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是,宇文泰子孫卻完成了“大逆轉”消滅了高歡子孫,不僅恢復了北魏的疆域,甚至南下奪取巴蜀之地,爲楊忠父子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同樣是“三分天下”,同樣控制着偏遠之地,爲何劉備的蜀漢最終滅亡而宇文泰的北周(西魏)卻笑到最後。

同樣是“三分天下”,同樣控制着偏遠之地,爲何劉備的蜀漢最終滅亡而宇文泰的北周(西魏)卻笑到最後?

一梭煙雨:同樣是“三分天下”最弱,爲何宇文泰不同於劉備?

當然,曹操父子爲司馬懿子孫做了嫁衣裳,宇文泰祖孫爲楊忠父子做了嫁衣裳。北魏權臣爾朱榮被刺後,不可一世的北魏政權一分爲二,主體部分被爾朱榮部將高歡繼承,這就是控制着從今天山西、河南到河北、山東乃至半個湖北、安徽、江蘇的東魏政權,如同繼承人東漢主體部分的曹魏政權。鮮卑貴族宇文泰則控制着今天陝西、甘肅地區,如同當年的“錦馬超”,“三分天下”則相當於劉備。從四川到江南富庶地區則屬於南朝,而且南朝從劉宋到簫梁都是頻繁北伐,比起當年的孫權實力強大得多,也有進取心得多。可是,宇文泰子孫卻完成了“大逆轉”消滅了高歡子孫,不僅恢復了北魏的疆域,甚至南下奪取巴蜀之地,爲楊忠父子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而劉備卻只能偏安西南一隅,諸葛亮、姜維多次北伐勞而無功,最終被曹魏所滅。宇文泰子孫能夠“大逆轉”,原因何在?

劉備父子控制着巴蜀,卻是“兩面作戰”。一方面與曹操爭奪漢中,另一方面卻與孫權爭奪荊州,這就有“關羽毀敗”與夷陵敗績。劉備集團元氣大傷,此時再要與強大的曹操集團對抗,除非曹操集團出現“自毀長城”的昏招,否則幾乎不可能。

諸葛亮期待的“天下有變”一直沒有出現,反而是曹魏在蜀漢北伐過程中日臻團結。直到曹睿晚年才大興土木過上荒淫生活,此前曹操、曹丕都還是兢兢業業。反觀蜀漢,劉禪能力遠不如劉備,諸葛亮病逝後更是“一蟹不如一蟹”。曹魏方面卻是司馬懿父子秉政,國勢此消彼長,蜀漢只能出局。曹魏吞併蜀漢後,司馬炎最終篡奪曹魏基業建立晉朝,不久完成全國統一。

宇文泰控制着陝甘,一直是針對高歡集團作戰,不存在自身元氣大傷的“兩線作戰”。宇文泰甚至採取“股份制”設置“西魏八柱國”,“六軍”府兵技能作戰又能耕田,減少老百姓負擔,調動其他“小股東”積極性。雖然“軍事股份制”長期來看容易出現“三家分晉”局面,但短期內卻可以充分發揮每個軍事首領的積極性。

此外,高歡晚年好大喜功,51歲病逝時長子高澄不過26歲。高澄、高洋等建立的北齊政權被稱爲“禽獸王朝”,亂倫、內亂不止,也就嚴重損耗了北齊元氣。北齊後期甚至誅殺了能征慣戰的斛律光、高長恭等人,如同曹魏誅殺司馬懿、曹真,焉能不敗?更有侯景“攪局”,導致南朝衰落,也就方便了宇文邕統一北方後,楊堅統一全國。

宇文泰比劉備“運氣好”,而且懂得“給股份”。

如果劉備入西川后實行戰略收縮,例如放棄荊州將人口內遷,守住東西兩川。然後按照“股份制”設置六軍制度,劉備、關羽、張飛、魏延、吳懿、馬超各領一軍,其它五軍閒時訓練忙時耕種,也許蜀漢經濟不會那麼困難。

但只要曹操集團不出現內亂,劉備也只能保有西南而難以進軍中原。畢竟,“運氣好”是帝王成就大業的最關鍵因素。如果沒有田榮“攪局”,劉邦如何能在關中站穩腳跟?如果沒有陳友諒“一根筋”,朱元璋如何避免老巢被陳友諒大軍搗毀?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沒有這“三分”運氣誰能“逆天”而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