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老齡化問題,巨大的人口基數已是老生常談。人口結構變化的背後,是隨之而來醫療問題,失能老人的照護問題。

對於基層市場而言,老人的醫療需求無疑是剛需,在近年政策的春風吹到之時,基層的老年照護服務是否已經跑出自己的形態?當互聯網+護理頻頻被討論時,又會給現在的養老市場帶來怎樣的變化?

輕量化養老服務背景:老人未富先老,醫療需求高

歐美和日本進入老齡社會時,人均GDP一般在5萬-10萬美元,我國尚不足1萬美元,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國家。與此同時,由於我國工商業的快速發展以及獨生子女政策,在外出務工人員增加的同時,獨居、空巢老人成爲一個龐大羣體。預計未來二十年將有過半的老人變爲空巢老人。

護理是剛性的需求,而養老則是具有一定彈性的需求。在未富先老的社會背景下,高端養老服務難以普及,市場將重心放在老年人基本需求的滿足上。醫療服務、護理服務、心理疏導和監測成爲市場需求。

在這樣的背景下,“改革”成爲養老政策發展主線。2018年既是改革開放的40週年,同時也被認爲是養老的“改革年”。大大小小的政策中,“改革”也成爲貫穿養老事業發展的主軸線。除了宏觀政策中屢次提到對醫養結合、居家養老的推動,地方的政策也積極響應,探索居家爲基礎、社區爲依託、機構爲補充、醫養相結合的模式。

在各地的政策中,較爲突出的是武漢、上海等養老重地。據一位武漢養老市場的資深從業者透露:“去年以來,對基層影響最大的是武漢市民政局發佈的2018年1號文與20號文。”她所指的這兩個文件,分別是《武漢市推進“互聯網+居家養老”新模式實施方案》與《武漢市“互聯網+居家養老”設施建設標準(試行)》,主要內容是針對嵌入式和中心輻射式社區養老機構,併爲具體的服務制定功能、選址、建設等規範。這兩個文件,影響許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開始轉型,逐步走向社區養老院。

而今年由泰康集團與九州通合辦的世界大健康博覽會大會的會場就在武漢,這與武漢的政策成熟、市場土壤肥沃不無關係。

雖然在政策鼓勵下,社區的養老服務有了新的商業形態,但實際上對於經營者來沒有太大變化,相反壓力越來越大。介入“互聯網+護理”等新型模式,養老、護理服務內容以及價格遠遠超出當今社會的收入水平。

互聯網+護理政策試點,補足醫養結合中“醫”的需求

2019年2月,國家衛健委正式發佈《關於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及試點方案,確定今年2月至12月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廣東試點“互聯網+護理服務”。

方案明確,開展試點的機構必須是確定取得資質並已具備家庭病牀、巡診等服務方式的實體醫療機構,派出的註冊護士應當至少具備五年以上臨牀護理工作經驗和護師以上技術職稱。“互聯網+護理服務”重點是高齡或失能老年人、康復期患者和終末期患者等行動不便的人羣。試點醫療機構在提供“互聯網+護理服務”前對申請者進行首診。

正是像近日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所說的,這是對現有資源存量的盤活,把現有的護理服務在總量供給不足的情況下,藉助互聯網技術平臺的方式來提高有限的護理服務資源的利用率。

實際上,在政策認可之前“網約護士”這種形式之前,根據易觀的《中國互聯網居家養老服務專題分析2017》,在2012年到2016年期間,上門護理服務以及互聯網養老創業項目就曾於2014年呈現爆發態勢。

這是由於“互聯網+”的興起,養老創業項目也隨之爆發,早年隨着上門服務的火爆,出現不少非理性投資。但那時的概念普遍稱這種商業模式爲——“O2O”。隨着O2O浪潮落幕,居家養老市場也進入理性發展期。

從商業形態上來看,居家養老上門服務本質上是具備地域性和分散性的O2O服務,上門護理服務在短時間內會快速發展,但單純的上門模式在養老產業中只是一種中間形態,未來將與機構或社區相互合作,以尋求服務能力的拓展與價值的最大化變現。

“雖然有政府的補貼,但是目前還不是一個最理想的狀態”

在今年5月8日的衛健委關於護理事業的例行發佈會上,焦雅輝透露2018年底,全國註冊護士總數超過400萬,相比2017年底的總數380萬人,每千人口護士數2.74的數據有所上漲。但是面對4400萬失能失智老人,即使到2020年底達到了計劃的445萬註冊護士的目標,老年照護的缺口仍然巨大。

數據顯示,2018年底,護理院(站)近800餘個,康復醫院800餘個。老年護理從業人員隊伍壯大,醫療護理員培訓制度正在建立,老年護理服務逐漸由機構內延伸至社區和家庭,護理服務也跟隨醫改的腳步開始分級。

康樂年華養老產業集團副總經理龍攀介紹,康樂年華從2006年開始涉足養老產業,12年來,已經在湖南、江蘇、上海、山東、安徽等地運營了30餘家醫養機構,近6000張牀位,服務數萬老人。2018年10月,康樂年華與華人照護兩家企業聯合發佈聲明,宣佈兩家達成戰略合併。半年後的“養老產業陸家嘴峯會”上,龍攀再次對外透露,合併後的康樂年華集團已經獲得明安資本1億元的A輪投資。

龍攀認爲,雖然目前養老服務是以機構爲主,但從長期來看養老服務的供給結構,社區和居家環境中的養老需求會更加突出,因此康樂年華也正在結合市場和政策的方向,做一些積極的探索。“目前行業內還少有在社區居家養老方面的成功模式。”

“康樂年華集團除了機構養老業務,近幾年藉助政府在社區居家養老方面的扶持政策,利用社區中的閒置物業,打造嵌入式、微型化、連鎖化的針對半失能老人的“齡家照護”模式。“齡家照護”集中了傳統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的三種優勢,打通了養老服務最後一公里,是真正‘家門口的養老院’ 。”

龍攀所指的“社區養老”就是現在政策鼓勵發展的“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據一位資深養老從業者透露,大部分老年人在社區中的需求,主要是喫飯和娛樂活動。

同時他也認爲,在運營成本上,相對於集中服務的機構養老模式,居家和社區養老的模式要承受更高的運營成本。雖然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潛在需求量很大,但需求方高度分散,且需求碎片化、多樣化,需求頻次不穩定,導致社區居家養老的運營成本與收入難以匹配。龍攀告訴動脈網記者:“你不知道客戶什麼時候要你去上門做服務,但是服務人員卻要每天都有,今天做一單,明天做兩單,即使也有政府採購服務做保障,但是總體運營成本還是比較高,難盈利。”

居家養老盈利模式待解

養老項目的盈利性是大家最關注的問題,一般來說,對於機構而言,主要看牀位入住率是否能夠覆蓋前期投入成本與運營成本,各個項目的成本及收費標準有所不同。而社區照護的運營主要在人力成本上,據前述養老從業者透露,在單純的社區日託方面,目前除了喫飯是可以計算的,其他的基本都是“賠本買賣”。

德勤的報告指出,目前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內容主要包括生活照料、託養服務、心理慰藉以及文化服務等,此類業務與家政服務的區分度不高,許多服務內容傳統的家政服務人員也能完成,因此個人付費用戶對此類服務企業的認同度相對一般。

在此前也曾有養老行業的創業者表示,雖然政策鼓勵日間照料中心和打造智慧養老社區等方向,但是社區的嵌入式機構由於缺少醫療護理服務,只提供生活服務,一直是處於冷門狀態,但是很奇怪的現象是,最賺錢的是“給老人做飯”。

提到助餐,就不得不提到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民政部等相關部門發佈的政策《加大力度推動社會領域公共服務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一文要求補足公共服務短板,其中養老佔很大篇幅。而在《行動方案》中提到的四大重點任務之一推廣城鄉社區助餐服務,關鍵就是解決老人的喫飯問題。

實際上這是承襲了最先在日本出現的“日託養老”概念,實際上是與幼兒託付一樣,目前在國內已有城市進行試水。主要從業者是家庭管理爲主,負責的內容只是提供飲食、服藥、日常娛樂等基礎照護,但是目前在支付和服務內容仍然有隱患,在社區中仍屬“冷門”,只是在政府提供場地和運營補貼方面,有一些政策。

關於居家養老、社區日間照料、嵌入式養老機構的促進政策不斷出臺。對企業的影響是,更加考慮如何拿到更好的地段,更好的場地去提供服務。具體問題更加依賴於前期的採購,比如所需要的牀、適老化設備等一系列用品。同時,在義診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如何平衡社區居家服務中心的活動也是主攻社區的企業需要考慮的問題。

B2B還是B2C,社區機構輻射照護或可驗證

民政部養老服務業專家委員會委員、醫學博士烏丹星曾提出這樣的觀點:“我國三級養老服務體系構建的目標、方向和邏輯是對的,這個體系先提倡居家養老,同時社區給予支撐,居家養老照顧不了的時候可以進入機構養老,三級養老服務體系包括了從居家養老到社區養老再到機構養老,或從機構養老返回到社區養老、居家養老的往返過程。”

根據德勤的研究,居家養老的商業模式包括B2B、B2C兩類,目前大多數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企業的商業模式主要是先通過“B2B”業務搶佔地盤,擴展商業版圖,待積累一定輻射社區後,繼續在區域內開展“B2C”類業務,開拓新的用戶或者向已經服務的老人提供政府採購外的增值服務。

現代人未富先老,醫療需求高!政策鼓勵背後,社區養老盈利成問題

預計在未來3到5年裏,居家社區養老主要的付費方依然是政府,B2C業務仍處在探索和需求挖掘的階段,業務佔比較低,市場參與者將來應重點關注對個體付費習慣的培養。

從這樣的方式來看,先有“站”,再上門,是一個可行的商業模式。從動脈網記者接觸的福壽康和金牌護士兩家企業,護理站和社區驛站都是其提供居家服務的基礎。

其中,在商業形態上,福壽康採取的是社區和居家康復護理疊加服務的思路,並且很重要的是,福壽康目前僅在上海地區佈局,是“上海市高齡老人醫療護理保障計劃”和“長期護理險”的首批定點服務機構,已成立站點42個,旗下員工2500餘人,客戶數達2.5萬人,年度服務超250萬人次。

雖然,就市場對養老服務的購買率而言,社區、居家養老形態與機構養老有一定差距,但是,隨着近幾年政策的大力推崇,對於基層的老年照護問題,目前政府一般都會提供場地和運營補貼。

龍攀告訴動脈網記者,以日間照料中心爲例,政府會按照站點的不同檔次直接進行補貼,此外,對於機構而言,也有按人頭補貼的部分資金。

在玖玖整合照護CEO王冉銘看來,傳統的養老機構牀位是固定的,關起門來做服務,有多少牀位就服務多少老人。但如果打開圍牆,利用養老機構的醫療技術、專業團隊和後勤資源來支撐社區網點,從社區網點作爲出發點去爲周邊的居家長者老人提供服務,可輻射的範圍更加寬廣,能夠爲更多的長者提供更專業的服務。

每位長者在不同的階段需要的照護是不同的,爲突破傳統由單一護理員照護老人的方式,以及家庭、社區、機構和醫院之間非此即彼的割裂狀態。玖玖整合照護將目標鎖定在75+,以長者爲中心,以“長者評估”爲入口,以“醫院-機構-社區-居家”四級服務的聯通爲核心,以“個案管理”爲手段,爲長者提供全過程服務。

王冉銘說:“整合照護型養老機構跟傳統養老機構的差別在於,在有機會的情況下,有效地去利用現有的醫療資源支持社區居家養老,300個牀位可能會服務800名甚至更多長者。”

在服務模式上,有別於直接面向社區和家庭,河北凱爾艾德養老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爾艾德”)選擇的是承接政府採購服務。凱爾艾德創始人王博告訴動脈網記者,政府會大批量採購企業的助餐助浴等服務項目,以虛擬貨幣的形式發放給老人,老人可持幣直接到該企業的服務網點進行“消費”。實際上,這也是政府對居家養老形態支持的一部分。

在此前的採訪中,有創業者向動脈網記者表示,中國的養老問題很大部分是因爲缺錢,“老人也沒錢,企業也沒錢。”因此,許多保障老年人健康的服務其實是由政府在買單,民營資本由於缺乏可觀的盈利模式,市場化進程受到阻礙。所以在商業模式中,政府實際上成爲了B2B模式中的“B端”。

從商業的角度來看,支付問題是關鍵問題,不提支付問題,宏觀的指向只是一種鼓勵,終極問題還是要搞清楚老年健康的支付方,如長期護理保險的試行制度就是實實在在的利好。

這與醫療內的慢病、康復等問題如出一轍,在效果可見的前提下,解決支付問題,目前還是要依靠長期護理保險的普及。

中國的長期護理保險(簡稱長護險)目前在上海、青島等十五個城市試行之後,已經在更大的範圍內推廣落地。目前最關鍵的環節是長者評估的問題,什麼樣的長者能夠享受長護險?什麼樣的機構能夠獲得長護險的定點資格?如何通過有限的長護險資金,提供真正符合長者(個案)需要的服務組合?

王冉銘表示,長護險的評估實際涉及到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從資格和資金的角度,如何通過專業的第三方評估爲長護險當好守門員,確保資金用在合適的人羣;另一個方面是從效率和效果的角度,如何通過專業的個案管理爲長護險踢好臨門一腳,確保服務用在關鍵的環節。

從當前的市場情況來看,綜合各方觀點,目前的基層照護市場的問題包括:

民政局、衛健委責任交叉,責權不明

日間照料多爲承接政府採購服務

照護並未被重視

分散的居家照護增加企業運營成本

強地域性

專業護理人員稀缺

居民消費思維還未轉變

......

在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等18部門發佈的《加大力度推動社會領域公共服務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以居家爲基礎、社區爲依託、機構爲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更加完善,養老牀位中護理型牀位比例不低於30%。”

雖然市場還沒有探出一條好走的路,但就政策發佈的力度來看,國家在努力的扶持民間力量,把老年人的醫療、生活環境變得更好。而其中,社區和居家的壁壘較低,是社會資本集中發力的地方。

在有利好政策之時,企業仍需着力於自身的經營模式,不能盲目追求政策的方向。需從市場的缺口考慮、從受衆的剛需考慮,用新的方式、新的手段滿足老年人遠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

實際上,當老齡化成爲民生負擔,需要民間資本與政府等多方發力,才能改變人口結構與消費水平矛盾帶來的產業困境。而就目前的諸多困境來看,要實現基礎的老年照護,任重而道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