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天,一條關於“士官”的消息頗爲引人關注——

“2018年直招士官報名即將開始,有意向的熱血青年們請與武裝部或徵兵辦工作人員聯繫,進行預登記,直招士官網上報名開通後再正式報名……”窺斑見豹,直招士官受到熱捧,透射着士官在部隊建設中的重要性。

“士官太重要了!”今年兩會期間,習主席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時指出,“各級要採取切實措施,保持士官隊伍穩定,發揮好士官在強軍興軍中的作用”。句句千鈞,帶着溫暖和關懷。

習主席念茲在茲的士官隊伍到底是一支什麼樣的隊伍?

習主席念茲在茲的士官隊伍,爲何如此重要?

“士官”是一支年輕的隊伍。在解放軍軍史裏,士官制度始於1978年,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實行義務兵和志願兵相結合的兵役制度,將部分義務兵改爲志願兵,這是我軍士官制度的雛形。1998年我國兵役制度改革後,志願兵改稱士官,相關配套政策不斷完善。2009年7月13日,中央軍委頒發《深化士官制度改革方案》,全軍和武警部隊全面施行新的士官制度。

士官隊伍在各國軍隊建設和作戰中都具有獨特地位和作用。在紛紛裁減軍隊員額的大背景下,士官在總兵力中所佔比重並未減少。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已有90多個國家軍隊的士官規模超過總兵力的50%。外軍士官工作崗位遍及領導管理機關、野戰部隊及軍事院校,主要擔任技師、會計、祕書、軍需給養員、通信聯絡員等職,是部隊的專業技術骨幹,有的甚至負責重要高新裝備的使用維修和高級機密管理。

習主席念茲在茲的士官隊伍,爲何如此重要?

在各級機關,各個部隊,都有士官戰鬥的身影。士官隊伍,猶如一顆顆閃光的珍珠,當把它們連綴而成時,就會發現在我軍各個歷史時期,他們都熠熠生輝。

進入新時代,我軍湧現出一大批優秀士官人才,在各自領域裏發揮着不可低估的骨幹作用。

前不久,戰略支援部隊某中心舉行新選取、晉升高級士官授銜儀式,來自基層一線的4名高級士官戴上嶄新軍銜,接受戰友們的致意。衆人皆知的“兵王”王忠心,當兵30年帶出導彈測控號手217人,帶過的兵有12人提幹,6人走上旅團領導崗位。

習主席念茲在茲的士官隊伍,爲何如此重要?

有人說,未來是“士官的戰爭”。精兵制勝的體系作戰,單兵素質的比拼非常重要。

隨着部隊開展信息化建設,越來越多的現代化武器裝備部隊,這些武器不僅性能優異,有些更對操作者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士官作爲操作骨幹,“卒子”過河能頂“車”,作用巨大。有影迷統計,電影《紅海行動》裏執行救援任務的8人小組,除隊長副隊長外,多數作戰崗位由士官擔任。

不過,也有人吐槽說,“士官不是官,看起來像土官”。這個有失偏頗的吐槽,可能是對職能定位和角色擔當的認識不足。“兵頭將尾”!士官作爲士兵與軍官之間的紐帶,身份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沒有星星在肩使命依然承擔,沒有麥穗在冠卻是軍中骨幹”,一曲《士官組歌》充分展現了士官的榮光。

習主席念茲在茲的士官隊伍,爲何如此重要?

我們也應當看到,士官隊伍還面臨一些實際困難和問題,有的技術骨幹受年齡和編制限制難以留隊,有的大齡士官婚戀難等等。緊緊抓住士官反映最強烈、最期盼解決的問題,這是近年來國家和軍隊出臺多項政策的着眼點和落腳點。

比如,武警部隊頒發的《關於進一步激發士官隊伍活力的措施》,從科學組織探親休假、合理安排留營住宿、搞好臨時來隊保障、落實租房補助規定、規範手機網絡使用等方面,提出科學合理、具體實在的對策措施,溫暖兵心!

我們堅信,有士官的精武強能、勇挑打贏制勝重擔的擔當,人民軍隊邁向世界一流軍隊的步伐一定會更加堅實和鏗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