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蘆筍大扶貧 致富路上一起奔

文/曾威

劉連新攜筍農與電商青年秦帥探討農產品上行事宜

1.人間四月芳菲盡 淮陽蘆筍始“盛開”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唐代詩人白居易當年寫下名篇《大林寺桃花》時,不會想到幾千年後,該詩用來描述淮陽蘆筍同樣美妙無比。

進入四月,春光裏的田野迸發出勃勃生機,位於淮陽安嶺鎮的生態蘆筍種植示範基地也到了繁忙的採摘季節。

剛下過一場透雨,前幾天採過的蘆筍又按捺不住火熱的激情,像孩子似的長高一截,眼前的景象不禁讓人想起寫作文時一個常用的句子: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雖然“雨後春筍”原指竹筍,但春筍春筍,解釋爲春天的蘆筍又何嘗不可呢?

留守故土的大閨女小媳婦、年過半百的大爺大娘、因各種原因收入不佳的貧困戶紛紛挎着籃子,拿着剪刀,沿着壟溝,在遼闊的蘆筍田裏穿梭奔忙,收穫喜悅。

這是河南晴耕雨讀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淮陽安嶺的生態蘆筍種植基地,基地用工除了外聘技術員,絕大部分來自當地附近村莊的留守婦女和貧困戶,讓他們在照顧家庭之餘,每天可以獲得好幾十元的收入。

據基地負責人劉連新介紹,基地目前已發展種植蘆筍近三千畝,其中與貧困戶簽約兩百畝,集蘆筍種植、加工和銷售於一體,實行統一管理、統一銷售,隨着蘆筍收穫期的到來,在市場上非常暢銷。

4月14日上午,記者來到安嶺生態蘆筍種植基地時,正好遇見劉連新的愛人提着一籃沉甸甸的蘆筍從田裏走了出來。

“現在的收成怎麼樣,每天的產量能有多少?” “我們已經採了半個月了,平均下來每天能收幾百斤。現在天氣好,蘆筍長勢非常喜人,今天割下一茬,第二天又能長出來不少。基地蘆筍種植的年份有長有短,隨着後續其它新種蘆筍的生長,蘆筍的產量會越來越高,能帶動更多人就業和脫貧致富。”

劉夫人告訴記者,每年蘆筍都有春、夏兩個採摘期,現在正好是春筍的採摘旺季。

2.突破層層難關 摸索蘆筍種植

電商助力蘆筍基地

土生土長的淮陽人劉連新本是一家集體企業的工人,後來因爲企業不景氣,被迫下崗。爲了養家餬口,劉連新這個強壯的中原漢子只好背井離鄉,遠走深圳打工。

一次偶然的機會,劉連新遇見了一位在菜市場做生意的親戚,聊天之際,才發現眼前這位其貌不揚的親戚,雖然每天也像他一樣忙碌,但通過幾年奮鬥,已經有車有房了。

劉連新問:“賣菜有這麼賺錢嗎?現在什麼菜最熱銷?”

親戚拿起一根蘆筍說:“這個最近賣的很好,只是附近生產基地的數量太少,供不應求。”

劉連新看到那是白蘆筍,說:“綠筍不是更好看更好喫嗎,爲什麼不賣綠的?”

親戚搖搖頭:“綠筍更是供不應求,都被大的批發販子搶走了,哪裏輪得到咱們!”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劉連新從這次交談中得到啓發,決定不再給人打工,準備回淮陽發展蘆筍種植業。

剛回到淮陽的時候,劉連新不僅缺土地缺技術還缺資金,前者倒是可以通過協商和學習來解決,但後者就沒那麼容易了。

爲了籌集資金,劉連新四處找親朋好友去借,甚至還不惜去貸款和變賣家產,在困難的日子裏,焦慮心慌,頭髮一抓掉一把,最後終於籌齊了幾十畝地的蘆筍種植經費。

接下來就是沒日沒夜地幹活了,爲了節約經費,劉連新和愛人齊上陣,平時喫喝能省一分就省一分,但即便如此,他們的蘆筍還是遭遇了嚴重的病蟲害,甚至一度面臨絕境。

這時候,劉連新趕緊跑省城農科院找專家求救,在專家們的支招下,蘆筍起死回生,令人虛驚一場。

劉連新意識到,打鐵還得自身硬,如果自己不懂種植和防蟲害技術,單靠遠方的省城專家,勢必會鞭長莫及,將來還會遇到很多問題。爲此,他買來了不少農業書籍,抱着磚頭似的大書苦苦學習,白天耕作晚上學習,把理論和實踐充分結合起來。半年下來,他驚喜地發現自身的依賴性弱化了很大,自己也成了蘆筍種植專家。

通過摸索,他還改良了蘆筍,使其通常的“一年種,二年管,三年以後淨是賺”變成了:一年種,二年收,三年喜上眉梢頭。

3.情繫留守人員 帶動脫貧致富

貧困戶在蘆筍基地工作

隨着蘆筍種植的成功及種植面積的擴大,劉連新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但是當他看到鄉親們還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外出打工,看到留守婦女照顧着孩子老人時,他的心被揪緊了。

劉連新對妻子說:“我想幫幫她們,讓她們既可以照顧到家庭又能掙到一份收入。”

妻子明白丈夫的意思,點頭說:“明天召集大家來咱基地工作吧,雖然掙的不算高,但至少是在家門口,總比沒有收入強。”

消息一經傳出,附近村莊的留守婦女和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紛紛來基地報名,蘆筍基地裏頓時人頭攢動。

有一個姜女士,老公偏癱在牀,家裏還有三個兒子需要交學費,不能外出打工,她自從來到蘆筍基地後,每月可以掙到將近兩千元的收入,再加上政府的一些幫扶,極大緩解了生活壓力。

還有一位李先生,身殘志不殘,因爲有部分勞動能力,主動提出到蘆筍基地工作,一年多下來,經濟改善了,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併成功與附近村莊的一位女士結爲夫妻,在十里八村傳爲佳話。

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幾個,人們都說劉連新的蘆筍基地爲大家辦了一件大好事,面對讚譽,劉連新說:“咱們是相互幫助,基地提供了平臺,大家也付出了汗水,只有齊心協力把事情做好,未來的生活纔會一天比一天好過。”

4.開展合作模式 變輸血爲造血

生態蘆筍精準扶貧不可低估

幫助十幾個貧困家庭脫貧後,隨着綠筍的供不應求,劉連新又產生了擴大蘆筍種植面積的想法。

他做事向來雷厲風行,考慮成熟後,迅速做出了一個大膽計劃:尋找蘆筍種植合作伙伴,提供種子,保證銷路,若是貧困戶,免費提供一畝地種子(摺合市價約五百元)。

俗話說,財散人聚,由於“處處讓利”,再加上人品值得信賴,劉連新的擴張計劃迅速得到了鄉親們的響應,蘆筍基地在當年就擴展了兩百畝之多。

大家成了合作伙伴,幹活的積極性更強了,都願意以一種主人翁的責任感去投入到事業中去,對待每一棵蘆筍簡直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

面對田野裏熱火朝天的筍農們,劉連新興奮地說:“一開始還有人說我傻,事實證明,我的決定是對的,因爲一定要讓大家掙到錢,讓他們覺得你在處處爲他們着想,這樣才能得到人心。”

“蘆筍是一種營養很高的蔬菜,被不少國家譽爲‘黃金蔬菜’‘國宴必備菜’。多年來,蘆筍罐頭在國際市場上也一直暢銷不斷。我覺得未來蘆筍的市場還會持續熱銷,等把蘆筍基地佈局好,下一步我還打算帶領大家做蘆筍深加工,還打算通過電子商務賣到世界各地去,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才能讓淮陽特產真正插上騰飛的翅膀!”談到明天,劉連新信心滿滿。

據瞭解,劉連新和他的晴耕雨讀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註冊的“晴藝”品牌商標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准,並已向國家農業部申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站在這片廣闊的蘆筍地裏,放眼望去,一株株蘆筍破土而出,在春風中舒展着身姿。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在這個洋溢着生機的種植基地裏,到處都是農戶們採摘蘆筍的忙碌景象,讓人不禁想起宋代著名詩人武衍所寫的那首《蘆筍》詩來:

春風荻渚暗潮平,紫綠尖新嫩茁生。

帶水掐來隨手脆,櫂船歸去滿篝輕。

竹根稚子難專美,澗底香芹可配羹。

風味只應漁舍佔,玉盤空厭五侯鯖。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劉連新和他的晴耕雨讀,和他的晴藝牌蘆筍,一定能在淮陽這片沃土發出更加奪目的光輝!

相關文章