻因護士疏忽,導致主刀醫生錯切健康的右腎。所以,本來是左腎患病,不僅沒治好左腎,還把健康的腎給弄沒了!!這不是人們常說的病上加病,雪上加霜嗎!!因此這給梁啓超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在三年後便隨李蕙仙而去了(李蕙仙是在1924年因乳腺癌去世的)。而在這三年的痛苦中,梁啓超對於妻子李蕙仙甚是痛念,曾對大女兒思順自責說是不是因爲有一次跟李蕙仙吵架,才把她的乳腺癌吵出來的(梁啓超與李蕙仙感情極好,一生只吵過唯一的一次架)。由此可見,梁啓超是有多愛李蕙仙,多想念李蕙仙,纔會有這僅有的一次吵架並且深深銘記,纔會像個孩子一樣自責成這般!!

但是想來也是情有可原的。當年的李蕙仙比梁啓超大四歲,卻慧眼識英才,不愛金錢愛文章,"非梁不嫁"。李蕙仙本是大家閨秀,擅長琴棋書畫,有才女的美譽。但從未嫌棄梁啓超家境貧寒,把髒活累活都做得井井有條,對大兩歲的繼母也是尊敬有加,對於她的優良品質和言行很多人都讚不絕口,這也更讓梁啓超由衷佩服這樣的女子!兩人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梁啓超忙“事業”,李蕙仙就甘願做其後盾,鼓勵他,照顧好兒女的生活學習,甚至對窮學生和梁啓超的外甥侄子們的生活學習也從未含糊,免去他一切後顧之憂!正如梁啓超所言:結婚以後,常受夫人之策勵和幫助。年輕時無錢買書,夫人便將陪嫁時的首飾變賣給了丈夫。中年時,屢遇艱險,夫人以大義鼓勵我的勇氣。因此,在這一段時間裏,梁啓超回憶中的妻子,該是滿懷心酸與感激的吧!對她是深情款款從未忘!!

你可能無法知道這兩人的感情是有多麼地深厚!但每一段史實,每一段梁啓超的話,都足以流露對妻子的真情!他們這一生中始終恩愛如初,在學術界傳爲佳話。在妻子病逝之時,梁啓超極爲悲痛,

一篇《祭梁夫人文》:我德有闕,君實匡之;我生多難,君扶將之;我有疑事,君榷君商;我有賞心,君寫君藏;我有幽憂,君噢使康;我勞於外,君煦使忘;我唱君和,我揄君揚;今我失君,隻影彷徨。

可以看到梁啓超與李蕙仙的一生扶持相依,可以體會到這對患難夫妻之間的互敬互愛、互相信任的不尋常的感情。所以,在李蕙仙去世後,而梁啓超又病痛纏身,過往的回憶又那麼美好而辛酸,內心該是怎樣的焦灼與痛楚?!

我一直都覺得,李蕙仙與梁啓超一起經歷了清末民初政壇、文壇的驚濤駭浪,她總是給梁啓超以安慰和鼓勵,與梁啓超相依爲命,助梁啓超施展才華,替梁啓超抄錄文章,做梁啓超文的第一位讀者……這一切的一切,或許更多,都是她們深深將對方放在心底的表現。或許你們還可以看見很多令人羨慕的相愛相守的情感,但是我想說,梁啓超和李蕙仙,一定也會是你欽佩和羨慕的!!

或許是病重纏身,或許也有對妻子太沉重的回憶,所以梁啓超與李蕙仙,雖未能同年生,卻是同歲死。

文丨茵茵『原創』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