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歲的孫伯翔先生是一位優秀的書法大家,他繼承併發揚傳統書脈,將當代碑學成就推向了一座高峯。孫伯翔早年習唐楷,後來專注北碑,齋號“師魏”,一意研求北碑,朝臨夕摹,功深力厚,不僅將碑學風貌表現得極爲精準而純粹,同時也形成了極具自我表現力的碑學藝術風格。他推陳出新,影響巨大,因此被認爲是當代碑學的傑出代表,代表了當代碑學發展的時代高度,人稱“北碑巨匠”。

孫伯翔先生的名聲大多來自“北碑”,但他自己認爲“碑帖無町”,八十歲後,更放棄了早年那種刻意的雕琢和精準,隨意揮灑,碑帖兼修,而此時他的齋號,也早已變成“自適”了。

對話孫伯翔

問:有人提出,要讓13億中國人都成書法家,您怎麼看?

孫伯翔:那是不可能的事。如果13億人都成書法家,那科技進步怎麼辦?我倒是希望13億人都能寫好中國字,那就很了不起了,書法家只是很少一部分。

現在的大學生訛字錯字連續不斷,這都是打印的弊端,我提倡手寫作業,手寫論文。陝西省辦了件拙事,書協換屆,弄了好幾十個副主席出來;也做了件巧事,大學錄取通知書全用毛筆來寫。想想看,如果全國的大學都由老先生手寫通知書,那是什麼氣場?!

問:您的書法作品常常表現出一種生命力,甚至每個字都充滿生機,這一點如何做到?

孫伯翔:核心就是精到。每個字的零件就是點線,每個點線都具備一定的含金量,組合起來就特別好看,有力量。對待一整幅作品,寫字也好,畫畫也好,寫文章也好,作者要挑起矛盾,要做一個挑事的壞傢伙,但挑起事來擺不平了,沒招了,這是藝術家的失敗;挑起矛盾,平和矛盾,最後達到統一,談來談去,就是一分爲二,合二爲一。我雖然不會講,但我能感覺到這裏面有哲學的東西,除了哲學,還有物理,還有數學。

除了字內功,還要向大自然學習。所謂自然,就是大街小巷熙熙攘攘的人羣,天上下着小雨,人們擎着各式各樣的雨傘,各有各的神態,這就是自然美;再如錢塘江的一字潮,這就是大自然寫的橫;從飛機上俯瞰地上的河流,那就是天然的草書。古人就是這麼悟出來的。

問:能否具體談談“清涼境界”?

孫伯翔:還是打比方吧。多年前我去汾酒廠參觀,問廠長什麼酒最好喝。廠長說,新酒最甜最香,也最烈;陳酒最醇最柔,但僅有餘香。怎麼好喝,把兩者兌起來最好喝。

再有,當年對魏碑最鍾愛時,我喜歡康有爲那種霸氣,山林氣;但隨着年齡和閱歷的增長,不知不覺地,開始喜愛梁啓超了。把康有爲的字掛起來看着,它讓你亢奮,有精神,但也讓你睡不着覺,太霸氣了,甚至有點鬧心;但掛上梁啓超的,越看越清涼,越看越安靜,可以解疲乏。

作者:書法密碼

請關注

責編/監製:18205185903(侯先生)

聲明部分圖片、內容來源於網絡,非商業使用,由@在線藝術網(wwwzxys)整理發佈。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臺處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