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9日,中國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中美貿易摩擦可能引發整個亞洲經濟的波動。”那麼,中美貿易戰會走向何方?又將如何影響亞洲各國經濟體?下面我們就來深度的分析下:先來看看兩國各自

4月9日,中國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中美貿易摩擦可能引發整個亞洲經濟的波動。”

那麼,中美貿易戰會走向何方?又將如何影響亞洲各國經濟體?下面我們就來深度的分析下:

先來看看兩國各自的優劣勢:

第一,中國具有制度優勢。中國是政治經濟學,特別是十九大組織人事思想高度統一,具備了堅決的執行力。美國是經濟驅動政治,國內兩黨制輪流執政,一旦利益集團的經濟利益被傷及,內部容易分化,如搖擺州投票問題、華爾街資本與產業資本、美國在華企業及其國內企業利益等。

第二,中國具有巨大市場規模優勢。14億人的全球最大統一市場對任何國家都具有足夠吸引力,並且還在快速發展,這將成爲分化美國內部利益集團及團結其他重要國家的關鍵支撐。

第三,中美產業的互補性強。與日本80-90年代直接在家電、汽車、半導體等行業與美國直接競爭不同,中國產品以中低端的組裝加工爲主,對美國民生具有重要影響;而美國優勢在高端製造和服務貿易,互補性強成爲貿易戰升級擴大的重要制約因素。

第四,劣勢在於貿易戰經驗不如美國,美國在美蘇、美歐、美日貿易戰中積累大量經驗,同時自二戰後建立霸權體系已達七十餘年,在金融、科技、軍事等領域擁有廣泛的霸權資源。

美方還有的牌:美方統計對華貨物貿易逆差3752億美元,增加圍繞《中國製造2025》擴大對中國貿易戰範圍;升級至服務貿易,限制中國專家和技術人員赴美;升級至投資,嚴格審查中國企業赴美直接投資;進一步收緊對中國高科技產品出口和知識產權轉讓;聯合盟友包圍遏制中國,擴大至金融戰、匯率戰、經濟戰、資源戰等。

美國日益衰落的經濟實力與仍然強大的軍事霸權並存,中國日益崛起的經濟實力與仍然相對不夠強大的軍事力量並存,將是未來全球治理的重大挑戰和不穩定因素。

中方還有的牌:貨物貿易尚有對1000億美元加徵關稅空間,精準還擊美國能源領域(稀土、石油),打擊政治搖擺州的產業以分化美國,以打促和;擴大至服務貿易,中國對美服務貿易爲逆差,其中對美旅遊進口307億美元;充分利用14億人口的全球最大統一市場這張最大的牌;聯合歐盟、亞洲、非洲等其他國家和地區,擴大“一帶一路”;匯率貶值;拋售美債;限制美國企業投資。

未來中美貿易戰形勢,主要有兩種情景:

一、短期邊打邊談,以“升級─接觸試探─再升級─再接觸試探─雙方妥協”結束的可能性大,打是爲了在談判桌上要個好價錢,鬥而不破。但中長期隨着中美經濟實力的此消彼長和經貿競爭性的增強,貿易摩擦具有長期性和日益嚴峻性。

二、如管控失當,中美貿易戰全面升級,不排除後續擴大到金融戰、經濟戰、資源戰、地緣戰等,“來啊,相互傷害”,美方將動用其二戰以來建立的霸權體系從貿易、金融、匯率、軍事等全方位遏制中國,新鐵幕將在太平洋上空落下。我們認爲雙方應爭取第一種可能,貿易戰的結局只能是兩敗俱傷,中國正處在偉大復興的戰略機遇期、不願打也不怕打,貿易戰真正傷及美國利益時也會遇到國內阻礙。

再來看看,對其它亞洲國家的影響:

1.經濟影響: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採訪進一步指出,亞洲國家現有一個非常著名的亞洲生產網絡,這個網絡是全球價值鏈的合作體系。

中國出口美國的商品,還包含了大量從亞洲各個國家的進口。蘋果就是典型的案例。

如一部iPhone手機,顯像面板可能來自韓國,各種零部件可能來自馬來西亞、日本等,各種資源性產品可能需要東南亞各國提供。

“就像是一條產業鏈上,兩個鏈條停擺了,其他鏈條再有用也沒辦法了。”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說。

所以,中美之間爆發貿易戰,包括電子信息產品、汽車產品、機電產品甚至是紡織服裝,整個價值鏈的網絡生產體系都會收到很大的衝擊,整個經濟秩序以及商業夥伴關係都會發生變化。

“所以,包括日本、韓國等在內的智庫、企業人員都非常擔憂這一點。”張建平說。

2、地緣政治:“我們看到貿易爭端很大程度上受國內政策影響,尤其是美國國內的政策,國內的矛盾進一步傳導至國際貿易。”Sanjaya Baru說。

日本央行前總裁白川方明對此持不同觀點,他認爲,不能太過關注政治的問題,中美雙方應更加關注經濟發展的基本面,理智思考。

在白川方明看來,日本上世紀90年代經濟泡沫破滅,美國施加壓力是部分原因,另外也與日本人口結構變化、經濟增長速度下降有關。

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戴相龍指出,中國改革開放40年,GDP年均增長9.4%,後10年增長7.9%,近5年增長6.9%,這不是經濟衰退,更不是經濟週期性的表現,而是國家主動、自覺調整經濟發展戰略的結果。

他還預測,今後20年,甚至於本世紀中葉,亞洲仍然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地區。

3、一帶一路:在全球化發展的今天,亞洲經濟體之間的聯繫也越來越緊密。

“一帶一路”倡議爲亞洲各個國家發展搭建了新的平臺,除此之外,中國東盟自貿區、中日韓自貿區、上合組織、金磚國家這些組織也在國際交流合作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美國應該認識到,有些產品是除了中國製造以外,其他國家無法制造,就算其他國家能夠製造,中國還具備規模經濟優勢、產業集聚優勢、上下游產業鏈優勢,相比之下,一些東南亞國家對中國的替代能力並不如美國想象地那樣強。

在短期之內,亞洲各國要加強聯合與協作,進一步開拓亞洲市場及域外市場,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對貿易摩擦可能帶來的風險作出預判。

最後,在美國祭起貿易保護主義和民粹主義大旗的同時,中國向世界宣佈將以更大力度更大決心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現在正是考驗雙方戰略智慧和定力的時候。

文章轉載自:一起學私募

文章來源:大公網、新浪網

【聲明】轉載自其它平臺或媒體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本平臺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若侵犯著作權,請主動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據,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章,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關於我們:

發起人孫春光 學歷:天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本科、保送通信與信息系統碩士 。

現擔任全國工商聯民辦教育出資者商會EMBA聯盟專委會祕書長;北京左右逢源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合夥人;愛投(ITOU)高管會創始發起人;IT高管會創始發起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