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莱坞往事》预告片里“火烧纳粹”在一些人看来可能已经是赤裸裸的“可怕镜头”,更别提大家都在谈论的“超出昆汀标准的暴力”。外媒给出的“剧透”是,电影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有趣又悠闲地开着玩笑,是对好莱坞的深情致敬”,另一部分则是“即使用昆汀标准来看,仍然相当暴力”。

原标题:昆汀PK奉俊昊全都口碑炸裂!然而呼声再高也是陪跑?我更关心谁能引进

【版权申明:本文为@影吹斯汀 独家原创稿,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抄袭or转载,违者必究!】

进入到后半程的戛纳电影节,终于迎来了爆炸性的一天。因为昆汀·塔伦蒂诺的《好莱坞往事》和奉俊昊的《寄生虫》在同一天展映,媒体和影迷都陷入了疯狂。

群星闪耀的《好莱坞往事》更是热门中的热门,说一票难求毫不夸张,传说戛纳市长都要不到票。开场前六七个小时,各种求票的人群就已经开始了行动↓↓

为了早一些进去占位置,媒体们也是离放映几个小时就开始排队,吃饭喝水全靠同事“送外卖”。在保安准备放人进场的时候,人群中还响起来欢呼声。电影节的“节日”属性这一刻算是体现了。

《寄生虫》同样是求票难大户,而且观影氛围也特别热烈,影片放映结束后全场鼓掌长达八分钟。

不枉全球目光的期待,这两部电影现在口碑都已经爆了。

《好莱坞往事》,IMDb 9.8分,烂番茄新鲜度91%,开局口碑堪称惊艳。昆汀能不能继《低俗小说》获得金棕榈的25年后,再度捧一座金棕榈奖杯一直被讨论,之前是寄予希望,现在可以说是呼声很高了。

《寄生虫》,IMDb 8.6分,比《好莱坞往事》低一些,不过烂番茄新鲜度达到了100%,也还是很惊人了。

现在所有人一致的反应都是:今年金棕榈可能要不够发了!不过从法国版场刊的状况来看,《寄生虫》评分3.1(满分4分),还是不敌阿莫多瓦的《痛苦与荣耀》3.7分。《好莱坞往事》在《银幕》的场刊评分是3.0,同样落后于《痛苦与荣耀》的3.3分。

为什么不用同一个场刊来比呢,因为法国版场刊没有《好莱坞往事》,《银幕》场刊没有《寄生虫》,可能是记者们没有全都挤进去.....

但是,推测来推测去也是没有用的,评委才不会考虑外界呼声呢,去年《燃烧》以3.8分创下戛纳场刊有史以来最高纪录不是照样没拿到奖。

所以先尽情享受一下电影带来的满足感吧,来看看各方对两部电影的最新解读。

《好莱坞往事》因为后期制作的原因,在最后一刻才搭上了戛纳主竞赛的末班车。无论对戛纳电影节本身,还是对影迷来说,都是一颗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的心态。去年戛纳因为与网飞僵持不下,拱手将《罗马》“送”给了威尼斯电影节,今年要是再错失《好莱坞往事》,那真就是“损失惨重”。

至于影迷,当然是能早一刻看到电影就是喜讯,谁能抗拒昆汀执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布拉德·皮特、阿尔·帕西诺这些巨星加盟的电影呢?这种逆天阵容简直是致命吸引力!

由于昆汀一再强调不要剧透,所以内容上也挖掘不出更多信息了。故事背景在1969年的好莱坞,此时刚好处于整个好莱坞的变革时期。政治动荡、反叛文化兴起、欧洲电影的冲击....原有的好莱坞旧制度受到了冲击。此时两个人正计划着进军电影圈:小李饰演的过气动作片演员Rick,以及他的替身Cliff(皮特的角色)。阿尔·帕西诺演的就是小李的经纪人。

除了他们两个“逐梦演艺圈”,电影还穿插了一个震惊全美的案件:著名女星莎朗·塔特(玛格特·罗比饰),也是著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妻子,惨遭好莱坞邪教曼森家族残忍杀害,而且当时她已经怀孕八个月。

从放出的预告片来看,《好莱坞往事》依然带着显著的昆汀特色:黑色幽默,嘴炮,以及恋足。

国内媒体给出的观后感也提到了昆汀元素,很多他电影中的经典桥段都会一一出现,并且有大家喜欢的昆汀式暴力美学。

所以昆汀式暴力美和好莱坞浮华名利场要怎么结合呢?外媒给出的“剧透”是,电影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有趣又悠闲地开着玩笑,是对好莱坞的深情致敬”,另一部分则是“即使用昆汀标准来看,仍然相当暴力”。

这种分割也带来了截然不同的观影感受。前段故事的有趣靠甩梗,有大量“戏中戏”,甚至是“电影中的电影中的电影”,充满迷影情节,所以这就抬高了观影门槛,没有足够知识储备就很难get到很多电影梗。就连《好莱坞报道》的记者都反馈说中途偶尔会“感到无聊”,一些影评人也反馈“娱乐性差一些”,所以得做好充分的观影心理准备。

至于另一部分,当然就是一如既往地爽,据说最后35分钟的高潮部分既酣畅淋漓又戳泪点。

目前的影评里最让叔惊讶的一点是,很多人都在说昆汀变温柔了↓↓

从昆汀的访谈里大概就能理解到他这么处理的意图了。《好莱坞往事》之于他,就如《罗马》之于阿方索·卡隆,充满了自己的童年情结。昆汀1963年出生于洛杉矶,这部电影中很多元素就是他对一部分回忆的致敬和还原,所以这种温柔也可以理解了。

另外,正如他自己说的,因为不年轻了,所以也不易怒了,况且结了婚心态也有变化。

最后说一说大家很关心的另一个问题:小李和皮特。《名利场》杂志给出的评价是:“他们在大银幕上首次合作,但产生化学反应毫不费力。”国内媒体赞小李游刃有余,皮特像是自己在《无耻混蛋》中的“clean版”,即没有粗口,表演节奏很赞。

说了这么多,电影拿不拿奖不重要了,还有什么比从电影里窥探到一个导演的内心更有意思的事呢?

转换情绪,看一看今年和《南方车站的聚会》一起冲进戛纳主竞赛的亚洲电影《寄生虫》。

两年前奉俊昊带着《玉子》杀入了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现在他又带着《寄生虫》回来了。关于这部电影目前的评论,最有趣的一点是说它是《燃烧》和《小偷家族》的结合。

影片核心故事是宋康昊饰演的无业游民父亲基泽,让大儿子(崔宇植 饰)前往IT公司老总朴社长(李善均 饰)家应聘课外教师,然后两个截然不同的家庭发生了一系列意外事件。底层和上层相遇,阶层问题、贫富差距也就此显现,这与《燃烧》的主题是契合的。仔细看法国版海报也不难发现这一点:只有中间的两个大人两个小孩穿着鞋子,周围的人都光着脚。

但奉俊昊的处理方式比李沧东商业化很多,他直接把《寄生虫》做成了一出荒诞喜剧。中间以剪辑手法加入很多讽刺性的对照展现阶层差异,比如两个家庭生活环境赤裸裸的展示。另外又做了很多悬念和反转增加戏剧感和笑点,再穿插一点血腥暴力增强张力。对普通观众来说可看性算是很强了,因为大多数人本就喜欢情绪被把控,有明显情感起伏的电影。

议题探讨部分也是很直白的,比如有钱人直接说穷人身上有某种气味,地铁里的人都有,直接点明了贫穷对人的深层影响:即便努力,也摆脱不了出身。这类可以截图发朋友圈的台词也非常迎合观众的喜好。

和《小偷家族》的呼应,主要在于宋康昊角色所处的贫穷家庭:一家人精心策划一出阴谋,以改变黯淡无光的生存现状。这种贫穷笼罩之下的边缘家庭,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小偷家族》。

此前奉俊昊在采访中还比较担心外国观众能不能完全理解他的表达意图,因为充满了韩式家庭的细节。事实证明外国观众还是get到了他的梗,很多外媒就称故事完成度很高,展现了贫穷与愤怒。

当然这里面的直白表达也是被诟病的一点,有影评人就觉得情节设计感太强,过多的巧合与意外显得刻意,什么都说透了就缺少回味。《名利场》还称某些部分过于冗长,差不多有15分钟都是可以缩减的。

但从目前的总体口碑看,这些细节也不会影响整体的精彩观感。

总结到这,叔反倒觉得可能对国内观众来说,《寄生虫》的观感是会比《好莱坞往事》好一些。毕竟我们和韩国地理位置近,对东方式的思维、社会关系,以及电影中影射的朝韩关系之类的梗理解度更高。《好莱坞往事》虽然卡司更大但偏影迷向,可能并不是预想中娱乐爽片,接受程度反而不会那么广。

至于谁能拿到金棕榈,叔表示都佛一点吧,可能都只是影迷的狂欢,而评委不为所动。现在更重要的是,到底谁能引进?我们啥时候能看到全片?

从影评及两位导演热爱暴力血腥的惯有风格来看,两部电影都铁定都有大尺度内容了。《好莱坞往事》预告片里“火烧纳粹”在一些人看来可能已经是赤裸裸的“可怕镜头”,更别提大家都在谈论的“超出昆汀标准的暴力”。《寄生虫》已经被剧透有暴力血腥镜头,而且露骨讽刺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敏感点。不过《好莱坞往事》有博纳的投资,看起来引进可能性更大一些?

《寄生虫》5月30日韩国就上映了,《好莱坞往事》北美档期也定在了7月26日,我们就接着焦心等待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