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我帶着80歲的奶奶去青島旅行,長輩認爲我很孝順,半開玩笑地說:“明年帶上你爸媽一起去吧。”

我說:“明年如果要和長輩一起旅行,一定還是會帶奶奶,爸媽剩下的時間比她多,而且他們自己也能走。”

長輩們說,如果我爸媽在場,聽到我說這話可能會傷心。於是我開始思考:我到底是不是一個很孝順的人?爲什麼我表現出來的“孝順”那麼矛盾?

思考過程中我發現,不知何時,我身上多了一個“孝順”的標籤。我所做的事情不是因爲我想做,而是因爲我是個“孝順”的人。

彷彿一口粗糙的噴泉,亂七八糟的展示活力,旁人爲了一目瞭然,在我身上加了一個音樂開關,使我跟着音樂整齊地噴湧。


古典老師在《我很怕年輕人說要“做自己”》這篇文章中,有一句點睛之筆:“說白了,那時我們也不是在找自己,而是在找一個自己喜歡的標籤,貼到上面去,爲自己背書。”


古典老師遇到的問題是:有人不知道什麼是做自己,爲了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他們需要別人給他們安上一個標籤。在心理學上,這叫做刻板印象。


爲什麼人們喜歡貼標籤?因爲你身上的標籤越多,人們對你的認識越一目瞭然;你對自己的認識越是刻板印象,大家跟你打交道越輕鬆。


好比明星的“人設效應”,一旦人們認爲一個明星很正能量,便把他當做正能量的代言人,如果他無意間暴露了自己負能量的一面,就會湧出無數差評和黑粉。人們對他的“表裏不一”大感失望,甚至會認爲他“就是一個虛僞的人”,即使他曾經真誠過。

心理學丨你所謂的“做自己”,不過是給自己貼上喜歡的標籤而已

爲什麼人們喜歡貼標籤?因爲除了貼標籤,我們找不到更加方便快捷地認識這個世界的方式。


我們存在三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自我的世界,他人眼中的世界、自我眼中的他人的世界。我們活在這三個世界的交叉處,所聽、所見都是有限的,甚至是渺小的,因爲我們無法知道那些我們聽不到、看不到的人對我們的看法,也無法知道那些三觀和我們不一致的人爲什麼會如此“奇葩”。

久而久之,我們會形成“焦點效應”:我們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並且傾向於認爲別人對我們的關注程度比實際要多。


一個北大心理學的朋友說,他每次上臺演講前,都會在心裏默唸:“我是一個面無表情的土豆”,以此來消退緊張感。

其實他心裏也知道,臺下相當大一部分人都在做自己的事情,沒幾個人看出他在緊張,但他仍然會給自己和別人貼上標籤。

人們喜歡貼標籤,一方面是因爲標籤真的有用。社會心理學中用“自動化思維”來解釋人們爲什麼喜歡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低努力水平的思維,方便自己自然而然且不需要努力就能認識對方。


生活節奏加快的當下,我們無法針對每件事、每個人都反覆思考,給不熟悉的人和事貼上標籤,能讓我們更加適合這個社會。比如21世紀最火熱的標籤:成功人士。

伴隨成功人士而來的刻板印象,是“有錢”、“有權”、“行動力”、“勤奮”等。多少擠破頭想要給自己安上這些刻板印象,即使自己原本的性格更加豐富多彩,也會要求自己剃掉多餘部分,向刻板印象靠攏,以便更加符合“成功人士”這個標籤的設定。

前幾天,一篇文章《摩拜創始人套現 15 億背後: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引爆了全民焦慮熱潮。文章抬高了“成功人士”這個標籤的含金量,忽視了每個個體都應該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分工。

文章熱度持續不下,直至韓寒發微博怒懟:這不是在製造焦慮,而是在製造恐慌!

貼標籤,能讓我們更快的認識不熟悉的事物,也會讓我們產生盲目從衆心理,忘了自己原本的樣子,成爲被輿論熱潮擊中的炮灰。

心理學丨你所謂的“做自己”,不過是給自己貼上喜歡的標籤而已

如果沒有標籤,人們該拿什麼來認識自我?根據阿倫森《社會心理學》,我總結了認識自我的三個方法:

一、與他人進行社會比較


標籤效應,本質上是一種形象輸出。我們貼標籤是因爲這個標籤對自己有用,比如“學霸”這個標籤。只有當標籤不再有用,我們纔會思考自己到底是怎樣的人,比如學霸考試失利,懷疑自己“學霸”身份是否真實。

當我們想要更清晰的認識自己時,與他人進行社會比較是第一步。學霸很可能意識不到自己英語不好,直到他遇見了一個海歸博士,對方的英語分分鐘秒殺他。

這時他很可能會感到痛苦,甚至拒絕面對,如同象牙塔中的懵懂孩童,拒絕邁出第一步,死守“學霸”標籤閉關鎖國。然而,學霸早晚會遇見比他更優秀的學霸,到那時,他會被迫進行社會比較。

如果他不想在焦慮中失去目標,最好的做法是更早、更明智地主動撕掉標籤。主動、積極的進行社會比較,能讓像牛皮糖一樣纏人的標籤,變得易於掌控。

二、調整自我意識偏差


“他雖然是個學霸,但是他長得沒我好看,我比他更優秀”、“他不但英語比我好,家庭背景也比我強,我簡直是個失敗者”,當你開始這樣思考時,你就需要調整自我意識偏差了。

面對與自己不同的人,人們很容易開啓自我保護機制,用抬高或貶低自己,來切斷與他人之間的聯繫。

調整自我意識偏差,是用客觀思考來取代情緒引發的應激反應。比如當你遇見一個和你不同的人,思考:“他是怎麼做到的?我要怎樣才能像他那樣?我與他相比不足之處在哪裏?”


愛比克泰德在《話語》中說:不要被鮮活的印象衝昏了頭腦,你應該說:“印象,等我一下,讓我看清你的模樣和你所扮演的角色”。

調整自我意識偏差,就是在幫助你看清當下你所扮演的角色,對自己的認識從“我就是這樣的人”,轉變成“我這個人很多種可能性,怎麼能一概而論呢”。

三、時常進行自我建構


社會關係中,自我建構能幫助你最大限度激發自己的感受。比如你是一個胖子,你認爲胖是你的缺陷,此時不妨進行自我建構:

“我是一個胖子,我_________。”

你會發現“我”字後面可以添加成千上百種可能性。比如:

我是一個胖子,我總是招來嘲笑。

我是一個胖子,我的朋友都不會以貌取人,他們喜歡我的內在。

我是一個胖子,我可以瘦下來,但我胖着更自在。

我是一個胖子,我喫自助餐總是能喫回本。

……

自我建構並不是虛假的,它很可能是那些你聽不到、但存在的某些人對你的評價,也可能是你的另一種選擇,甚至可能是你的另一種人生。所以,經常進行自我建構,能夠幫助你抓住那些被你忽略的感受和可能性。

認識自己,即是透過無數人的眼睛看自己。“詩人無從知道自己的想法,直到從自己的詩中發現了它。”經常進行自我建構,就像是在和平行世界裏的無數個自己進行對話。

當你發現自己內心的某個角落裏,藏着不爲人知的柔情蜜意,你便會知道所謂“好標籤”、“壞標籤”,都不過是阻礙你愛上自己的屏障而已。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