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人有個習慣,路過宜良,總要繞進去喫頓飯,其中最主要的菜,就是一隻烤鴨。

以前不太注意,最近幾年來,聽說傳統烤法的烤鴨越來越少,就開始留心起來。

素語尋味:雲南宜良古法松毛燜烤麻鴨

用蜂蜜塗抹鴨子

宜良烤鴨最有代表性的是南羊地區,這次就找了一家南羊人開的老店。剛到店門口,就看到一排處理好的鴨子正等着進烤爐。老闆正在架子前,給準備進爐子的鴨子做“全身按摩”。

宜良烤鴨採用的是小麻鴨,個頭不大,肥肉少,賣相也沒有外地品種好。但是烤出來卻格外香,已經成爲了宜良烤鴨固定的原料品種。現在因爲量大,也採用人工飼料飼養的方式。

素語尋味:雲南宜良古法松毛燜烤麻鴨

定好型的鴨子

鴨子的處理過程步驟不少,每一個步驟都很精細,比如抹蜂蜜這個步驟,就要確保鴨子全身上下都要抹到,順便還可以給鴨子做個全身按摩。

然後再用小竹籤把鴨子的翅膀、胸部分別撐開定型,鴨屁股處還要插上一根小小的竹管,方便在烤制過程中把鴨子腹內的湯汁引流出來。

素語尋味:雲南宜良古法松毛燜烤麻鴨

燜爐烤鴨不是明火,師傅先將幹松毛結成辮子形狀放入爐內,點燃後將烤爐內壁燒熱到一定程度,將火熄滅,然後將生鴨子懸掛在爐壁周圍,蓋上蓋子。全憑爐內炭火和燒熱的爐壁燜烤而成。整個過程中還需要開蓋一次,將鴨子翻個面,排出鴨子體內的湯汁,然後繼續烤制。

師傅說現在松毛不可能全量供應了,只能用人工木炭來烤制鴨子。但他還是繼續遵循傳統烤法,中途翻面,排湯。把鴨屁股處的小竹管一拔,湯汁就流了出來,然後飛快的把鴨子再放回去,繼續烤。

素語尋味:雲南宜良古法松毛燜烤麻鴨

中途排湯、翻面

烤爐火候很關鍵,如果爐燒得過熱,鴨子就烤糊了;熱的溫度不夠,鴨子就生。爐子不大,一爐就是十二隻鴨子,賣得多的時候,只有耐心等。只有這樣燜烤出來的鴨子,纔可以做到鴨皮香酥,顏色醇厚,肉汁鮮嫩,口感鮮美。

素語尋味:雲南宜良古法松毛燜烤麻鴨

邱老闆操刀幾下就很輕鬆的把一整隻烤鴨砍成了小塊。上桌的時候仍舊是完整的鴨子形狀。甜麪醬、椒鹽、蔥段是最常見的標配喫法。

素語尋味:雲南宜良古法松毛燜烤麻鴨

酥脆的鴨皮灑上一點椒鹽,一口下去聽得到嘎吱的聲音,香脆的感覺可以直接充斥整個口腔。鴨肉不僅嫩,還很柔軟多汁,在鴨肉上再抹一點甜麪醬,喫起來甜、嫩、軟的感覺一起,口感分外細膩。

素語尋味:雲南宜良古法松毛燜烤麻鴨

素語尋味:雲南宜良古法松毛燜烤麻鴨

來兩張特寫看看,皮酥得可以裂開,皮下是薄薄的脂肪層,然後是雪白細膩的肉絲。怪不得這種小鴨子,有的男士一個人就能搞定一隻。我們三個人一隻鴨子兩個小菜,每人還添了一碗飯,都喫的乾乾淨淨的。

素語尋味:雲南宜良古法松毛燜烤麻鴨

我們離開的時候,天已經黑透了。邱老闆還坐在店門外,認真的削着明天烤鴨子需要用到的小竹籤。他從早忙到晚,所有鴨子的製作工藝一人包辦,才換來了剛纔我們口中的美味。他的一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別人不這麼做就算,我自己堅持,傳統不能丟。

還有幾段小視頻,等剪接好了發上來給大家看。喜歡覓食的喫貨們可以去嚐嚐,店裏還有很多特色時令菜和老闆自己泡的酒,價格也不貴。

素語尋味:雲南宜良古法松毛燜烤麻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