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點擊關注!

01 導讀

2018年,是武漢大學【3+3】聘期制教師考覈的第一年,參加考覈的青年教師總共有119名,淘汰115名,也就是說97%的青年教師沒有達到學校的考覈標準。

97%的青年教師不合格,學生:教學質量考覈了嗎?

不合格者,可以繼續留在高校,但是沒有編制,學校也不發放工資。工資誰發?找學院,找課題組老闆。至於有沒有工資、有多少,那就不好說了。

學校考覈的指標,有考覈期間發表的論文篇數、主持的科研項目級別和經費總額。

97%的青年教師不合格,學生:教學質量考覈了嗎?

學生在問:考覈教學質量了嗎?

沒有考覈教學質量,一個全國頂尖級高校,聚集了全國各地高考的優秀學子,對青年教師的考覈,從一開始居然都沒有教學方面的要求。

高校,教書育人、培育國家社會棟樑的地方,卻爲何沒有針對教學質量的考覈呢?這明顯是不合理的。

02 高校教師評職稱

博士畢業,曾經應聘過幾所學校。在學校的招聘條件中,有對博士的各種條件要求,最重要的就是發表論文篇數和級別、留學經歷、學校級別。

其他專業不太清楚,小編所在專業,如果博士期間發表幾篇甚至十幾篇一區SCI,那恭喜你,985高校可以任你挑。

在應聘時,甚至可以要求學校直接給副教授的職稱。所以說,一區論文是應聘高校教師的殺手鐧,到哪都好使。

97%的青年教師不合格,學生:教學質量考覈了嗎?

不可否認,一區SCI論文確實不容易發,然而,並非所有一區論文都是高水平。曾經對兩篇一區論文進行計算重現,結果跟論文上的結果大相徑庭。剛開始以爲是自己做錯了,後來多次實驗以後,才發現自己沒有錯。

97%的青年教師不合格,學生:教學質量考覈了嗎?

然而,高校招聘不管這些,只要有高水平論文,就可以跟學校談判。

即使應聘成功,在學校的考覈期、評副教授、評教授,論文都是重量級指標。

所以,多少年輕教師爲多發論文甚至付出了生命。

03 高校學生課堂

論文多、分區高,學校滿意、老師滿意,然而,學生呢?高校中,本科生佔據大部分,碩士很少,博士更少。本科生還是在學習知識的階段。

大學生知識學習主要在課堂,高水平老師講課很是受歡迎,但是招聘時教學高水平的老師招了嗎?

97%的青年教師不合格,學生:教學質量考覈了嗎?

教學水平高的老師並非一日可以煉成。高校老師要講課,必須要考過教師資格證。要把課講的有水平,學生喜歡聽,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備課。

上學時一位老師,爲了給學生備課,除了學校用的教材,把暢銷的幾個版本教材全都看一遍。並記錄每本教材的優缺點。

然後,把專業方向排名靠前的幾個高校課件全都看一遍,學習所有高校的視頻。吸取其他高校講課的優勢,發現其中的不足。

他在課堂上用的講義,密密麻麻記得全是自己的心得。上課效果確實不一樣,雖然講的仍然是專業知識,但是學生很喜歡聽。

97%的青年教師不合格,學生:教學質量考覈了嗎?

但是,這樣的老師,在考覈、職稱評定的時候,上課受歡迎是沒用的。沒有論文、沒有項目,根本沒有資格評。

04 老師需要教學科研並舉

前段時間,國際一項高校排名,高校排名分數的計算中,論文權重爲10%,教學質量的權重爲15%。可見,國外對高校教學質量還是非常重視的。

然而,高校對教師的評定,只有論文、項目,至於教學,似乎已經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指標。

97%的青年教師不合格,學生:教學質量考覈了嗎?

再加上老師上課課時費很低,老師給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大大降低,甚至到了敷衍的地步。

爲了生存,爲了保住工作,只能拼命發論文、四處拉項目。

如果我們再不改變這種模式,將來還會遇到越來越多的問題。

只有把教師的考覈更加多元化、合理化,纔可以讓學校、老師、學生都能夠獲得應有的回報。

小夥伴們,你們怎麼認爲的呢?

歡迎留言討論。

多個關注多條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